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基于企业关系的供应链柔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柔性管理已成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单个企业的生产柔性分析,没有动态地考察企业间视角下不同外部条件的柔性影响因素差异性。在供应链的情景下,柔性的边界从企业内部外延到企业之间,对于柔性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而且涉及到整个供应链的节点企业的互动。本文从企业间关系的视角阐述了近20年关于柔性从制造柔性到供应链柔性的研究脉络,探讨了供应链柔性的维度和测量,并结合企业间关系理论提出了供应链柔性影响因素,以期对理论研究和提升企业的柔性管理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Journal of Marketing Channels》2013,20(1):53-64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significance of supplier's expectation of continuity of its relationship with a manufacturer, perception of manufacturer's reputation, trust in manufacturer's credibility, trust in manufacturer's benevolence, and dependence on manufacturer as determinants of its willingness to invest in supporting a manufacturer's line. Data collected from Malaysian and Korean auto suppliers indicate that expectation of continuity of relationship, manufacturer reputation, and trust in manufacturer's credibility a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supplier willingness to invest, while supplier dependence and trust in manufacturer's benevolence are not.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弹性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中国产业供应链的持续竞争力形成挑战,使企业面临人力短缺、成本增加、现金流紧张和供应链不确定性增高等问题,在企业供应链的原材料供应、采购管理、生产复工、物流以及市场等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对供应链弹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政府层面,应建立综合、协同性的产业供应链风险管理和沟通机制,构建基于事件的产业供应链预警体系,保障企业供应链运营的资源体系,推动产业平台和产业集群带动供应链参与者建立供应链弹性体系。在企业层面,应建立基于企业事件的供应链预警体系,根据供应链预警信息和状况,合理规划供应链运营方式,运用数字化能力建设企业供应链弹性体系,稳定供应链运营,提升供应链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的企业生产柔性系统,提出了企业生产柔性应该由资源层柔性和能力层柔性扩展到供应层柔性和产业层柔性的观点,认为企业应该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应该注重其在供应链环节间的柔性共生,并提高其在产业集群、产业裂变和产业融合中的柔性度和引擎能力,从而提升企业适应全球市场竞争新范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对供应链的决策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大部分都是源于传统的决策理论方法。在传统的决策理论研究领域一般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基于理性决策研究,另一个是基于行为规则的决策理论研究。对于前者大部研究者在假设决策者是理性的前提下给予了研究,在这个领域里往往会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对决策行为给予剖析。但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理性决策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特定的供应链网络系统内,在面对多个决策主体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非同步性时,如何对决策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以及时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优,是研究的主要目的。基于规则决策的观点,用群决策支持系统原理(GDSS)为供应链网络设立一种更为柔性化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纵向一体化"的弊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放弃这种经营模式,取而代之转向了"横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即采取供应链管理这一崭新的经营模式。本文对供应链、供应链的管理、以及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关系作了简要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柔性是企业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其演化与发展的路径。在分析跨组织流程和演化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分析,提出了一个确定跨组织柔性的理论测量模型,揭示了行为要素和状态要素共同决定了跨组织柔性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在21世纪市场环境下构建供应链的必要性,指出培养企业间的相互信任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增加企业合作效率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影响供应链内企业间信任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供应链内企业间信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L—FCM的供应链内企业间信任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调查中国制造企业全面的质量管理水平,将调查结果应用于灰色关联度理论评价供应商,评价结果显示,全面的质量管理水平指标能够有效地区别企业之间的管理水平差异,优于采用产品合格率指标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合约能够影响成员的创新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当合约用来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交易并且供应商从事成本降低投资时,通过对供应链合作进行博弈分析,得出不同合约下的供应商创新投资结果及相关结论,同时通过两种合约的比较探讨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6.
David M. Gligor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14,35(4):281-298
Although market orientation (MO)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business philosophy, the examination of MO outside the firm's boundaries has been rather limited. To address this,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supply chain orientation and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FLX)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 Although the positive impact of MO on firm performance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at such benefits are enhan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related capabilit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rket‐oriented 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realize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when operating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environmental munificence, dynamism, and complexity. This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mand and supply sides of the firm.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concepts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holars, and vice versa. This further accentuates the importance of eliminating the disconnect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management processes, also described as the “Great Divide” (Drucker 1973; Esper et al. 2010a,b). A number of key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are offer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金融在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应用前景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不仅有其独特优势,还有其重要作用,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作为供应链金融代理机构角色的存在,有助于形成供应链上企业风险共担的格局,有助于通过协调活动促使各企业保持高度信任的状态,起到改善与增强合作关系、协作效率、供应链完整性的效果。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利于推动供应链企业之间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合作关系,平衡供应链上力量不对等的状况,破除信息不对称的危害,改善资源配置扭曲状况,有助于自身的完善、发展、壮大,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企业内部制造成本的节节攀升,作为“世界工厂”的我国制造型企业在国际生产领域中的成本优势正逐步受到侵蚀和冲击。为了保持持续的成本领先优势,我国企业应当与主要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协同供应商进行产品开发设计,从而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本文以捷利公司为例,首先对供应商协同产品开发的含义及活动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协同开发的六个主要步骤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协同产品开发的基本模式,该模式涉及了从顾客需求到初始运行测试五个阶段的关键活动和协同方式,最后总结了捷利公司通过协同供应商产品开发所获得的效益改善和双赢回报。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由两个零售商和一个共同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供应商将具有可替代性的两种产品通过两个零售商进行销售,零售商为其产品提供服务,供应商为零售商提供服务补贴。分析得出:向零售商提供服务补贴虽然能够提高零售商针对自己产品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增加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供应商的利润,但并不能增加零售商的利润,反而会使其利润减少。如果在供应商向零售商提供服务补贴的供应链中采用纳什讨价还价机制,不仅可以使产品的服务和销量保持在不采用纳什讨价还价机制的供应商向零售商提供服务补贴时供应链的水平,还可以使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都增加,此时供应商愿意提供服务补贴,零售商愿意接受服务补贴。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企业之间信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信任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供应链的关键组织原则,是供应链企业相互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转的支柱,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快速响应客户的能力。影响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如满足客户需求能力、信息沟通与共享程度及利益公平和程序公平的程度等)。企业要维护和提升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任,必须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信息沟通与共享能力,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交流,设计有效契约,并建立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