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条街上有三家水果店。一天,有位老太太来到第一家店问:“有李子卖吗?”店主见有生意.马上迎上前说:“您看我这李子又大又甜,还新鲜得很呢!”没想到老太太一听扭头就走。店主纳闷着:奇怪啊.我哪里得罪老太太了?  相似文献   

2.
<正> 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嫌货才是买货人》中写到,一次到市场买水果,在一个熟识的水果小摊贩前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这位客人拿起水果左看右看,说:"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50元吗?"小贩说:"我这水果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一斤40元,不然我不买,"客人回答道。小贩还是微笑着说:"先生,我一斤卖你40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一斤可能要卖10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而且保持得和第一次的微笑一样亲切。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国度,物产丰富,人民安乐。国王兴之所至,要派遣一位大臣,到其他的国家中采购此国所没有的物品。这位大臣去了许多国家,遍观市井,他遇见一位贤坐在市场中,摊位前却什么东西也没摆。便上前问:“没见您要卖什么东西,在这里空坐着干什么?”贤回答说:“在此卖智慧。”那个大臣又问道“您卖的智慧是什么样的?卖多少钱?”贤回答道:“我所卖的智慧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值500两金子。先把金子拿来,我就对你说出我要卖的智慧。”那大臣心想:“我国中没有卖智慧的。”  相似文献   

4.
笑一笑     
《光彩》2006,(6)
推销有方百货公司经理查核新售货员的工作情况,问道:“你今天有几个顾客?”售货员答:“1个。”“只有1个?卖了多少货物呢?”“5万多美元。”经理大为惊奇,要售货员详细解释。售货员说道:“我先卖给那男人一枚钓钩,接着卖给他钓竿和钓丝,我再问他打算去哪里钓鱼,他说到南方海岸去。我说该有艘小船才方便,他于是买了那艘6米长的小汽艇。他又说,他的小车也许拖不动汽艇,我带他去汽车部,卖给他一辆大车。”经理喜出望外,问道:“那人来买一枚钓钩,你竟能向他推销掉那么多东西?”售货员答道:“不,其实是他老婆偏头痛,他为她来买一瓶阿司匹林的,我…  相似文献   

5.
上周六在某公园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轻的太太,推着一个大约不到一岁的孩子,正往前走着,从旁边走来一位老太太,和这位年轻的妈妈聊了起来,边聊边笑嘻嘻抱起孩子。“这孩子真胖,长得像你,多大了?”老太太问,那位年轻的妈妈边笑边回答。接着老太太把孩子放到小车上,从她随身带的包中拿出两个小背心,说:“唉,我那儿媳妇下岗了,卖点小东西,这两件是断码的,全棉,你看这孩子穿上准好看。”老太太看到那位年轻妈妈不愿意买,又指着她的产品说:“这两件你要是都要了,每件便宜五毛钱,每件四元,你回去打听一下,要是买贵了,我以老太太这把年纪担保,  相似文献   

6.
特许趣事     
《连锁与特许》2005,(12):8-9
开分店一天早上,一酒店的伙计去挂招牌,一不小心,招牌摔成两半,老板很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粗心,该死!”伙计却不慌不忙地说:“老板,你快要开分店了,这是很好的预兆呀!恭喜你!”于是老板转忧为喜,笑了起来。推销一个卖辣椒的小贩见一个湖南口音的人走过来,忙大叫道:“要买辣椒的赶快来,不辣不要钱!”湖南客人买一斤走了。这时一个上海人来买,小贩又喊了起来:“我这辣椒,一点不辣,还带甜味。”上海客人正要买,湖南人果然拐回来说:“你这辣椒是甜的,我不要。”小贩辩道:“这辣椒是变味辣椒,爱辣的吃了辣,喜甜的吃了甜。”一位过路的广东人听…  相似文献   

