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7年以来,陆续出台的一些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对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修改和一定的界定,它打破了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单一摊销方法,引进了实际利率推销方法,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幸强  吴刚  周鹏举 《新智慧》2000,(2):46-46
企业债券的发行价格有三种:平价、溢价和折价。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的实际利息,需要对债券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内摊销。现行实务中多采用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率摊销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际利率法的两项基本规定推论出债券溢折价摊销额、利息收入、债券投资账面价值的计算规律,据此认为实际利率法是一种集精确性与简便性为一体的摊销方法,并非会计界认为的二者不可兼得。  相似文献   

4.
吕志明 《新智慧》2006,(12):49-50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金融负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而采用实际利率法对债券溢折价进行摊销较为烦琐,笔经过实践,设计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债券溢折价摊销模型,不但可以自动计算实际利率,而且可以根据债券期限自动计算各期的实际利息以及债券溢折价的摊销额并给出会计分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本先对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的计算方法及会计处理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债券溢折价摊销模型。  相似文献   

5.
分期还本债券是按不同的到期日偿还本金的债券,和一般债券一样,也存在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而且溢折价应该在持有期内摊销完毕,摊销方法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的处理与一般债券相同。但由于其本金在债券持有期是分期偿还的,所以本金在不同会计期间的金额是不一致的,本金在不断变小,溢折价摊销的直线法也不是简单的平均摊销。下面通过举例对此摊销方法的简便会计处理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债券溢折价的实质及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债券溢折价的定义出发,通过实证,指出了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债券溢折价定义存在的缺陷,并对债券溢折价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债券溢折价进行重新定义,作了验证,提出了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期债券投资是投资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就长期债券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重点、难点,如长期债权投资成本的确定,长期债券溢价的计算及摊销处理等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实际利率法在财务、会计等领域的推广使用,要求重视对实际利率的估测原理及其流程优化问题的研究。实际利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评价对象未来期间现金流量的分布情况,还受估测方法的影响。本文以实际利率与现金流量分布特征之间的依存性为基础,构建测定常规项目实际利率取值范围的数学模型以及估测实际利率初始值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优化内插法下估测常规项目实际利率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9.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在实务中有可能严重偏离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丁希宝 《新智慧》2005,(5):34-35
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指属于有表决权资本所享有的部分)之间的差额。通过确认股权投资差额,使投资的投资成本等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所有权益份额。对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协整模型构建了实际汇率与劳动生产率、政府消费和贸易条件之间长期的均衡关系,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实际汇率短期内的动态调整过程。结果表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生产率的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实际汇率的变动方向与巴一萨效应预测的相反。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适用其假设,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政府消费和贸易条件等其他因素亦影响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说明即使是在长期内,巴一萨效应的假设也不能成立。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支出来影响实际汇率短期波动和长期变动趋势,从而影响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志之一。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尤其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金融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环境的分析,阐述了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通过研究利率与投资、消费、股价和汇率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近20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多条渠道均不畅通,直接影响了利率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业开放并走向市场的客观要求,但利率市场化后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金融风险。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放开利率,由供求双方自由决定一般不会有危险。但在信用货币条件下,不加控制,则可能导致危机和混乱。为防范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和试点过程中,必须充分估计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证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业发展水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制约了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西部地区银行业整体实力和竞争程度比较低,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业对外开放力度比较小,限制了西部地区银行业应对利率风险的能力.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西部金融业的整体实力,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西部地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6.
Frankel在Dornbush粘性价格汇率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粘性实际利差模型,阐明了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之间的理论联系。随后,一些经济学家对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的实证研究结果均不支持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之间的理论联系。对此,不断有新的文献出现,从不同角度对这种理论与实际的不吻合的现象给予解释。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两者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和介绍,以期为国内经济学界研究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关系问题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润率的变化趋势关系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前途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者中引发了一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率在上升还是如马克思所说在下降的讨论高潮。介绍并适当评论上升派和下降派各自不同的观点及其论证过程有助于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也为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非线形的实际汇率运动引入我国的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中。通过Obsffeld和Rogoff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模型,并利用带状门槛自回归模型进行非线形实证研究。非线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债券市场的波动性是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指标之一,也是现代金融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利用ARCH模型族来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利率波动,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债券市场的利率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现象等特性。在此基础之上,从投资者行为角度、信息传递角度和制度因素分析风险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长期投资、土地数量与农户的土地制度偏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说明了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特征的农户会选择不同的土地制度,从而为理解目前的形势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然后分析了大部分农户不赞成更稳定的土地制度的原因。我们认为,农户对未来的不确定,尤其是对未来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和对未来从事行业的不确定可能会促使农户选择更不稳定的土地制度。因此,推行30年不变土地制度的关键在于消除农户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