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珠算最早就是用珠进行计算,算盘是在珠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珠穿在档上,档固定在框和梁上,就形成了现代的算盘。在东汉徐岳的《数术记遗》中就记载有用一珠的太一算,两珠的两仪算,三珠的三才算,五珠的珠算。后来才形成算盘,就是现在有框、梁、档、珠组成的算盘。  相似文献   

2.
一、转变观念,树立珠算文化新思路所谓珠算,一般说是以算盘为计算工具,即为珠算,其实,以算盘为计算工具是珠算的串档成盘阶段,在演变成算盘以前的各个不同阶段,凡以珠或类似珠的形成做为计算工具的都应视为珠算的范畴,研究珠算文化必须从其起源开始,如同研究人类应从古猿?..  相似文献   

3.
戒指算盘清代戒指算盘是一只镶嵌在戒指上的微型算盘,系纯银所制。该算盘尺寸为1×0.5厘米,像一颗镶嵌在戒指上的长方形银制饰物。戒指算盘共有7档,为“上二、下五珠”的七珠算盘样式,算珠直径不足1毫米。若要使用珠算计算,则根本无法用手指拨珠,唯有用针代替手指方能使用这种戒指算盘。针线包算盘针线包算盘是将算盘的每一根珠杆为一独立部分,以铁皮支架固定起一根珠杆并以螺帽在珠杆上固定一横梁,分隔上边的一颗算珠和下边的五颗算珠,然后用线将九根特殊珠杆缝制在草绿色帆布底版上,成为一只“上一、下五珠”九档算盘。针线包算盘的最大妙…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使用算盘、钻研珠算的人,对珠算盘和珠算法,围绕一个目标,一准二快!这就得好好学用辩证法,看准矛盾,促进转化,以达到速计的目的。 首先是算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珠算算盘,大有文章,大有潜力。 要消除历史累赘,删掉顶底珠。汉献帝建安三年到十一年(198—206)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是游珠算盘。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这种机制很合理,很科学。唐代珠算穿了档,算法上创造了右乘,商除、归、  相似文献   

5.
珠心算教育,开始必须学好珠算,熟悉算盘。在不断打算盘的反复练习中,自然而然地把算盘映印在脑子里,最后离开算盘,用“脑像图”直接进行运算。因此,珠心算教学主要分两个方面:其一是幼儿双手拨珠活动,双手拨珠是近年来我国珠算技术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代戒指算盘是一只镶嵌在戒指上的微型算盘,系纯银所制。该算盘尺寸为1厘米×0.5厘米,像一颗镶嵌在戒指上的长方形银制饰物。戒指算盘共有7档,为“上二珠下五珠”的七珠算盘样式,算珠直径不足1毫米。若要使用珠算计算,则根本无法用手指拨珠,唯有用针代替手指...  相似文献   

7.
一、珠算合九法的三大特点(一)根据数的进位规律及算盘特点,我们独创合九数这一新概念。用合九理论使原珠算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融通在加法运算之中,变减法运算中的减数为加数、除法运算中的减部分积为加部分积,大大简化了拨珠动作,既难又快,有利于促进珠算教学的普及和推广。(二)依据合九法理论而特制的合九加法定位算盘,出现梁珠值和档上数值(即靠框珠值)两种记数方法。算盘档上数值(即靠框珠值)为合九技能(把减和除用加法运算)创造了条件,在减、除运算中可将算盘形象地视为笔算中的草稿纸,使笔算和珠算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的隆重开馆,我国已经拥有安徽程大位故居珠算资料馆、北京中国珠算协会珠算资料室、上海陈宝定算盘陈列室、浙江国华珠算博物馆、山东临沂市珠算资料馆、上海立信珠算资料馆和台湾殊算世家文物纪念馆等8家珠算类博物馆。虽然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姗姗来迟,然而后来者居上,她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收藏最全、功能最齐、景观最美的珠算博物馆”。本文将为读者披露来自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诸多新闻背后的趣闻轶事,而这些新闻背后的趣闻轶事买在足以感动中国珠坛和世界珠坛,实在值得载入中国珠坛史册,并进而为我们珠算事业的振兴注入一支强烈的兴奋剂。  相似文献   