7.
笑一笑     
《光彩》2005,(11)
双胞胎一个男人磕磕绊绊地走进酒吧,要买一瓶酒。这时,另一个男人走到他跟前,说:“我们俩喝一杯,好吗?”第一个男人回答:“当然可以。”喝了几杯后,第一个男人问道:“你老家在哪儿?”第二个男人回答:“爱尔兰。”第一个男人欢呼起来:“是吗!我老家也在爱尔兰。真是巧极了,让我们干一杯。”接着,第一个男人又问道:“你家在爱尔兰哪儿?”第二个男人回答:“都柏林。”第一个男人又欢叫起来:“我家也住在都柏林。让我们再喝一杯。”第一个男人又问:“你在哪儿上学?”第二个男人回答:“圣玛丽中学,我是1986年毕业的。”第一个男人欢叫道:“太让人…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种现象:人们能看到很远很宽的地方,但对眼皮底下的东西却视而不见。这种不易看见的区域,生理学上称之为“盲区”。其实生意场上也常常会出现这种“盲区”。我的不少朋友时常在我面前做出一副肠子都悔青了的样子说:“我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好生意明明摆在我面前,该我赚的,咋就被别人抢走了?”的确,连我自己都犯过一次傻,要不然我的财富会多增加400多万。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了。白老太太是我丈母娘的一个好朋友。在成都闹市春熙路服装一条街上,她有一座200多平方米的老房。老伴一去世,白老太太打算到孩子家去住。白老太太的意思是,到哪个孩子家住,房子就归谁。这下可好,几个孩子争得不亦乐乎。由于家庭内部矛盾激化,白老太太经常来我家向丈母娘倒苦水。有一天,她突然对我们说:“不闹了,都老实了。最后大家商量决定,把房子卖了,各家平分,他们挨个养活我。”说罢又特意对我说:“小邱,对外人我们卖15万,咱们不是外人。你要是买,我12万就卖。”我当时并没在意,那房子我倒有点印象,是成都古老的四间临街木结构小四合院,老房里面有个小天井。  相似文献   

9.
<正>在大江南北的超市、商场,只要有卖小菜的地方,就能看到醒目的红黄相间一只碟子一双筷子的“小菜一碟”商标。卖榨菜中尝到甜头1989年,在南京大兴码头部队招待所,胡小平(210036南京市定淮门大街11号商会大厦A栋2304南京云露调味品有限公司025-86222811)认识了一位卖榨菜的涪陵人,两人谈得很投机。胡小平问:“这榨菜怎么卖?”涪陵人说:“榨菜按每斤四角五分,每坛40公斤左右。”胡小平立即跑到惠民桥市场了解行情,他看到一位老太太在卖榨菜,就问:“榨菜多少钱一斤?”“七毛。”胡小平又问:“您这一天大概能卖多少?”“卖不好只能卖一坛,卖得好能卖两坛。”胡小平心里飞快地盘算。“他给我四毛五,我卖七毛,每斤赚两毛五,一坛40公斤,能赚20元,如果能卖两坛……太好了!”说干就干,胡小平第二天早上就用自行车驮了坛榨菜,在农贸市场卖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卖掉了半坛。一位客人问:“便宜点,我买一坛,我是开面条馆的”。胡小平听说买一坛,想了想说:“六毛。不能再低了,我这是正宗的涪陵榨菜。”“好,明天你送一坛来。”这笔买卖,胡小平一下子就赚12元钱。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有的资产都在公司大门之外” 《商务周刊》:您是在美国创业的,只用了10年的时间就把优派做成了一个全球性公司,您认为其中最主要是靠了什么? 朱家良:首先我们的方向很好,当时市场时机不错,而且我们不光是卖商品,我们是要做一个品牌,一种包括性能价格比的服务——怎么样提供一个很好的产品,价格又  相似文献   

11.
笑一笑     
《光彩》2001,(6)
选职业雷曼想知道他儿子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于是问道:“我想知道你喜欢干什么,现在是你选择的时候了。”“我所喜欢干的?这很简单,”年轻人说道:“我想整天坐着汽车兜风而且口袋里装着不少钱。”“你的工作算是找到了,”雷曼对儿子说:“你将是一个公共汽车售票员。”饭后一支烟约翰患有心脏病,他去看医生,医生劝他别抽烟了,最多只能饭后抽一支。约翰答应了。两个月后,医生在街上遇到约翰。见他精神仍然不佳,便问:“您按我说的做了吗?”“做了。”约翰回答,“您要我饭后抽一支烟,搞得我每天吃十几顿饭,真是撑死了!”不得安…  相似文献   

12.
幽默故事     
《商业时代》2004,(4):31-31
漂亮美眉摧残交他在十字路口拦住了她的“POLO”,敬礼后,请她出示驾驶证。“这是为什么?”她坦率地惊问道。“您违犯了交通规则。”“谁告诉您的?”“我亲眼看到的。快出示证件,我等着呢。”“您是不是认为我没有驾照?”“我没这样认为。”“可是,我怎么可以把证件交给一个完全  相似文献   

13.
《商务周刊》2009,(9):80-83
2000多年前,一位老者去见梁惠王。礼贤下士的梁惠王恭敬地向他请教:“您不远千里而来,想必是有什么妙策有利于弊国吧?”不料老者并不买账。他直截了当地说:“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日何以利吾国,大夫日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大概意思是说:您何必要说利呢?我只想跟您谈谈仁义而已。您问怎么样才能对您的国家有利,大夫问怎么样才能对他家有利,普通老百姓问怎么样才能对他自己有利,从上到下,大家都去争利,国家就玩完了。  相似文献   

