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业务打破原有的行业界限进一步交叉、融合,金融创新不断涌现,跨市场交叉性金融工具得到长足发展。在金融业创新步伐加快、经营效率逐步提高的同时,跨行业经营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在研究天津市跨市场交叉性金融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跨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本外币金融活动愈益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跨市场、跨币种、跨行业的交叉性金融活动对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提出了较大挑战。穿透式监管的模式有助于拨开复杂业务的表象,还原交易背后的本质。本文梳理了穿透式监管的内涵、来源和国内外经验,从货物贸易非现场核查的角度探索穿透式监管方法的实践运用,并从制度、操作、银行和监测四个层面提出完善穿透式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经历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的重要时期,伴随产生的跨市场金融风险因其复杂性与危害性而亟待研究。本文对跨市场金融风险界定后,将现阶段我国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传递载体分为三类:交叉性金融产品、全国公开性金融市场、金融控股公司。剖析了跨市场金融风险在不同载体中的传递方式与风险特点,并基于前文分析建议构建我国的"伞式综合监管 功能监管"模式,以有效防范跨市场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迎来挂牌一周年。作为从一开始设立就被明确定位为"试验田"的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改革创新的高地。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各项改革和试验,正在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开放提供着难得的范本,必将积极而深远地影响和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任务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试验区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港保税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四个海关特殊区域。自贸区的产生,源于时代背景的变迁,具体而言,一为外部环境变化,一为内部改革要求。外部看,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目前力图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金卡工程》2014,(3):55-55
正在中国(上海)自贸区成立,金融领域迎来新一轮改革的背景下,第八届中国支付业国际峰会将于2014年5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行,本次峰会作为"中国(上海)贸易与航运金融周"系列活动之一,得到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金融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的鼎力支持,由士研传媒主办。关于中国支付业国际峰会中国支付业国际峰会作为中国最早关注金融支付业的大型活动,由上海士研传媒悉心耕耘八年,一路伴随中国支付行业成长与成熟。首届峰会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金融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交叉性产品不断涌现,如何在现有金融监管框架下,健全交叉性金融产品的风险监测统计制度无疑是一项重要课题。建议借鉴美国的有效做法,尝试建立独立的国家金融研究办公室,对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数据发布格式进行协调统一,推进各类金融统计数据的并网联网,并在数据搜集、制定数据标准和研究分析等具体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9.1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首度发布2006年《上海金融稳定报告》.报告指出,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经济增长动力、房地产金融、金融业协调发展、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交叉性金融业务监测与管理等六大问题,探索建立上海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吕佶炜 《上海金融》2006,(10):80-80
9.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首度发布2006年《上海金融稳定报告》。报告指出,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经济增长动力、房地产金融、金融业协调发展、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交叉性金融业务监测与管理等六大问题,探索建立上海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9.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首度发布2006年《上海金融稳定报告》。报告指出,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经济增长动力、房地产金融、金融业协调发展、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交叉性金融业务监测与管理等六大问题,探索建立上海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央行上海总部将从今年起定期发布该报告。《上海金融稳定报告》的发布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进一步加强和开展金融稳定工作的有益探索,对于维护和促进上海的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一次以"开放红利"激发"改革红利"的良好契机,对整个自贸区及其辐射范围内的港口、物流、贸易、地产、金融等相关行业构成利好,结合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上海自贸区建设具有三大亮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跨金融部门、跨业务产品、跨市场类别经营行为日趋普遍,在带动交叉性金融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风险亦不断攀升。本文详细剖析了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结构及主要模式,认为交叉性金融业务具有主体多元、结构复杂、链条拉长和投向集中的特点;相较于传统银行业务,其风险也呈现高关联、高隐蔽、高复杂和高集聚的突出特征。在深入分析交叉性金融业务现行风险治理体系及监管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目前风险管控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障碍因素,并据此提出优化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宏观监管协调、完善金融监管规制、督促银行强化风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菁 《时代金融》2014,(6Z):66-67
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以及美欧新开启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欲重构国际贸易新格局以及国际贸易投资新标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区应紧跟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案,使上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银行经营业务向其他金融领域的不断渗透成为适应金融综合经营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夏令武在陆家嘴论坛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行业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交叉性的经营.然而,交叉性金融业务是银行为了实现经营市场化,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内生的自我创新的产物,具有规避严格的分业监管的特点.因此金融监管当局和银行有必要积极探索交叉性金融风险传递的防范和监管措施,保证交叉性经营业务的有序进行和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近日,央行、外汇局等多个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发声,释放了加快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的强烈信号。短短半个月内,支付清算市场开放、支持上海率先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等多项开放新举措落地。相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确保2020年取消证券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措施不受疫情影响,按时全部落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外汇领域改革、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等更多开放政策也在酝酿中。  相似文献   

16.
杨璠 《时代金融》2014,(1Z):82-82
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已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写入国务院对于上海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本文通过研究国际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分析比较各地区、各阶段市场中航运金融衍生品的产品设计和市场活跃程度,发现了一定的产品设计规律,为我国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17.
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已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写入国务院对于上海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本文通过研究国际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分析比较各地区、各阶段市场中航运金融衍生品的产品设计和市场活跃程度,发现了一定的产品设计规律,为我国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18.
原上海金融学院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已合并组建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经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主管单位批准,原《上海金融学院学报》从2017年始更名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主办单位更换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秉持原《上海金融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创新金融理论、服务金融改革、鼓励学术争鸣;既注重金融经济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又鼓励反映金融改革发展现状和趋势。主要栏目有:"金融中心建设"、"科技金融"、"金融理论"、"金融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以及美欧新开启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欲重构国际贸易新格局以及国际贸易投资新标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区应紧跟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案,使上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20.
10.10由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黄浦区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发起的学术平台——"金融时代"品牌举行成立仪式。首期沙龙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主讲,报告主题为"中国金融改革思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二届三次理事长会议举行,会上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