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之后,如何使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各地相继出现的企业之间的承包、兼并和产权转让等新的经济现象,将预示着下一步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向。为此,我们应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针对目前国营工业企业的状况,作出应有的战略选择。现就促进承包制与股份制的融合,建立企业机制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张文丽 《经济师》2008,(9):43-44
“家庭承包制”作为一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经济主体的内在要求,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暴露出其内在的缺陷。借助于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以改进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农村市场取向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也是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林制改革的核心点,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经营管理制度。然而,理论界却有人认为企业内部承包经济责任制只是当前改革的权宜之计,而非长远的一项经营管理制度。我们认为,实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决议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两大基本理论概括,不仅是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我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而且也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照亮了胜利的航程。几年改革实践证明,深化企业改革,关键是改革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和  相似文献   

5.
解放生产力,特别是解放企业生产力,应是我们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的。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三制”本身就是要解放企业生产力。1992年由本刊编辑部和山西省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在太原举行了有经济研究人员和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自谈了许多意见、观点,本刊编发了部分同志的书面发言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余静 《开放时代》2001,(6):68-70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怎样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效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一直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备受人们关注。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国有企业曾经尝试探索了多种改革方案,从实施放权让利、利改税、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等等,国有企业改革在探索中前进。伴随着企业改革实践的日益深入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十五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和思路开始出现新的突破。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搞好国有…  相似文献   

7.
集团承包推广实用技术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手段──对山阴县集团技术承包的思考山阴县科委乔志宏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我国八十年代农村改革、建设的实践,得出了“振兴农村经济、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改革面临不少困难,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羁绊,而通货膨胀的根子在于所有制改革没有根本性突破;企业行为短期化使需求膨胀难以抑制,供给短缺无法消除,而企业行为短期化的渊源又在于“承包”、租赁”等所有制改革的形式未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财产的“所有者缺位”问题。理论和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所有制改革这一关非过不可。否则,流于“治标”的改革,只会使困扰我们的许多经济问题暂时被压抑和沉积起来,为此我们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来探讨“浮动股份制”目标模式和“虚拟股份制”过渡模式,为我国所有制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根据生产力标准的要求改革所有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标准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卓有成就的所有制改革.正在进一步形成完善的所有制结构,基本上适应了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第一,改革公社集体所有制,在种植业部门形成农民的家庭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在所有制改革中,  相似文献   

10.
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相继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一部分中小型工商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责任制。这种以承包、租赁为特点的企业经营方式,简化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挖掘企业潜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要把企业的潜力真正挖掘出来,还必须在实行承包或租赁经营的同时,进行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关于解放和发展国有企业生产力的若干改革问题薛永应,张德霖深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彻底解放和大力发展企业生产力的根本举措。这一改革将从1995年起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并使其获得...  相似文献   

12.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竞争作为商品经济的普遍原则,不仅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同样能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赵紫阳同志最近就承包的配套、完善深化、发展问题指出“今年推行承包的一个重点是要引入竞争机制,承包真正引入竞争会有很大动力”。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目的是实现“两权”分离,搞活企业,提高效益,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就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选择最佳的经营者、经营方案和经营策略。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承包,择优选取承包经营者,对于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化,促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体制框架和总体规划。今年是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目前各项新的重大改革举措已陆续出台,改革和发展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推进。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既加快新旧体制的转换并构建新的经济体制,又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与生产力经济学科建设的再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与生产力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拓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微观生产力研究,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与生产力要素组合方式的研究;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与进一步完善"生产力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经济论坛》2000,(17):24-26
近几年来,诸城市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县域企业,在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形式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突出制度创新,积极推进企业调整和升级,实现了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突破,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企业改革发展的脉络   诸城市的企业产权改革是从 1992年开始的。七年多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中的难点作为改革的主攻点,生产力出题目,生产关系做文章,靠深化改革化解矛盾,促进新发展。回顾七年的改革历程,主要是坚持了一个目标,经历了三个阶段。   “…  相似文献   

15.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中国式”的新型企业管理制度,它适应我国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实质就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使经济责任、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关系的企业管理制度。它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企业对国家的经营承包制,二是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目前,我国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已基本上完成了一级承包,即企业对国家的经营承包。它解决了国  相似文献   

16.
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大中型企业能否搞活,经济效益能否提高,是关系国家经济稳定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问题。 究竟从何入手搞活大中型企业?我们认为,内部搞活是关键,外部因素是条件。企业内部改革抓好了,外部条件才能发挥作用。从企业内部看,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环  相似文献   

17.
市场竞争的实践证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要兴旺,要发展,要繁荣富强,科技上不去是不行的。我们必须用事关国家兴旺、民族主存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十多年来,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基本思路是按照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基本方针来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在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科技工作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中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使我们做大了"蛋糕",而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公平合理分好"蛋糕"。当前,垄断行业的超高收入、企业高管的高额薪酬、权利寻租及腐败等分配不公问题为社会所诟病,必须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用制度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改善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无穷的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核心任务。当然,由于各个方面体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不同,它们各自的改革对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影响也不一样。这里,我们拟就计划体制在改善国家与企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改革中应该实行那些主要原则和措施,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工程承包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通过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改革,组建具备较大竞争实力的企业集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的必然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