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伟大举措。一个目标、三大举措,"一体三足"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战略布局,描绘了中国美好的蓝图,这个战略布局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更加清晰,步伐更加稳健。本文就"四个全面"实施的必要性、重大意义、时代特征以及实践要求进行了阐析。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具有思维方式的辩证性、内容体系的综合性、问题导向的实践性、价值诉求的人民性。“四个全面”思想深化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合义。而且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但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在目前,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敢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的建设,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新阶段的"四个全面"总体战略,深刻把握社会进步与中国国情,切实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建设规律、可持续执政规律及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以及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中国化,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认识与经验的概括、总结与系统化,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四个全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战略规划,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切实体现。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完美状态的追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小康"这个古老的话语,被当代共产党人灵活地加以改造和运用,并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成为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以小康社会来界定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贡献.小康社会是中国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核心范畴,它不仅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标准和起点问题,也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奏出辉煌的乐章!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民生建设顶层设计,提出了"一个战略",即人民生活"三步走"战略;"四个转变",即:转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转变对时代主题的判断、转变经济运行的机制、转变资源配置的方式,形成了逻辑严密的民生建设总布局思想。这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推进当前民生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现人类解放,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图景,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人的智能的开发,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过程中,如何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江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论及党在新世纪任务时提出要“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小康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为此,认真研究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简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提出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范式转换,并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野梳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线。主张多维度人的假设前提,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重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重视理论学术的现实解释力,最后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直接间接条件、实现保障和实现基础等四个方面试图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12.
江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论及党在新世纪任务时提出要“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小康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为此,认真研究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改革只有现在进行时,没有过去完成时。从全国来看,当前的改革呈现出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等特点,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突出,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倒逼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全面改革的动力是什么呢?国内学者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全面改革的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解放思想作为全面改革的精神动力;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为政治动力;以渐进式改革带来的张力作为全面改革的领导动力;以解决制度结构性问题作为全面改革的制度动力;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谐科学发展的物质动力等等。这些动力都将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位一体"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推进全面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伟大理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速促进这个美好的理想成为现实。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重在“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宏伟目标。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重要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自然、区城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以来,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表明了我们党对小康社会及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在2017年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从自身发展的维度看,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世界发展进程维度看,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并开辟发展新境界;从现代化的维度看,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引领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而且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任务,充分吸收以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更高水平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发展目标,全党全民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思想为广大人民谋利益,选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选择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战略,要把建设小康社会同民族振兴密切联系起来,每个人都要搞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哲学层面考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反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我们深切感受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全面建没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必然选择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相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人口、经济、社会、自然、区域和城乡等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