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皇权空前加强的时代,明朝的皇帝集立法、行政、军事、司法、监察等权利于一身,形成了高度集权化的皇权政治。但是在明朝的辅政与行政系统中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内阁制与宦官制的并存和互相牵制,终明一代这种奇特的行政组织形式始终存在,对明末政治与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群星荟萃,照耀千秋,为中国社会、文化巍巍千年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尤其是儒法两家,在客观上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准备了思想基础与制度设计,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绵延千年,至今封建皇权思想依旧残留.儒家在主观上并无君主专制之设想,但其思想的实行在客观上却造成了君权至上,西汉以降,儒生入主中枢,儒生逐渐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并配合皇权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控制与对社会其他阶层的打压排斥;法家集大成于韩非子,其思想学说直接为构建封建皇权而服务,成为中国帝王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清朝政府对全国控制范围的不断扩大.皇权加强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清初设立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在之前起到重要作用,但此时却随着这种趋势的加强走到了皇权专制的对立面.于是,作为皇帝宫廷御用秘书机构的南书房应运而生.成为康熙皇帝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康熙朝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艳军 《魅力中国》2011,(8):274-274
自秦朝开创中国封建时代的大一统以来,皇权与相权一直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循环往复,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处决左丞相胡惟庸这一刻,历经千年之久的丞相制度戛然而止。大明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实施了一系列补益措施。产生了内阎唯皇命是从;催生了特务机构来打压异己,维护皇权;实行文化专制来钳制人们思想。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的、成熟的知识阶层,在礼坏乐崩之后志在于道,奋发进取。实现了人格、哲学、现实的超越。然而在两汉时期,他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变为皇权的从属物,不免于俗。而这种变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给世界留下了太多的辉煌与神秘。如果说,紫禁城象征着中国一个时代至高无上的皇权,那么,北京那些围绕着它曲折延伸的古老街巷——胡同,便成了天子脚下,一代又一代平民们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缩影。而皇权与缩影的重叠,则构成了一幅民族文化的立体画卷。 弹指一挥间,当旅游成为当今社会一大支柱产业的时候,地球上不同肤色的人们带着神往和好奇走进了中国。他们看完了紫禁城的恢宏后,不约而同地产生了游览北京胡同的欲望。而令他们不悦、更令胡同游组织者尴尬的事情发生了。于是,与此事相关的人们坐到了法庭上,在国徽下理论这个本该轻松愉快、但现今却显得十分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岳昊 《黑河学刊》2014,(4):47-47,64
门阀制度与门阀势力贯穿了整个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其中东晋是门阀势力的高峰,而后日渐式微,但到初唐时仍有极大势力,发挥着重要影响力。初唐时期的政治是"门阀社会的皇权政治"。虽然门阀制度本身至唐已解体,但其核心理念仍为世人遵循;门阀势力虽已式微,但仍不容小觑。皇权的实力并未到彻底压制士族的程度。二者互相妥协,也互相限制,造成了初唐稳定的客观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婕 《重庆与世界》2011,(7):26-28,31
封建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行政权力的膨胀,如何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要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维护封建皇权,行政权力的膨胀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弱皇权,进而影响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因此,为了避免在国家政令实施中遇到障碍,改善官僚体系运转模式以维护封建统治就成为中国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
严若匀 《黑河学刊》2011,(12):65-66,79
中国社会法制紊乱现象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西方的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并不十分适应中国国情。西方法制现代化模式属于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它的形成有其历史传统原因,而中国的历史传统和西方大相径庭从思想意识层面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私权意识,人们有的是对权贵的敬畏态度;从制度实践方面来讲,理想的分权宪政模式和民主法治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存在过,中国的法制历史是皇权不断专横集中的历史。历史不能被否定,我们应当从历史传统角度反思西方法制现代化模式于中国不适应的原因,并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制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侯贺良 《走向世界》2010,(19):78-83
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畔的冬宫,跟列宁发动的十月革命有点关系,因此,中国人对它并不特别陌生。在横跨涅瓦河的皇宫桥上面北而立,左前方是有金色尖顶直刺天穹的彼得保罗要塞,右岸则是仿佛绵延不尽的庞大建筑群——国家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在这里,不仅可以浏览各种风格的建筑杰作,遐思罗曼诺夫王朝的兴衰荣辱,而且能欣赏到世界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其实,冬宫只是由五座建筑组成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建筑群的核心建筑。它以规模宏大、装饰丰富、气势雄伟成为俄罗斯帝国强大和皇权的象征,被公认为圣彼得堡最耀眼的巴洛克建筑。  相似文献   

