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与会代表:企业文化如何落地?如何从务虚到务实?孙兵:企业文化落地的最好办法就是忘掉企业文化。我们要想清楚,到底要为企业做什么?我们一方面要帮企业达到认识一致,另一方面要简化。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太复杂。与会代表:领导重视不够,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因为上级没有考核任务,没有职能部门,这样的企业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身为建筑设计师的他,四处参加学术研讨会,做景观设计专题演讲。这不足为奇。令人意外的是,庞伟研究中国巫术文化,叹息“风水的巫性已经使风不再是风,水不再是水”,也曾发表个人诗集,用分行文字记录一定程度的偏执、爱欲和欢欣快乐,甚至客串各种论坛主持,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这样多才多艺的庞伟,业内人士难以不哓。  相似文献   

3.
室内设计师:风水是什么?徐坤教授:“风水”并不神秘,风水也非迷信,从字意学上考证:“风”从天上刮,“水”在地上流;“风水”是中国特色的天文与地理之学,古人又将其称之为勘天舆地的堪舆学,  相似文献   

4.
放风筝的时候,和朋友聊天。有一次,朋友看着天上的风筝说:其实女人管自家的男人要像放风筝一样。不能抓得太紧,太紧线可能断掉:男人可能受不了而跑掉。但也不能太松,太松风筝会掉下来:男人可能没有成就,养活不了女人。  相似文献   

5.
问:您怎么看待亚洲女首富、香港华懋集团前主席龚如心去逝后把千亿港元遗产留给她的风水师陈振聪的事件?答:风水在香港甚或世界范围华人商圈里都是很盛行的,香港女富豪龚如心去逝后把财产留给她的风水师更是带动香港风水热,讲风水讲到可以拿到一千亿港元财产,试问有哪条成功路比这条更吸引人?“现在香港盛传:  相似文献   

6.
“风水文化”其实并不像许多人所想像的那么神乎其神。它其实也是一门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综合文化学科《楼市》为此开设了风水文风生水起化专栏,为大家解读风水在建筑和居住中的一些问题。本栏目首先邀请褚良才博士为大家谈谈风水文化的科学性和存在于建筑中的功用。同时,如果大家有相关的此类问题也可以发送邮件到loushi@vip.163.com询问,我们将帮您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7.
北京周易研究会活动中心13301123265问:在房地产销售过程中遇到在风水方面非常挑剔的客户使许多售楼小姐非常头痛,往往风水师父的几句话就使一单生意泡汤了,这是一种客观事实,遇到这种特殊客户应该怎样办?答:加强房地产销售过程中本住宅小区风水语言的知识培训,其内容有:户形、小区景观、小区外环境的风水、小区大门、小区入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小区火(变压器)的位置、住宅小区风水语言的物理解、住宅小区风水语言的心理解、住宅小区风水物件的补救作用、阳宅户形、评及装修风水规划、小区景观风水调整。问:怎样在一块裸地上进行“易文化住…  相似文献   

8.
上期褚良才老师为大家谈了客厅的风水文化应用要重视注意的四个字,即:正、大、光、明,很有意思也很实用易懂。这次,他将继续为大家谈谈客厅的其他风水运用。  相似文献   

9.
胡德平先生发表过一篇文章,论及商人为什么要拜关公。他从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里关帝殿的一幅楹联"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漫说通经致用笑书生空谈春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到牺牲自己生命的时候,也不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那么我们这些工商业者在和平时期,在各自的商务活动中要不要讲求气节、信义并使之完全完美?不要说通晓了全部儒家经典,能够经世济民,但不能让世人得利,那么这种空谈四书五经的儒生们就应受到天下人的讥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流行一个错误的认识:人口流入城市并在城市长期居住就是城市化了。一些地方政府将辖区城市人口比重视为衡量政绩的一项指标,这表明很多人不太明白城市化的深层结构。城市化不仅有一个"量"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更是一个"质"的问题(居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城市地理学中,城市化至少包括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就业吸引能力(城市因为经济发展而产生大量虚位以待的就业场所),二是城乡人口替代(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并长期、稳定地在城市生产和生活),三是生活方式转型(乡村人口的文化观念转换为城市人口的文化观念)。三个条件缺乏其一,就不能算是健康的城市化过程。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生活观念不会立即改变,而是存在一种滞后反应。如果农村居民没有在青少年时期认识城市居民的文化特征,则即便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了,也不能及时转变为严格意义的城市居民。这种状况又会引发一系列的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化的质(深层结构)要比量(表层结构)更为重要,居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必要从小学教育开始。  相似文献   

