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障房是为了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群体的住房权利,但面临着如何把保障房配置到低收入群体中的困境。该文对保障房配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住房保障领域中逆向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了研究,用信号理论分析了住房保障中的信号传递和和信号甄别机制,提出完善住房保障对象的信号甄别机制的措施: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变保障房申请者的私有信息为公共信息;通过增加高收入群体的购买保障房成本,把中低收入群体甄别出来。  相似文献   

2.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经验、问题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趋向是城镇住房供应从原来单一的政府保障向市场供应与政府保障并重过渡。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基本框架,在改革实践探索中积累了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住房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和逐渐交付使用,如何设计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保障其合理分配和良性运营问题日显紧迫。若"退出"机制缺失,不仅政府的巨大投资难于有效回收,部分社会群体"赖占赖享"社会福利,也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不利于保障房持续运营。本文重点分析当前租赁型保障房退出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一些完善退出机制的建议,供领导参考。一、我国租赁型保障房退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近220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近400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  相似文献   

4.
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是政府民生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存在空间布局过于边缘化、质量隐患与管理漏洞尚未杜绝、进入与退出机制尚不完善、人口流动使保障房建设呈不均衡态势等问题。为推进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健康发展,应采取优化保障房空间布局,提升保障房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行住房保障货币化;健全保障性住房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保障性住房进入与退出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住房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社会保障机制是针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解决居住困难、改善居住条件而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是政府制定和实施住房政策的社会保障。现阶段我国住房政策的核心就是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中低收入家庭对住宅市场的有效需求却严重不足。因此,建立和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我国住房社会保障机制已成为深化往房制度改革中亟等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1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发展历史 我国首次提出廉租住房的概念是在1998年,国务院于1998年7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文件)文件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房".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实际,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租售并举,以租为主的原则,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多渠道建立覆盖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1.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是目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中,政策设计最成熟、操作最方便、社会认可度最高的一种住房保障形式,主要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但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保障房建设已成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措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借鉴外省保障房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入分析河北省保障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该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进而在破解资金瓶颈、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出发点经济适用住房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要求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并且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经批准原则上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  相似文献   

10.
充足的资金是保证保障房建设的重要保障。面对逐年提升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如何获得建设资金成为现阶段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形成一个长久可行的保障房融资机制才能支撑地方政府按时完成既定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满足城镇住房困难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文章从我国保障房融资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保障房融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我国保障房融资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不再实行福利分房,使得商品房市场得以大发展。为了保障人人享有住房的权利,国家建立了商品房和保障房同时发展的"双轨制"模式。2003年出台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2006年又通过了《城镇廉租住房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2007年,七部门印发了  相似文献   

12.
典型国家和地区住房保障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成熟的公共住房保障政策和制度。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对解决好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快构建  相似文献   

13.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实施,对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制度建设成为保降洼_住房发展的重点。根据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措施。但在农村中农民除了可以无偿获得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宅基地外,几乎得不到政府在住房方面的任何资助;而且这种单一的以宅基地福利为基础的居住保障方式亦已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而面临着难以持续的困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也是贯彻住房机会平等,切实保障农民住房权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住房基金进行强制储蓄,并由政府集中支配定向用于住宅建设和住宅融资的管理制度,它具有社会性、互助性、保障『生、政策陛的特点,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住房是公民得以生存的要件,有房住是公民基本权益。文章在定义住房的基础上分析了住房的基本属性,认为建立和完善住房双轨制是住房属性的必然,并由此构建城镇家庭住房保障框架,表明城镇住房保障是广泛对全体城镇居民的保障,重点是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推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居民住房水平、改善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管理,也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的意义和作用入手,分析了公积金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确保住房公积金的资产安全及使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中低收入家庭能够"居者有其屋",各国政府均通过各种手段来推动本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我国政府为抑制房地产泡沫和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从2010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伴随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在建设、分配使用及退出方面的诸多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由此折射出我国保障性住房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一方面要汲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建设,使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性金融体系,构建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综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0.
金国建 《经济师》2011,(5):183-183
经济适用房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一项政策措施,但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经济适用房建设远不能满足住房困难家庭的需求。文章从分析经济适用房的特点入手,提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