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国有商业银行在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能否同时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适宜技术,一直是中国金融界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国有银行能否从外国战略投资者那里学到所需的先进适宜技术值得怀疑,自主技术创新才是解决国有银行技术落后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
论国有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中是否需要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是否被贱卖,是否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真正学到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已成为当前中国金融界争议最大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对国有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相关争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中是否需要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是否被贱卖,是否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真正学到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已成为当前中国金融界争议最大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对国有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相关争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国有银行的改革,如何看待引进战略投资者?本文就股票价格上涨与财富流失作一些辨析。认为它涉及以下问题:引进战略投资者能否说姓中变成了姓外,整个银行就被别人拿走了;什么是财富,它的多少决定于什么;股票价格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如何看待股价上涨;股票上市股价上涨,能否认为国有资产流失。笔者就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国有银行引资过程中的控制权租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占硕 《上海金融》2005,(10):11-14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有助于推动国有银行改革,但我们在引入模型分析的结果却是:当国有银行的控制权租金大到可以补偿控股风险成本和股权交易成本时,引进外资与非国有两类股资后所形成的三方制衡体系是不稳定的.被打破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可能被新的股权集中模式所替代,而外资战略投资者更可能寻求获得银行的控制权,并造成银行价值额外的损失。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银行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消除国有银行特殊的垄断地位、降低国有银行的控制权租金。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关注外国战略投资者对我国银行系统改革所带来的经营绩效方面的影响。允许少数外资股东进入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其他允许外资银行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改革,均很有可能提高中国银行系统的效率,并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看国有银行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家》2005,(11):30-35
在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列上日程并已付诸实施的时候,国有银行引 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就成为了一个备具争议性的话题。人们在问,引入战略投资者为何成为了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必经之路?为何此次银行业改革着重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而不向民间资本开 放?我们是否在贱卖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实现国有银行改革的目标?中 国银行业将为此面临什么样的新风险?“以开放促改革”的经验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国有银行的改革? 种种疑问,需要讨论,需要得到解答。为此。本刊将“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看国有银行改革”作为 本期名家论坛的主题,希望专家们的见解能够解开这种种疑问。  相似文献   

8.
战略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群 《新金融》2006,(8):56-59
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性缺陷主要是出资人缺位问题、人事制度及扭曲的激励约束制度问题和风险管理制度缺失问题,战略投资者加入之后对这三方面的缺陷都有改进作用,有利于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但是囿于我国金融基础性制度的缺失和地方政府干预金融的政治体制缺陷,战略投资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改革前的中国国有银行资本金问题入手,研究自2003年以来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介入到2005年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境外上市全过程,对改革过程中的成本分担、银行性质导致的宏观经济脆弱性及波动、银行股权转让中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就资本的本质看,传统意义上的国有银行在性质上并非资本金不足的银行,而是全额资本金银行,由此,存借贷三角关系是描述国有银行的必要模型,由于借款人的“终止威胁”和存款人的持续资金供给导致信贷资源的错误配置和长期产出增长激励;第二,转型中的国有银行处于从全额资本金到部分资本状态的动态变迁,由此导致信贷增量的萎缩,但存款的持续上升导致国有银行不得不追加信贷投放,形成2005-2006年的新一轮信贷周期;第三,从国有银行的股权定价看,由于面对国有银行改革,国内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和境外普通投资者对国有银行的价值预期存在差别,由此形成不同的资本价格;第四,宏观货币和汇率调控机制的改革致使国有银行改革面临特殊风险,微观与宏观的结合考虑是最优的银行转型安排。  相似文献   

10.
平衡记分卡在银行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深入以及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国有银行的绩效管理将从单纯的绩效考核转向战略性绩效管理,引入平衡记分卡不失为国有银行绩效管理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3月18日在“2006年金融专家论坛”上称,在建行、工行、中行等3家国有银行基本完成战略引资后,市场上开始生出一种“国有银行引资排斥民营资本”的看法。针对这种“排斥论”,他认为国有银行的引资要区分资本准入和机构准入,不能笼而统之。在基本完成战略引资的3家国有银行中,建行所引进的投资者均来自境外机构;中行和工行除引入境外投资者外,还将引入社保基金这一境内投资者。对此,唐双宁说,国有银行的资本准入对民营资本从未限制,民营资本可参股,目前已有一批民营资本参股甚至控股的商业银行。不过,在此过程中对银行…  相似文献   

12.
在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进程中,银行控股权成为一个核心的问题。保持银行国有控股,有助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但同时也可能牺牲金融效率。在国有银行改制过程中兼顾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是应有之策。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基本情况关于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问题,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际金融公司入股上海银行,持股比例为5%,后增持至7%。2003~2005年,五大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确定的改革思路之一是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从此,我国商业银行进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中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大约15家左右。从战略投资者的类别看,主要是引进银行类外资金融机构,个别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大型中资企业,比如龙江银行引进中粮集团、汉口银行引进联想集团。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实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存在自己独特的逻辑.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既有的改革没有打破银行业产权单一和国有银行寡头垄断的局面,改革的方向是股份制,方式是整体改制,当前重点在于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与国有银行外部改革相配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大举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众说纷纭。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近几年间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16家商业银行的总体效率变化及样本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在效率变化上的差异,结合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促进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及上市的成功,但国有商业银行更需要实施全球战略——积极对外并购。而并购是否成功,定价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作为国有银行股改试点的中行和建行的现有股权结构出发,分析了现有股权结构对其公司治理的不利影响,进而引出了优化股权结构、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几种方式,并重点讨论了如何以金股方式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18.
研究背景1999年9月9日,中国银行业首次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以后各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2001年7月19日,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吸引外资参股的计划获有关监管部门的批准。此后,陆续有很多股份制银行开始了与境外投资者的引资谈判进程。2005年6月17日,建行和美洲银行共同宣布,美洲银行以25亿美元的出价购入建行9.1%的股权,成为国有银行的第一家境外战略投资者。王一江、田国强(2004)认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将"打破一种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改革中,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银行储蓄存款与社会消费需求、国有银行与民营银行、国有银行绩效与不良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与金融安全等四大问题,这对于推进金融改革有序进行和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2005-2011年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倍差法(DID)估计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政策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净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商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政策提高了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和存贷比率,同时降低了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这表明,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有助于提高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了“惜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