11.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一起合作的现象,现在已不罕见。从中不只产生语言上的问题,不同的管理文化也会发生碰撞。相互理解对方的感觉和想法,清楚各国文化的差别,不仅会使合作更简单轻松,甚至也决定着成功或者失败。 法国:创造气氛 丰盛的午餐。法国管理人员对时间有不同的理解。工作会议往往晚于既定时间开始,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总是长于计划,因为没有参加者遵守日程,商业谈判时你往往会被邀请参加丰盛的午餐,但在午餐时法国人几乎不谈要做的决定,而是比较详细地谈论各种各样的的次要问题。 建议:不要把自己的时间表安排得太紧,不要打算一开始就带着成果回家,给自己造成压力,而是要参与其中,在谈业务之前先营造一个私人气氛。 婉转地批评。法国是讲话绕圈子的国家。法国老板从不会直接、坦率地责备员工,而是把批评隐蔽在暗示中。法国人喜欢使冲突不具有杀伤性,他们承认错误也很迟疑。坦率谴责的人很快就被视为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家伙。 建议:不要进行太坦率的批评,最好采取婉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微博     
《中外企业文化》2012,(9):20-21
话题1OD和OT孙兵-同心动力V:企业文化是为问题而生的,而且是为核心问题而生的,所以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是组织的转变。不能理解这一点,企业文化管理就容易一脚踩空。当年陈龙老师告诉我:不了解OD(组织开发)和OT(组织变革)最好不要做企业文化,现在想起是多么深刻。  相似文献   

13.
(1)在产权上千万不能吃独食不能吃独食,这对私营企业来说是一个坎。产权吃独食是私营企业发展的癌症。不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必然要死掉。在产权关系上,一定要走产权多元化的道路,要敢于吸引外部资金的参与,要敢于给人股份。(2)在决策上不能只对自己放心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私企老板只对自己放心。对一个企业来说,即使“拍板者”的素质不低,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与知识总是有限的,把企业的发展系于一人之身是非常危险的。(3)用人不要太相信亲戚朋友要通过公开、公正的途径决定企业经营管理者,太相信亲戚朋友…  相似文献   

14.
问:有很多企业家讲究企业的环境风水,也有很多老板讲究办公室的风水布置,中国古代"风水"有多少科学依据?答:中国古代"风水"学中的现代科学(牛顿话语体系下的)依据很多,本文限于篇幅,先从西方心理学谈起。现代西方认知心理学中的"舒适区"理论提供了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心理依据。现代西方认知心理学认为:舒适区(ComfortZone)是一定限度的感知和联想的范围,在这一范围里,个人或集体能有效地运作,不会出现不自在和恐惧。例如:当面对听众讲话时,我们突然张口结舌,紧张冒汗,焦虑阻碍了我们正常发挥,焦虑伴随生理上的肌肉紧张、声带紧张而声音颤抖…  相似文献   

15.
对中小型国有企业是否坚持审计,目前,在县(市)级审计机关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既然中小型国有企业体制已经改变,不再是国有企业,也没有控股,审计也就不存在;另一种认为:虽然中小型国有企业体制改变了,但国有资产的产权审计不能没有,最近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对我市中小型国有企业1998年度经营状况和改制后运转进行了一次审计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首先,要改变对中小型企业的审计思路。当前要  相似文献   

16.
书福要带吉利走向高端的急切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但过犹不及。因为,吉利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这太要命了  相似文献   

17.
"当年创业的时候,我觉得可以在中国实现JP摩根、卡内基式的梦想,现在我已经完全把这个梦想收回来了。中国没有这个文化,官总是压过商,所以你不要做梦,你做个好企业就完了,不要把自己想得太伟大。从憧憬复制美国企业家梦,到今天收回这个梦想,这是个悲哀。"  相似文献   

18.
CE:今年上半年,从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数据看,收购的金额下降了,但是活跃度还在平稳上升,这种判断是否成立?朱寒松:(你所描述的情况)应该差不多。但是跨国并购看这么短时间的数据很难看出趋势来。举个例子,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这个项目你算在哪个因间,你不能说因为有这个项目,那年就是并购的高峰年,之后并购量就下降了,那个项目是很多年的跟踪谈判出来的。可以看数据,但不要太拘泥于数据。  相似文献   

19.
有正必有反,这代的人的优点也就是缺点。缺少大学教育和工作经验,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这在创业初期的优势很明显。但企业要做大,在人力资源、财务等常规管理上的经验积累是不能一越而过的。相对于上一代的丁磊、陈天桥, 这一代有一个弱势。上一代人创业的时候互联网正是一片空白,竞争不充分,他们有两三年的时间去犯错、摸索。但现在,大公司很多了,竞争很激烈,他们不能犯大方向的错误,否则就被一剑封喉。我的建议有:第一,多利用外部的顾问,比如 VC、天使投资人,同擅长这些常规管理的人和公司多打交道。第二, 商业很残酷,他们要多融入行业,不要太自负、以自我为中心,有良好的合作心态很重要。第三,勤快的补课,多学习。现在很多70年代的人,经验很足,  相似文献   

20.
社会大观     
一、拜访前要“有约在先”,以免扑空以及打乱主人的原先安排。二、要注意尊重主人的礼节,进门前要敲门或按电铃打招呼,不能破门而入。三、应邀到别人家作客,要按时到达。就餐时对主人做的菜,不要表示不爱吃,但对酒类是可以谢绝的。四、拜访别人,若发现主人精神不大好或有事,应主动提出告辞。如果是晚上去拜访,主人家正在看电视,说话声音要小,时间也不应太长。五、初次做客,最好不要一进门就坐到沙发上,应坐到主人指给你的椅子上。在主人家做客,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随便去参观主人没有邀请你去的房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