14.
开心加油站     
《商业时代》2005,(19):78-78
MM是怎样折磨交警的他在十字路口拦住了她的“POLO”,敬礼后,请她出示驾驶证。“这是为什么?”她坦率地惊问道。“您违反了交通规则。”“谁告诉您的?”“我亲眼看到的。快出示证件,我等着呢。”“您是不是认为我没有驾照?”“我没这样认为。”“可是,我怎么可以把证件交给一个完  相似文献   

15.
笑一笑     
《光彩》2004,(8)
快来一位医生拿起话筒接电话,立即听到里面传出一位同事的熟悉的声音:“我们打扑克还少一个人。”“我很快就到!”医生低声说。当他穿外套的时候,他的妻子问道:“很严重吗?”“噢,是的,非常严重,”医生严肃地说,“事实上,已经有三位医生在那儿了!”企业家一个小有成就的企业家告诉他的儿子,一个成功的人要具备诚信与智慧两个必要条件。儿子:“什么是诚信呢?”企业家:“诚信就是明知明天要破产,今天也要把货送到客户的手上。”儿子:“那什么是智慧呢?”企业家:“不要做这种傻事。”乞丐路边站着一位戴墨镜的乞丐:“老太太,行行好,我眼睛什么…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物价》2007,(6):22-22
阅读:《中华工商时报》不久前刊登奚旭初的文章说,“2米的摊子,600元一个月的管理费,我卖葱的钱都交了管理费了。挣的钱也就能吃口饭.想换件新衣服都难。”在北京京鑫环字农贸市场,卖大葱的小贩一脸不快。而有的小贩则不愿进市场——他们说不办照才划算,尽管被城管抓到要罚款。城管在后边追,摊贩如小鸡看见老鹰一样的逃。水果满地滚蔬菜散满地……这样的情景,是许多城市屡见不鲜的“街头剧”。  相似文献   

17.
铁锈风波     
杨小燕 《商业时代》2005,(25):55-55
夕阳西下,缕缕余晖洒落在我们的加油站上,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准备好了去交班。这时,来了一位提着油壶的顾客,“这油有问题,里面全是铁锈,我要退油啊!”这位客人怒气冲冲地说道。“师傅,您先不要生气,让我看看您的油?”我边说边接过他手中的油壶,只见里面确实有很多铁锈。“师傅,您确定这油是在我们站里加的吗?”我问道。“废话,我一直都  相似文献   

18.
您已经买电脑了吗?您知道吗?现在正是一年中真正意义上的PC机销售旺季。但与往年的攒机市场不同,2000年的DIY市场分外火爆。不但CPU产品的竞争愈演愈烈,而且就连往年相对比较平静的显卡、主板和硬盘市场也新品迭出。无数的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简直已经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如何拨开层层的“迷雾”,挑选一款买得起的,买的值的高性能PC呢?读过下面的文章,您可能就会找到寻觅已久的答案。按照通常的惯例,组装一台PC机,首先要挑选的是CPU。我自然也不会例外。但是,又与以往“惯例”(选择Intel的CPU)不同,我选择的CPU是AMD K7—Athlon 500 CPU。随着人们对于Athlon认识的逐步深入,它的性能已经得到了用户和业界一致的共识。在经历了新产品刚上市时价格较高的阶段后,Athlon  相似文献   

19.
笑一笑     
《光彩》2001,(9)
借口   父亲:“孩子,今天不要去上课了。昨晚妈妈给你生了两个小弟弟。明天,你给老师解释一下就是了。”   儿子:“爸爸,明天我只说生了一个,另一个,我想留着下星期不想去上学时再说。” 切实保证 商店里,一位秃顶的顾客走到化妆品柜台前,热情的营业员立刻向他推荐一种生发油。顾客问:“你能保证这种生发油一定有效吗 ?”   “当然,”营业员说,“您看,买本品一瓶,附送高级梳子一把,这就是最切实的保证。” 录取资格 小露丝去考贵族幼儿园,面试时老师取出一张 10元的钞票问:“这是什么 ?”小露丝很快回答:“这是奶…  相似文献   

20.
笑一笑     
《光彩》2001,(5)
兴味索然有位先生酷爱侦探剧,尤其以猜测、搜寻凶手为乐趣。这天,他去看《公园街谋杀案》。“您对座位满意吗?先生?”包厢侍者问。“当然满意,谢谢!”“我把您的帽子送到衣帽间去好吗?”“不,谢谢!”“您要不要一份节目单?”“不,谢谢!”“您或许需要一个望远镜?”“不——”侍者又问要不要巧克力,要不要酒,这时剧情开始紧张了,“不,什么也不要,你见鬼去吧!”侍者见在他身上赚不到一文小费,于是指着舞台,恶狠狠地说:“凶手就是园丁!”傻盗审讯室中,法官疑惑不解地问强盗:“在你行窃的房间里,到处摆着值钱的东西,你为什么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