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的农村形势,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最耀眼的亮点之一,是多年来农民心情最舒畅的一年。2005年初,中共中央再次发出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视。这份“一号文件”将有哪些新动向呢?  相似文献   

2.
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下简称“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八个“一号文件”。这份“一号文件”首次并列提出“五个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从八个具体的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1日正式公布。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近3年来第3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连续出台三个中央一号文件。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更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  相似文献   

4.
杨亮 《北方经济》2005,(2):34-35
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农村税赋改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等变法措施.这些重大的改革都是针对当时名目繁多的收费、官吏中饱私囊、农民不堪重负而进行的.改革的内容基本可概括为"改费为税,化繁为简,官收官解".这些改革措施在短期内大多可以做到"向来丛弊为之一清",使农民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但是,最后又都无一例外地因为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而走向反面,更始料不及的是为以后的加税增费垫高了门槛,农民的负担反而更重.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黄宗羲精辟地将其描述为"积累莫返之害",后人称其为著名的"黄宗羲定律".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的难得好局面,指出过去的5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干部群众心气最顺的时期之一。农业农村形势始终保持良好态势.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同时强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会议明确提出了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要求今年必须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这是党基于对“三农”工作新方位的准确把握而作出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6.
《民营视界》2006,(6):6-15
2006年2月21日,中央第八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国家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7.
晨风 《当代陕西》2007,(2):50-51
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新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8.
建设新农村,一个刚刚热起来的新词,也是从2月21日的中央“一号文件”到刚刚结束的“两会”,人们共同关注的谈论话题。新世纪连续出台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体现出国家全面、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构想。不过,面对这样一个长期艰巨的世纪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和阶段的周密决策及实施都显得非常重要,而目下首先要弄清的是,新农村建设建什么,怎么建?这其中又包括许多现实存在而且不能回避的问题:新农村是要靠人去建设的。当青年农民纷纷到城市寻找出路,农村出现事实上的空心化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何在?在建设新农村时,当地政府怎么给自己定好位?怎么保证建设新农村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不被浪费,让8亿农民得到实惠?因为有着太多的过往教训,这些问号绝不多余。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28日】连续几年来,中国政府就“三农”问题发布“一号文件”,可明显看出中共有关政策开始向农村倾斜。这虽然是中国政府在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情况下的选择,但毕竟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叉新衣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O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捉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这是党中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英明决策。必将为广大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发展捉村经济增添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继去年的一号件之后,今年的中央一号件继续聚焦“三农”。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这份高含金量的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问题.也将给9亿农民带来八大实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欣然 《当代陕西》2006,(2):18-22
2月14日-20日,中共中央专门举办省部级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2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被列为2006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是“十一五”起步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足见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决心。  相似文献   

14.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党曾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运用这一概念,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赋予它新的思路,新的标准,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三年下发推动“三农”工作的又一个“一号文件”,体现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和综合经济系统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任务光荣而艰巨。  相似文献   

17.
谭钜添   《中国经济周刊》2006,(17):48-49
振奋人心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三农”工作的要求,为2006年的农村各项工作制定了适宜的发展思路,并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根据我在农村长期创业、工作的实践,如何迈过政策和投入这“两道坎”,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在近年连续发出5个加强“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基础上,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中央制定的又一个重农强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申之重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20.
《浙江经济》2005,(3):1-1
瑞雪兆丰年。当新春的第一场瑞雪不期而至,也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希望和憧憬。就在农历新年前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之后,浙江又一次把加强“三农”工作作为“一号文件”的主题。在浙江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一号文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突出了以丁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给全省农民送上了一份新春厚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