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审计岳方,陈朝晖数据输入并经计算机编辑后就被计算机系统接收,等待系统下一步的处理,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就必须通过各种程序。程序是计算机执行的指令序列,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接受人的意图的唯一方式。因此可以说对程序的审查是会计数据处理阶段审...  相似文献   

2.
柏继民厅长在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加快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审计手段现代化。在搞好网络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试行计算机系统审计。那么,计算机辅助审计同计算机系统审计亦即计算机审计关系如何,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它不仅能够应用于对传统手工处理账务的审计,而且还可应用于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及其处理的审计。因此,可以说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对审计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审计准则计算机审计准则是对计算机审计的标准化,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计算机审计是随着会计电算化而产生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所进行的审计。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数据存储介质的磁性化,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使被审计系统的可见审计线索减少,比起手工系统来,电算化系统中的审计证据更具易逝性,经济犯罪更具隐蔽性。因此,在手工会计系统的审计准则中部分内容已不适用的情况下,必须加快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制定。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辅助审计与手工审计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一是审计过程是自动控制的,二是审计信息是自动存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Computer—AssistedAuditTeehnigues),简称CAATs,是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处理电算化发展的结果,其产生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数据处理电算化的初期.由于人们对计算机在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所产生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计算机的处理数据不会出现错误和舞弊,因而很少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来,以计算机系统为审计对象的审计方法开始在会计、财务和其他经济管理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同传统的审计方法不同,因电算化系统在数据处理上是手工和机器同时并行,且以机器处理为主,因而审计线索也随之改变。比如在电算化以前,书面文件随时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6.
郑石桥 《会计之友》2016,(5):118-122
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及其后果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现路径和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后果。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现路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审计机构内部分权制衡来实现;二是通过审计处理处罚听证来实现。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后果包括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前者是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际效果,后者是被审计单位及其他单位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龚强 《财会通讯》2001,(6):38-39
计算机系统审计是指对电子数据处理的审计,是收集与评价物证的过程,这些物证是用于确定计算机系统是否使资产安全,是 否维护了数据的完整和是否是高效地消耗了资源。  相似文献   

8.
恢复数据主要是计算机软件维修行业中为挽救系统的重要数据,将删除或格式化后的数据及信息恢复成原样以再利用的手段。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利用计算机的这一特性,能找寻审计线索和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舞弊问题,提高审计效能。 一、针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特点进行调查、了解后分别对待 1.单机用户。根据《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直接取得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的最高控制权,首先对其原有数据备份,为的是预防在恢复数据时破坏其原有的数据。其次,搞清楚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的硬件配置状况及软件配置,有针对性的展…  相似文献   

9.
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概述。战略系统审计方法(SSA)是一种强调通过全面分析评价企业的战略系统风险,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业绩审计的模式,是对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的革新,也称风险战略系统审计。战略系统审计模式并不局限于对被审计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而是通过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从源头上通过被审计企业的动态系统,以及可能威胁到企业的战略及其选择的策略实现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审视。在SSA下,控制被分为管理控制(战略控制、高层控制)和过程控制(一般控制、员工控制),其审计风险模式上也发生变革,没有单独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而变成战略风险和过程风险,战略风险和过程风险的评估是非常难的,很多涉及到非财务方面,因为它的观点的“财务与非财务是紧密相关的”或者是“非财务决定财务”,这对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师必须是行业专家,而且是市场专家、技术专家、管理专家,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将财务报表审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但是对历史信息的鉴证,而且是前景信息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通用审计软件是指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环境下,为了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并能在较大范围内实施审计业务而开发的程序,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帮助审计人员独自处理被审单位的“活数据”,使审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在设计通用审计软件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审计环境的建立通用审计软件面向不同的审计单位,也就必须为各单位建立相应的审计环境,这不仅是对被审单位进行第一次电算化审计的需要,也为以后各个年度的审计工作打好基础。通用审计软件所要建立的审计环境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被审单位的审…  相似文献   

11.
审计承诺是被审计单位对本身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合法性、准确性等方面的一种认可。在审计实践中,审计机关把审计承诺当作一个必要的工作程序。但有些审计机关为了工作的方便而预先设计了专门的《审计承诺书》,在审计小组进点、被审计单位提供会计资料时,要求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在《审计承诺书》上签名,以履行审计承诺的工作程序。审计  相似文献   