9.
外珠加除法     
<正>一、外珠加除法缘起传统珠算除法,实数和商数都通过内珠同向表示。"外珠除法"也不例外,不过是外珠同向表示,已不同于传统示数。即商数、实数都外珠表示,致使"除"由减积变为加积,但商数外珠表示看数不直观,而且算前所有的珠要靠框,是其不足之处。《外珠除法》1指出:"如果把算盘的二元示数,外珠极限为1;内外珠互补关系;负数引入;把外珠除法的置商用外珠改为用内珠表示;将会开拓珠算除法的领域。"于是,顺着研究"外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珠算的发祥地,作为计算工具的算盘也是中国的几大发明之一。在珠算博物馆展出的诸多算盘中,子玉算盘有许多不同寻常之外,最近我们参观了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有幸见到该馆馆藏珍品——两台子玉算盘,并对其作了初步的端研,收获如。  相似文献   

11.
谈谈大算盘     
上二下五七珠大算盘在我国已流传了几百年并普及全国各地,自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台湾、流球、东北三省等地后,在这些地区使用日本式小算盘外,在我国其他省市仍旧使用传统的七珠大算盘,一直到解放后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对传统的算盘进行改革,才出现了一种改良过的算盘,这种算盘比传统的要小,将七珠改为上一下四,将珠与梁之间距离缩短,运算时拨珠较大算盘省力又快。当中国珠算协会举办了珠算竞赛后,选手为了提高比赛成绩,纷纷采用小型的改良过的算盘,各地珠算教师也为了提高班级在珠算比赛中的成绩,也开始舍大取小,采用改良过的…  相似文献   

12.
自程大位《算法统宗》问世后,明代珠算已十分流行于民间,所用的算盘,一般是十七档、梁上二珠梁下五珠的圆珠算盘。加减基本通用上法和退法口诀,乘除多用留头和归除。到了清代,社会上仍流行珠算。清代流行的珠算乘除法,完全沿用明代的留头乘和归除法。清梅文鼎对归除...  相似文献   

13.
在珠算除法中,商除法简便实用,乘减时运用大九九口诀,一般人都有基础,易教易学易会,已成为珠算除法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目前珠算教材上介绍的商除法仍存在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比如:让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上盘,会增加拨珠次数,影响运算效率;被除数上盘具有随意性,没有发挥现代新式算盘上的记位点使档位三位一分节的作用;大多采用算后定位,失去了运算中的主动权,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针对珠算商除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要掌握珠心算,必须先学会打算盘,打算盘历来就有三指拨珠和两指拨珠之分(分别简称“三指法”和“两指法”),可在现在的珠心算教学中似乎成了两指法的一统天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与大力倡导与推广珠心算时的环境与形势有很大关系。在1991年全国首届珠算科技知识竞赛大会的闭幕式上,时任中国珠算协会会长的朱希安同志就提出,要将推广珠心算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1992年还推出了第一本(套)全国  相似文献   

15.
汪春霞 《新理财》2003,(8):42-43
《珠算》杂志总第130期曾刊文介绍了邮品上的珠算文化,给珠坛添加不少趣闻新知。或许由于该文作者按题选材的考虑吧,还有许多珍贵而有趣的算盘邮票的话题未能入文,兹特撰此文,希望成为她的姐妹篇以飨读者朋友。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行过算盘邮票的国家有:中国5套(其中大陆2套,台湾省1套,香港1套,澳门1套),日本1套,澳大利亚1套,文莱1套,利比里亚1套,菲律宾1套,共计10套。这些算  相似文献   

16.
紫薇 《新理财》2005,(2):33-33
题记:每一只中国算盘,都有一个精美的故事;每一个算盘故事,都是一首韵味奇特的诗——  相似文献   

17.
珠算的二元示数概念是相对于笔算的一元示数而言的。历史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均发明有记数法,但据现有史料查证和研究发现,只有中国珠算可以二元示数。一、珠算二元示数及其思想方法1.二元示数概念的提出珠算'二元示数'的概念,是由我国珠算界著名专家郭启庶教授首先提出的,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珠数学》一书中明确给出了定义:'定义2.7在算盘上拨珠靠梁表示一个数时,靠框的算珠同时也表示出一个数。这种现象便叫做二元示数。'  相似文献   

18.
对于珠算式心算的一点初步印象卞传玲珠算式心算是以珠算的形象与方法在脑中进行的一种计算活动。它是在脑中的“虚算盘”上,按照打“实算盘“的方法“拨动”算珠进行的运算。所谓“实算盘”是指日常进行拨珠计算的实物算盘。“虚算盘”是计算者在脑中想象摆着的一架算盘...  相似文献   

19.
从无孔珠到有孔珠、算盘珠靖玉树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提到:“珠算与用于宗教或幻术的念珠有什么关系吗?……念珠的发展和传播似乎是与珠算平行的,难道念珠不可能促使算盘这种工具兴起吗?”在这里,李约瑟把算盘与念珠(穿孔珠)联...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算盘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