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保障广大存款人利益、保证正确制定和实施货币信贷政策、维护社会经济及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尚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在制度设计和技术配套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影响了该项制度的实际效力.  相似文献   

2.
3.
进入2015年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对法定准备金率进行了相当频繁的调整,这意味着存款准备金作为三大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已经被中国人民银行视为主要的货币调节政策来进行使用,相比较于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制度往往更加具有明显的效果,这对于整个宏观经济市场起到一个强烈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同时对货币乘数以及基础货币的投放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影响。灵活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合理的控制宏观经济下的货币供应量水平、适度的调节整体经济的贷款规模、更好地稳定住整个市场的利率波动来使得我国整体金融体系稳步并且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最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二者对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和增强流动性都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作用力度大,效果明显。自1984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39次,仅2011年调整了7次,今年年初到现在下调两次,释放了大量的资金,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动会造成货币供给巨大波动,对经济运行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存款准备金是人民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存款准备金管理在处罚标准、财政存款缴存、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梳理。  相似文献   

6.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历程及其特征,提出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是调控社会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工具和闸门之一,这项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对抑制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以及维护金融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银行对其加强管理尤为重要。一般性准备金存款统一按法人进行缴存,而财政性准备金存款是直接缴存到当地人民银行,基层人民银行在会计核算及监督中,准备金存款日常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反映出来,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经验看,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经历了应付存款支取和防范挤兑、货币政策重要工具及逐渐退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过程。自1984年建立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创新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准备金定向调控模式在促进经济金融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际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实践和我国准备金调控过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继续坚持准备金制度,不断进行准备金操作模式创新,提高准备金制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存款准备金管理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信用总量的一种手段,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流动性风险和宏观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意义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维持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应对大规模集中提款;二是控制银行的信贷扩张,调控货币供应量。因此,做好存款准备金管理,不但有利于防范区域金融风险,而且有助于调节市场信贷规模。  相似文献   

10.
11.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金融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内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趋势、准备金资产范围和考核办法、准备金存款利率以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内容,指出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目标转为价格目标后,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在系统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资本充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维护金融平稳运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刘高 《云南金融》2011,(6Z):14-14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始于18世纪的英国,以法律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美国。我国自八十年代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以应对经济问题,这使得存款准备金制度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比较了中美存款准备金在功能、计提方式、调整方式及准备金付息制度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规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2)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范围;(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缴存办法;(4)存款准备金的批准动用等。  相似文献   

14.
中美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始于18世纪的英国,以法律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美国。我国自八十年代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以应对经济问题,这使得存款准备金制度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比较了中美存款准备金在功能、计提方式、调整方式及准备金付息制度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陈翔  张悄悄 《金融纵横》2008,(10):20-22
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近期频频被央行使用,但在操作层面上,我国至今未有完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管理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文分析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含鹏 《西南金融》2008,(12):27-29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职能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弱化态势,而我国存款准备金工具却调整运用频繁。本文拟在对世界范围内存款准备金制度弱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照我国现阶段国情,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发展变化趋势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最初的主要功能是政府变相地向商业银行征收税收。历经美国1863年的《国民银行法》、1935年的《银行法》,准备金制度得到全球各国的普遍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保证银行支付清算、控制货币供应量和稳定市场利率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以及金融创新活动的潮起,存款准备金率普遍大幅度下降,准备金制度重要性显著下降,逐步演变成货币政策工具的辅助性工具。反观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及对传统货币模型修正的基础上,选择电子货币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关的变量,建立数量经济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发现:电子货币放大了货币乘数,并使货币乘数变得不稳定,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货币乘数来调节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难度,削弱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西方中央银行逐渐转向以利率为操作目标、依靠市场分配储备的操作机制下,法定准备金的作用更多地侧重于稳定储备需求,辅助中央银行控制利率水平。2006年以来,针对我国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国际收支中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资金压力、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我国央行通过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流动性过剩、保持物价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非长久之计,要加强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使其逐步达到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低法定准备金率,甚至低至零。法定准备金率作为影响货币供应的因素之一,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国际上对法定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