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睿芯  杜建国  金帅 《企业经济》2023,(12):139-149
面对高昂的绿色转型成本,投机漂绿成了部分高碳企业难以抵抗的诱惑,并逐渐渗透进绿色金融领域。为了加速高碳企业开展实质性的绿色转型,本研究从金融支持的视角出发,构建由高碳企业、金融机构与政府组成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严格监管和金融机构严格审核的“双严”策略以及将企业信用等级与行为挂钩的举措,均能够有效约束高碳企业的投机漂绿行为。增加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服务声誉收益,能够激励其采取严格审核策略。政府的奖惩机制能起到良性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但惩罚效果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因此,政府应重视提高高碳企业绿色转型的主观意愿,鼓励金融机构严格化、标准化绿色金融服务范畴,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和监管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把商业银行林业金融产品创新作为研究的视角,探讨福建省林业发展情况和林业金融创新产品整体发展情况,并应用博弈分析,分别探讨银行与政府关于林业金融创新产品的博弈及银行与林农之间关于林业贷款的博弈分析.通过博弈分析发现,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无效率、无法达到最优选择的现象,以及在林农贷款过程中存在银行贷款难...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绿色金融不仅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持,也有力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利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进而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探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监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的绿色金融逐渐引起各方重视。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发展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金融业顺应全球经济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概括国外绿色金融发展对我国实践的启示,总结出制约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融资管理瓶颈、金融制度瓶颈、信息瓶颈、专业人才、专门技术、产品和服务瓶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完善绿色金融体制、开拓融资渠道、加强信息沟通机制和加强绿色金融专业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基于博弈论视角,从理论上构建了金融机构与大学生消费信贷决策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引入信誉机制,比较分析了传统金融机构退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而互联网金融大举进入校园信贷市场的深刻原因,同时借助大学生消费信贷调查一手数据实证检验了信誉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次和有限次重复博弈中,“囚徒困境”普遍存在,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尽管利率和交易成本下降有利于促进交易,但信息不对称问题却使博弈只能进行有限次,因此要达成长期合作,必须引入具有“社会性惩罚”的信誉机制来抑制大学生的短期投机行为,然信誉机制对于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与大学生合作的作用有限,更多的是促进互联网金融机构与大学生消费信贷关系的达成,实证结果验证了该结论。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强化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责任意识,有助于破解“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监管困局,这对于规范互联网金融校园消费信贷市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怀军 《财会月刊》2012,(36):79-81
本文在对金融反身理论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金融市场大起大落波动背后的内在原因与机制,探讨了该原理对于金融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6,(2):39-42
第三方支付企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力军,在向金融产业链纵深方向发展的同时,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双方虽在网络支付、在线理财等业务方面存在冲突,但在支付安全、跨境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电子商务领域却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之间的策略选择、演变轨迹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其均衡策略及形成机理,研究不同情形下复制动态系统中的局部均衡点。最后,从降低合作成本、开创收益增量和协调收益比例这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促进双方长期稳定协作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产品与服务创新给民营银行提供了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文章阐述了互联网思维及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意义;对传统金融思维、传统金融业务、传统金融运行模式及传统金融监管模式与互联网金融系统之间的冲突展开深入剖析;给出重构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运营思维,推进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打造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系统及完善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支撑系统等若干民营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爆发式发展补充了传统金融无法惠及的层面——处于长尾端的小微企业和新兴个人消费者,如何针对这些客户开展适度征信调查、风险控制成为互联网金融能否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无疑离不开作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文章拟从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和征信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关系出发,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模式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构建,以及统筹绿色金融领域合作明确了方向。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为背景,通过分析粤港澳三地金融领域协作存在的法律问题,探究了完善法律规制的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发展,绿色金融这一新兴形式受到更多的关注。在疫情影响下,促进绿色增长、助推绿色复苏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在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上有所成就,但我国绿色金融仍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论文结合我国现状,对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其更长远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互联网金融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贷款、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征信等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也愈加凸显。大学生是社会财富的薄弱群体,当今校园屡屡出现大学生刷单被骗转账、大学生陷入网贷平台还款困境等金融风险事件,这些风险事件不禁引发我们对大学生金融素养的思考。目前,不少学者已经研究了我国消费者的金融  相似文献   

15.
以2011—2020年间我国A股上市制造公司为样本,分析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对其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在其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其异质性分析表明,由于企业产权性质和所在地区不同,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着差异。在国有企业中,绿色金融推动力更强;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而言,绿色金融的创新驱动力更强,而对于西部和东北地区来说,绿色金融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传导机制检验表明,公众环境关注度促进政府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进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调节性效应检验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绿色创新水平能够正向调节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的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较高、污染排放量较高、环境信息公开的地区,公众环境关注度对绿色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必须激发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鉴MATI’AS BRAUN和CLAUDIO RADDATZ(2007)的模型,在探讨了资本帐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的基础上,丈章运用1981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资本帐户开放与不开放的条件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在资本帐户开放的条件下,金融深化对该国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在资本账户不开放的条件下,金融深化对本国经济增长影响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最后,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虹  李文君 《价值工程》2015,(11):214-215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主要模式,本文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在监管过程中加入信誉机制,在高污染,高消耗企业成本中引入或有事项成本时发现可以促进绿色信贷的进一步实施,并结合我国绿色信贷实施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普惠金融又称为“包容性金融”,其含义是指能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提供资金融通、资源配置和金融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去中介化和消除信息不对称,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互联网金融的服务效率更高,交易成本低,实现了为各阶层提供金融服务的可能,尤其是满足了金融市场中的长尾部分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进行,使得我国金融体系相应改变,金融创新朝着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金融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章研究了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与不足,并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改进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