11.
<正>雄伟的宫殿,肃穆的坛庙,无不以严整的秩序呈现出皇权社会等级森严之气度,并成为儒家伦理道德的象征,唯有那些散落在庭院深处的私家园林,以其疏落有致的布置,婉转精妙的格局,构成了极富文人特色的诗意空间。徜徉在这样充满诗意的亭台楼榭中,文人的理想与情怀全都融入这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之间,而这些园林也成为了文人雅士与皇权社会对抗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12.
游走杨凌     
泰陵黄土堆在广袤的关中并不鲜见,就如同蒙古包在辽阔的草原一样平常。这一座黄色的土堆聚于杨凌城西,落寞着独守一隅。来往的行人不打扰它,过往的农夫不打扰它,飞掠的鸟雀也不打扰它。田畦旺盛着,茂林密蔽着,一抹清静祥和掩埋着英魂雄烈。石碑镌刻:隋文帝泰陵。边长37米的泰陵,与存世37年的隋朝惊人巧合。再也没有了出兵四个月便平定四百年分裂割据的壮举,正如杨忠想不到亲人杨坚会执掌皇权一样,杨坚也绝不会想到基业会被亲子杨广毁于一旦。作为中国封建时代一统天下的第三位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与秦始皇赢政、汉高祖刘邦齐名,而杀兄弑父国破身亡的隋炀帝杨广之残暴,也与商纣王、秦二世可比肩。明君之父立国有术治国有方.暴君之子荒淫奢侈国力消  相似文献   

13.
杜猛 《首都经济》2005,(9):82-83
近日重回故里西安问祖,闲暇时静心参观了这座大唐帝国时留下的古都.使久居北京的我感触颇多。北京作为近代历朝古都.它的城市建设和规划必然和长安古城一样有着不可磨灭的皇权意识留下的印迹。面对这样古老的都城.我深深感到.北京的城市建设和规划面临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宋代的内藏库是直属皇帝的财库,与宋代皇权、财政、军事、货币等重大问题关系密切。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唐代以前、唐、五代十国内藏库类似机构的发展、设置情况。重点在唐代,尤其是晚唐,  相似文献   

15.
王井辉 《理论观察》2008,(1):132-133
白起是秦国的著名将领,但是结局却十分悲惨,这既有应侯谗毁的原因,也有忤逆皇权的原因,还有其自身心理、性格等原因。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白起走上了亡身之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尤其是秦以后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特点与史料。古代政治制度中王权(或皇权)对社会的支配力和覆盖的广度。中央集权的组织框架、职官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赵锡成 《魅力中国》2013,(5):45-45,46
帝制时代的储君教育在历朝历代都是王朝政治中的重要内容,到了明代,由于皇权的一元化,使储君失去了独自拥有东宫体系的权力。因此,明代储君培养制度有其独特性。明代储君培养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儒家经典,侧重于君德教育,缺少实际治国能力的培养。储君缺少历练政事的机会,难以有效地治理国家,只有极个别的储君得到了锻炼,对明代的整个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明朝是中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中国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监察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朝建立的一套自上而下的监察制度,既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对当时封建主义皇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和特点对当前我国官员监察制度的建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体经济》2014,(23):88-90
<正>镇店之宝——黑地珐琅彩九头茶具茶具内施白釉,外壁珐琅彩装饰,通体黑色颜料为底,上绘缠枝花卉图案,图案工笔线描,设色丰富华美,花卉艳而不骄,典雅至极,沉稳庄严又不失柔美富贵之感。由于珐琅彩是宫廷垄断技艺,工艺复杂,每道流程上的工艺和原料制作都是陶瓷制作上的最高要求,凭借它最高超的制作技艺,最雍容华贵的珍品姿态,成为宫廷御品,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威严,庶民弗得一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精英人物在社会中发挥巨大作用。从历史上看,自“皇权不下县”的封建帝国到民主法制的现代社会,村庄历来是乡村精英活动的大本营。徐秀丽在定县、邹平和江宁调查后发现:“差不多在每一村,总有一些村民的文化素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比较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