12.
王晓燕 《广东审计》2001,(10):43-44
审计风险是指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甚至做出错误判断,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按其形式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系统风险,即直接影响审计机关对重大问题的判断、定性,及披露、处理力度,是一种重大的、全局性的风险。二是局部风险,即由于个别审计人员的某些行为不当引起的局部上的不良影响及结果。如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的日常交往、审计期间的取证等违反审计纪律、审计规范和审计程序等行为带来的风险。 上述两类风险的形成,从主观方面的原因来分析,主要是:一是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一、讨算机审计的涵义及工作流程 (一)计算机审计的涵义。对计算机审计的涵义做这样的概括,是从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法》赋予审计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考虑的。它明确了两点:一是审计被审计对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二是审计被审计对象的电子数据。审系统是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数据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对象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过程中,其行为的合规合法性。因此,审系统是手段,审数据、验证其合规合法性是目的。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行业出现的这一新情况新工作,其称谓多种多样: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数据审计、计算机系统审计、计算机审计等等。总之,其内涵和外延都还需要审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审计程序是由审计署规定的为完成审计工作所需的详细步骤,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阶段。建立一套严谨的审计程序,对于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意义极其深远。但是,县级审计机关与上级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在管理、资金规模、审计间隔、审计目标、审计风险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县级审计机关大多数被审计对象规模小,内部管理结构简单,所审计资金量不大,因此,现行审计程序虽然十分严谨,但是否适用于县级审计机关的所有项目,是否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一查处大案要案对审计程序方面的特殊要求查处大案要案在审计程序上,除依照一般审计程序办理以外,还有其特殊要求:(一)在确定审计计划、制定审计方案时要比常规审计项目更慎重和周密。大案要案的审计目的总体上是要弄清案情,但审计前不知底细,审计目的只能随着审计的进展逐步明确,因此,在制定审计方案时要求慎重周密考虑和安排,以便顺利进行审计。(二)拟发审计通知时,只能以常规审计的内容通知被审计单位,要注意审计目的的保密性。大案要案的审计立项依据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项目;二是群众举报后确定的审计项目;三是一般…  相似文献   

16.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政策性强以及审计期间跨度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财务活动与制度管理等方面,对任期内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问题进行评估判断。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中能够反映出审计机关的审计风险管理问题。本文分析基于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审计风险现状成因,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风险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审计实践中,基层审计人员面对被审计单位复杂的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对绝大多数基层审计人员来说,既无适用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又无法深入理解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的源程序,在具体实施审计时,往往感到很被动。目前,针对这一现状,审计人员可以靠在传统审计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运用检测数据法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以弥补计算机审计知识的不足。 所谓“检测数据”是一组由审计人员根据经验设计的,用来测试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地进行会计核算的模拟财务会计数据。审计人员将这一“检测数据”输入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实时处理,然后将处理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核对比较,用以判断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是否可靠。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可靠,审计人员就可以绕过计算机系统,对该系统输出的帐表进行传统的抽样审计。否则,审计人员必须重新考虑符合性测试程序,并对其帐表凭证进行全面审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审计在查处大要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审计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审计的力度不断加强,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审计机关的审计效率,使有限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正逐步成为审计机关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人认为以下四个步骤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一、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都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国家审计程序,由规定的工作步骤所组成,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环节。审计程序是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在项目审计中自始至终必须遵…  相似文献   

19.
李军 《集团经济研究》2007,(17):234-235
一、期望差距的产生背景 审计期望差距,是指社会公众对目前审计应起作用的需求与审计界对自身工作的理解的分歧.具体来说,这种困惑主要表现在:一是查错防弊方面,公众要求注册会计师更多承担防止和发现企业管理当局错弊的行为,但由于错弊的隐蔽性等特点,注册会计师很难在常规的抽样审计中满足公众的需求;二是财务信息的可信与公允方面,社会公众期望审计除了保证出具真实合法的审计报告外,还要求其披露"所有"的差错与舞弊,但现代审计是信赖内部控制前提下的一种抽样审计,考虑到审计经济因素、审计程序等固有缺陷,只能查到"重大错弊";三是信息提供的全面性上,公众要求注册会计师提供更多的有关被审计单位的有用信息,而注册会计师受法律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制约,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披露相关信息;四是审计效率,公众希望提高审计效率与效果,降低审计公费,而注册会计师首先考虑的是审计成本,然后才是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必须以审计公费作为后盾,而目前中国审计公费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其下降空间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20.
《审计月刊》2005,(11):58-58
在数据采集中,香港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处(CAB)已由“一步式”过渡到“两步式”。传统的“一步式”是指审计技术完全在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上应用,此种做法受被审计单位的信息部门干涉较多,削弱了审计独立性。“两步式”是指审计人员首先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中下载数据到其个人电脑数据库中,然后使用自己的系统处理下载的数据。“两步式”增强了审计的独立性和保密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