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本文从电子货币角度解释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利用货币流通速度、现金比率、金融电子化程度、机会成本等指标相关数据进行建立VAR模型,研究两者间动态影响机制,论证了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与转化效应共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导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中重要且复杂的议题。货币流通速度本身的变化,一方面是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金融中的诸多问题。因此,系统、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重点分析了产生这种下降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及其成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货币流通速度减缓对货币政策的抵消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费雪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释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将会对货币政策产生消减作用,给出了考虑这一作用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公式,并借助IS-LM模型中凯恩斯主义相关理论进行了支持。且利用此模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凌辉 《时代金融》2012,(12):125-126,142
本文旨在研究货币流通速度与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1978年-2010年共33个年度数据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均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金融发展不平衡、通货膨胀率对货币流通速度有负向作用。要解决货币流通速度逐渐变慢这一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应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6.
凌辉 《云南金融》2012,(4X):125-126
本文旨在研究货币流通速度与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1978年-2010年共33个年度数据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均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金融发展不平衡、通货膨胀率对货币流通速度有负向作用。要解决货币流通速度逐渐变慢这一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应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首先明确了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建立了货币流通速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提出货币供应量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因素及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拓展的交易方程式提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以及各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本文根据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分部门结构,分析了企业、居民、政府三个主要经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并对三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做了分析.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分部门考察为我们揭示狭义货币流通速度(GNP/M1)的变动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郭妍 《甘肃金融》2001,2(9):9-12
在现代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中,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影响着一国一定时期内有效总需求的大小,并通过对有效总需求的影响,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效果,因而构成影响货币政策力度的一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1.
张辉 《财务与金融》2012,4(4):11-15
电子货币有效地降低了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拓展了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降低基础货币的规模,导致货币乘数趋于波动,从而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机制,探讨央行货币政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回顾各个学派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货币供给对于物价变动水平的影响.利用中国2001-2010年的经验数据,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earson、Spearman、Kendall相关性分析发现,货币供给对于价格水平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对资产价格影响甚微.进一步的分析则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调节价格水平有一定的时效性,而且价格的调控难度也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构造了基本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流通速度模型。然后将该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外生变量,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掌握已知宏观经济变量可以对货币流通速度进行预测,进而更好地指导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伍戈  李斌 《投资研究》2012,(4):146-151
长期以来,中国的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同步关系。但2010年下半年以来,这种稳定的关系似乎被打破,货币与通胀的同步关系出现趋势性背离。这无疑给经济预测以及宏观调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种趋势性背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未来这种背离是否仍将继续以及货币政策将如何应对,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尝试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得到若干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影响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虚拟货币的定义和分类,探讨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进而构建涵盖虚拟货币的新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货币供给理论。本文认为,虚拟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其与现实经济的联系以及与现实世界货币(传统货币和电子货币)之间的互动关系,虚拟货币对现实世界交易性货币的替代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非货币,则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虚拟货币的类型;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货币,则会直接导致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增大。基于此,本文讨论了虚拟货币发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就相关监管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我国1992年第1季度~2006年第3季度的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Wald系数检验和HP滤波分析,检验了货币供应量(M2)争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发现:M2和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M2与GDP之间的关系显著正相关.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短期调控效果不明显,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17.
周光友  张逸佳 《金融研究》2018,461(11):172-187
电子货币对现有货币的替代给传统金融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特别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以第三方支付为表现形式的电子货币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引入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建立基于消费者和商家的博弈模型,分析微观主体持币动机和电子货币替代的驱动因素,并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同时构建了S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漏损率和电子货币使用量是影响广义货币乘数的内生变量。综合来看,在中长期两个内生因素对广义货币乘数冲击反馈的贡献度分别稳定在1.18%和4.92%。  相似文献   

18.
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其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电子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放大效应和加速效应两个方面,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难度。同时选取我国1990~2009年的相关样本数据,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放大效应以及加速效应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显著存在,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内生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以来,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我国货币供给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本文把货币内生性放在开放经济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在对货币内生性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强制结售汇与盯住汇率制度组合下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货币内生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应对挑战、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澄清了货币数量方程式MV=PY中M的真正含义,指出运用公式V=PY/M计算货币流通速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强制结汇制等假设条件下,推导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来自中国1991年至2006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了两公式的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