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不足 1、制度设计本身的局限性 (1)科目设置不合理。在实践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发生的减值损失分别不同资产计入管理费用、投资效益、营业外支出三个不同的损益科目。其中管理费用是反映与企业营业活动过程相关的费用,而资产减值损失不应包含在其中;而且将人为估计的因素笼统计入到这三个科目中,使得其前后期数据的可比性降低。不便找出他们升降的原因,影响对这三个项目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王艳文 《西部财会》2011,(12):44-46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明确禁止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四项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同时将提取的各项减值损失合并为一个项目,即资产减值损失,改变了以往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的复杂性,更有利于外部审核和监管,从而大大压缩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马菊红 《财会通讯》2007,(10):63-64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同原有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呈现出三点变化:第一,在资产的计价方法上,在过去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上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使信息的相关性更强,更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第二,发生资产减值损失,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外,其余资产减值损失都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简化了核算,体现出重要性原则;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持有期内不仅核算减值损失,还核算升值利得,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反映。第三,新准则规定非流动资产的减值损失不能转回;流动资产和相关金融资产减值可以转回,但不能高于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开发》2015,(20):136-13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资产减值》明确指出:"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是本次修订的资产减值准则与原有的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差异。财政部的这一规定立即掀起了一股热潮,支持其规定并验证其合理性以及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各有说法。文章分别从支持和质疑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不转回的两大方面的观点着手,比较国内外处理差异,对新准则下利润操纵空间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回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并将其计入所有者权益下的未分配利润或权益子科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伟毅 《财会月刊》2008,(11):57-58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针对成本的核算设置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科目,针对费用的核算设置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科目,针对税金的核算设置了“营业税金和附加”和“所得税费用”科目,针对损失的核算设置了“资产减值损失”和“营业外支出”科目。  相似文献   

6.
1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1.1资产减值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如果企业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相应地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将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利润表中.  相似文献   

7.
曹猛 《铁道财会》2004,(Z6):102-104
《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将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预,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会计处理为计提合同计损失准备。根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一般规律:合同预计损失属于企业经营性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合同预计损失准备是公司在产品的一种减值准备,属于存货跌价准备。由于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的计提与摊销同其他资产减值准备有明显差异,而《建造合同》准则对于如何计提合同  相似文献   

8.
一"、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核算内容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笔者认为",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内容概括不全面,还应包括处置无价值存货发生的账面价值损失。理由如下:存货存在可变现净值为零的情形,如已霉烂变质的存货、已过期且无转让价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发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修正,资产减值的可转回性成为此次变革的焦点。表文主要从资产减值确认时间、确认标准和减值损失的转回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谈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仁龙 《财会通讯》2004,(11):49-49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按其预计损失金额预先确认损失并计提准备。目前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主要有三种标准,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永久性标准是指当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公允价值并且能够判断该状况是永久的时候确认减值损失。运用这种标准主要是认为暂时性资产减值损失有可能很快得以恢复,从而不必预先提取减值准备。笔者认为,在会计  相似文献   

11.
新旧准则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变化主要是减少了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了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处理;对于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做了禁止性规定;统一了资产减值损失的入帐科目。新准则的规定存在仍受人为因素影响;资产组的确定面临困难等缺陷,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负债表的改进突出地表现在资产项目的设置和编制说明上,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企业会计制度》的资产负债表在资产项目的设置和编制说明上主要有以下变化。一、取消了“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挣损失”和“开办费”项目原来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在清查中盘盈、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应根据盘存结果及时调整有关资产科目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报经批准后,再视原因不同转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13.
一、将资产减值准备记入权益类科目的理由 1.杜绝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冲回调节损益。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是依然有项目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转回的。这个“一定条件”就加入了很多主观判断,虽然这些“一定条件”需要会计主体提供有力的证据,但是这些证据真的可靠吗?新会计准则没能杜绝会计主体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关键是将资产减值准备和损益挂钩了,笔者认为如果将这部分损益记人权益类科目,就能很好地避免这种调节利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对企业坏账的直接核销法,一律采用备抵法,并将原计提的坏账计入新增的损益类科目一资产减值损失,所以对企业来说必须做好核算方法的改变,并认真核算由此对净损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债权人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或者未重组情况下,债权人的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负债企业财务状况出现问题。债权人对于不同情况的处理,影响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目前中国会计准则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原因,指出禁止转回的可操作性,符合我国现状;通过资产减值经济本质的研究认为.禁止转回不能真实的反映资产的实质,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同时提出了资产减值损失允许转回需要完善企业的价格市场和信息市场.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需要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允许资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财政部于06年2月日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相比,在该会计准则中,其中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发生了许多变化:新准则规定: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之后不得转回;新准则还规定在减值损失的确定方法和程序,资产组、单项资产以及商誉减值迹象的认定,以及减值额的计量等方面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资产减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可靠性。本文讨论了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协调统一的可能性,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应当允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同时把长期资产减值的结果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分离,且能有效消除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6年前上市的13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2007~2009年新准则实施后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这些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影响,以及资产减值的计提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宏观经济状况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存在正相关关系,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操纵性应计利润呈负相关关系。禁止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没有反映资产价值的双向变化,企业仍可利用短期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在符合转回条件的基础上应当予以转回。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对企业坏账的直接核销法,一律采用备抵法,并将原计提的坏账计入新增的损益类科目-资产减值损失,所以对企业来说必须做好核算方法的改变,并认真核算由此对净损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