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银行业进入壁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进入壁垒虽然不是全新的研究领域 ,但国内外学者很少有系统深入研究。本文尝试将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银行业进入壁垒的理论依据 ,并根据银行的特点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初探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 ,提出应该有条件有步骤的放松金融管制特别是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 ,以增强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垄断与管制——关于中国银行业的SCP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传统的SCP分析框架对中国银行业进行分析 ,发现其寡占的市场结构、不经济的市场行为和低下的市场绩效之间并非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究其根本的原因主要是中国银行业存在着行政干预 ,因此 ,应进一步放开准入和利率的管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的兼并重组浪潮迭起,对银行业的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银行通过并购逐步走向垄断和集中,实力不断增强。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能力较低。因此要缩小与国外银行的差距。我国商业银行也要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增强自身实力,以便于在21世纪的强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6.
1996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稳步推进。目前,人民银行仅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进行管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和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2012年6月和7月,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金融机构差异化、精细化定价的特征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运用爱德华·凯恩(E.J.Kane)的管制辩证法,从自由主义由盛到衰,再到重新兴起的历史变革过程,论述当前国际银行业强调市场约束、放松管制趋势业已形成. 相似文献
8.
经济可靠的电力供给与人们的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本文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历程,放松管制的原因以及现状评价等方面对我国电力产业体制从管制到放松管制改革的理论根源及改革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到了目前我国电力产业管制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管制机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法制建设、市场经济环境的培育分不开,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机制必须随着市场竞争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的发展做出适时的改革,从而不断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可靠的电力供给与人们的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本文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历程,放松管制的原因以及现状评价等方面对我国电力产业体制从管制到放松管制改革的理论根源及改革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到了目前我国电力产业管制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拓展的PR模型和H统计量方法论证利率非市场化将导致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估。为了解决这一高估问题,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将利率非市场化作为时间效应因素纳入回归模型,然后采用PR模型和H统计量等非结构主义方法实证测度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测度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整体上进入了垄断竞争状态,但竞争程度较低;银行之间竞争的重点仍然集中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上,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行业创值能力分析--EVA体系对银行经营绩效的考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经济要保持高速、稳定增长,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质量型增长.其中,关键是资金效率.中国资金运用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社会资金78%以上的银行业的资金效率.为此,本文应用EVA分析体系来综合系统地分析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分析结果显示,上市银行虽然好于非上市银行,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比重较大,银行业整体创值能力明显较弱.建议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效率为当下改进社会资金运用效率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4.
目前,境外主要经济体如美英欧和以FSB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组织出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都把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作为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积聚和监管套利的需要和必然反映。借鉴境外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最新制度安排和变革经验,我国应在结合影子银行体系自身运营特征的基础上,从影子银行的区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微观审慎监管安排的细化与相关监管法律法规的立法完善等方面,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使之与传统银行共生互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5.
吴柯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0,(7):93-94,111
目前,一些国家制定了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很好的防治腐败效果。各国防止利益冲突机制的建立,不仅体现在完善立法上,而且体现在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上。借鉴一些国家防止利益冲突的成功做法,我国应在完善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逐步推进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完善回避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尽量减少利益冲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回顾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期间内,我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调控阶段。1993-1997年的首轮调控,旨在控制房地产的开发投资过热。2002-2008年的二次调控,是为了解决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和房价高涨前一时期遗留的问题,调控政策由单一调供给转为供需双向调节,政策出台比较密集。从2009年至今的新一轮调控,重在保障居民住房和稳定房地产价格,其手段多样化,力度空前,并且突出实施差异化调控,在总量调控的基础上着重于长期性的结构调整。政府应在完善调控手段、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做出努力,使房地产宏观调控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率是商业银行存贷业务的价格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化 ,我国商业银行无疑将会围绕利率展开存贷业务的竞争。从微观角度 ,运用博弈论的一些基本概念 ,同时通过修改传统的“折拗的需求曲线”模型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各个时期利率竞争的态势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李昌麒教授关于经济法的“需要干预说”进行分析,认为该说明显带有移植资本主义国家关于经济法的“干预说”的色彩,且“需要”一词不适于定义。本文力图从国情、国体、经济、政治等方面揭示经济法应反映国家对宏观、社会及市场经济问题的直接控制和间接调节的本旨,从而提出经济法“调-控说”,并试以之为基石构筑经济法学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融资理论的实践效应及其验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资理论是企业制订融资政策的理论基础.不同的融资理论及管理思想将会导致企业采用不同的资金管理策略与政策.因此,融资理论及其实践效应又是预测企业资金管理政策的重要参数.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基础,重点探讨优序融资理论和权衡融资理论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这两种理论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是比较而言,优序融资理论的受支持程度要高于权衡理论的受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