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1世纪是城市世纪,世界正在由“城市化”世纪走向“城市”世纪。同时,经济社会将面临深刻变革,资源和环境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就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过快,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土地粗放利用。本文主要从人口这一重要因素来分析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融资渠道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毅 《企业家天地》2006,(10):76-80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风向标。到2005年止,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达到了3.5万公里。高速建设走上了一条快速健康的发展之路,高速公路因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正在以高速公路网络的形式向全国覆盖。以湖南为例,未来10年内,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将突破4000公里,总投资达1000亿元,全省20万人口以上城市都将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其中,澧潭、长岳、邵衡、长邵、邵永等新近规划的高速公路都将面向社会融资。  相似文献   

3.
土地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所谓城中村是城市在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不得不保留的仍在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城中村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是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课题。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用地的来源主要是征用农村农业生产用地或非耕地,给农民以经济补偿。在村落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热点话题,其焦点在于城中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份的变化。城中村传承农村集体经济,在城市建成区逐渐将其包裹进城市的过程中,城中村经历了远离城市、近邻城市、被包裹进城市和城中村城市化等四个阶段。城中村改造需要以利益为线条,协调政府、居民户以及开发商之问的利益关系,通过转变村民思想观念,完善拆迁政策,正确处理好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发展、城市形象、民生需求间的关系,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变市民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与征地扩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长期以来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导致社会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的结果。城中村以其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突出、人口管理混乱而被视为城市肌体上的病斑。目前的城中村改造问题多多:村民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得不到保护;村民融入城市的适应能力得不到扶持;城中村集体资产难以担当社会转型重任。为此,亟待推出新的城中村改造策略:建立城中村人口与土地协同的城市化机制;借鉴台湾市地重划经验;加强对城中村的社会管理和环境整治;对城中村民实行就业扶持;淡化集体资产安置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6.
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滨海新区常住人口140万人,外来劳动力30万人,其中进入各类企业纳入管理的10.01万人,其它方式的从业人员为20万人,滨海新区劳动人口总量为80万人,外来劳动力约占总量的40%左右。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现行法律制度下“城中村”土地无法进入市场流通,不能享受与国有土地同等的土地价值。土地改造是“城中村”改造的重要内容。一般通过土地征收补偿实现改制,但土地征收因其自身缺陷,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城中村”问题,因此必须创新“城中村”土地权属变更的思路。总结各地“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指出采用集体土地国有化转制的形式,是突破“城中村”土地利用问题的有益尝试。对于转制后的土地,按照城市发展规划重新布局,对土地集中进行整理,以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南沿海城市的高速发展,带动着当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活面貌迅速改观。同时吸引着无数的外来“淘金者”。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地区人口压力与日俱增.一批批失去耕地的原住村民走上了”以地生财”的致富之路: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兴建起一栋栋高楼和店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低廉的房租吸引着大量外来人口。村民身份也从庄稼人转变为“物业经理人”或“房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城中村”现象。  相似文献   

9.
绥德县从过去的流通带动战略转变为城市带动战略,以建设商贸重镇;恢复“旱码头”地位为目标,以增加县城人口为突破点,以调整所有制结构为核心,以改革投资经营为重点,以实施配套改革措施为手段,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力争用10左右时间,抒县城建设成为拥有15-20万人口的现代化商贸城市。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以暂住人口为主体的城市过渡群体具有特殊的住房需求。由于城市住房供应结构尚不完善,过渡群体对过渡房的需求主要由城中村出租房和部分社会出租房提供。随着城中村改造的完成,过渡房需求将存在供给主体的缺失。因此,需要建立以福利性为主、部分微利性为辅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廉租公寓,通过政府主导,设立规划、建设、土地、财政等多部门联动协调的专职部门,进行多渠道筹集资金,结合城中村改造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并加强后期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