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1年,日本的数十位经济学者对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考察后指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圈。对于工业发展来说,大城市圈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劳动力的充足性和产业集聚效应等要素优势决定了工业尤其是汽车业的大城市指向。在“2006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权威人士透露,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增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以形成若干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在都市圈经济不断带动工业发展的今天,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格局—过程—影响—可持续性”的研究思路,探究了2000—2018年京津冀都市圈内“三生”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表明:都市圈内“三生”空间变化显著,各用地类型间发生了复杂的土地利用转移,其复杂性体现在不同时期内地类主要的转化方向和速度不同,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地点的转化方向不同;都市圈内生产空间减少,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增加,生产空间大量转为生活空间是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趋势;京津冀都市圈“三生”空间分布呈“双轴一主一副”格局且较为稳定;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效益低下是推动“三生”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制约“三生”空间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分别为耕地严重流失和农村生活用地比重过大,应通过基本农田保护、农业技术革新以及土地整治等政策规划和技术的提升优化“三生”空间利用与布局。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与扶持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重点。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子规划之一,已成为“十一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是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归纳的13条重大原则和方针,可以说是中央对“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深远考虑。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加速推进,区域合作将不断加强。服务业合作作为促进产业合理分工、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的重要领域,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纽带,日益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立足我省实际,发挥独特优势,对接京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服务业合作,势在必行,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环境经济》2008,(3):7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近期正式印发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以2005年为基准年,以“十一五”期间为规划期。其总体目标是完成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开展平原区地质灾害调查,掌握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初步建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础调查、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07,(6):15-15
日前,浙江省发改委和浙江省经贸委联合发布了《浙江省流通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至2010年浙江省流通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是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区域空间组织形式的必然表现形态,它既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国外相比,国内就都市圈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都市圈发展实践的研究,对其理论研究的重视相对不足。但学术界比较一致认为,都市圈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模式。实践表明,都市圈在促进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突破行政区经济、优化经济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不仅是一个制定五年规划的建议,而且是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治国方略。该《建议》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形式、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力配置的一体化 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要发挥京津冀区域整体优势,统一规划,寻求产业的合理分工。在谋划“十一五”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京津冀各自的主导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促进三方加快发展的机制。从合理的分工角度,河北应努力提高第一产业产品的档次、质量,特别要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成为京津重要的农副土特鲜活商品的供应地。在第二产业产品结构和产业链上,可以谋求作为京津主导产品、高科技产品的配件生产基地,为京津做好配套服务。各地区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相应地要建立起一个联系密切的产业链,培育形成专业化生产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在区域主体产业分工基础上形成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时期,是贯彻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社会民主、科学文化、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将全面提升;跨区域经济交流和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基本结束;政治文明建设进程加快等,这些变化将使交通运输发展面临与以往不同的环境与形势。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经济》2006,(B02):9-13
《“十一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规划》已经国家环保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世界近百年和中国五十年区域规划动态嬗变的历史进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作为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域之间关系的政府干预手段,一直被当作是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调控工具,自始至终被世界各国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新内涵和新功用。特定历史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由于如此,在现代市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将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完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任务26.7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06.7万公顷,安排退牧还草任务1000万公顷;中吉乌铁路、青藏铁路延伸线被列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规划称将建设西电东送三大输电通道,并把甘肃列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环境经济》2006,(B04):26-28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进一步完善环保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环境基准,做好“十一五”期间国家环保标准工作,在充分总结“十五”期间环保标准工作基础上,我局组织编制了《“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6.
《环境经济》2006,(B10):16-32,F0003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提升环保科技创新能力,我局组织编制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7.
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滁州二市不仅跨市、而且跨省,经济上分属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其旅游合作具有典型性。基于核心-边缘理论,通过南京滁州的对比,分析了二市跨区域合作在政府合作意向、区位交通、旅游资源、经济联系等方面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的创新思路和对策,以期对当前蓬勃开展的相类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环境经济》2006,(B05):17-31
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室):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我局决定“十一五”期间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工作。在对各重点城市“城考”的基础上,在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全面开展“城考”工作。结合国家“十一五”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我局调整了“城考”指标,并进一步规范“城考”工作,制定了有关工作规定。  相似文献   

19.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易兵副教授撰写的旅游规划专著《区域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已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专著是作者多年深入旅游景区调查,潜心研究的成果,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建立与完善,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作者在研究国内外主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把运行机制和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区域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用典型的规范研究和定性分析方法,全面审视和思考旅游景区运营管理制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问题,试图进行区  相似文献   

20.
赵彬 《发展研究》2007,(4):108-109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福建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海洋.未来五到十年是向海洋拓展发展空间,向海洋要资源,发展壮大海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时期.2006年初,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经济布局,推进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目标和任务.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编制了"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标志着福建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苏文金同志主编的<福建海洋产业发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