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世界道路发展历程中,沥青混合料的出现是现代道路工程行业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同时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随后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检验,逐步确立和完善了一套较为科学、具体、可行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我国各主要高速公路线路普遍采用体积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工作的具体操作.虽然我国在沥青混合料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许多技术、检测方面的难题,其中难以掌握有效、合理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的问题日渐突出,必须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否则必将阻碍我国道路工程行业的科学发展,以及试验技术的创新进步. 相似文献
3.
何继良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20):145-145
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矿质集料之间的钳挤力与摩阻力;二是提高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聚力。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的嵌挤力和摩阻力,要选用表面粗糙、形状方正且有棱角的集料,并适当增加矿料的粗度。此外,合理地选择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和结构类型,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嵌挤力与内摩阻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和组成设计还必须根据稳定性方面的要求,结合沥青材料的性质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加以权衡确定。 相似文献
4.
5.
6.
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材料是我国公路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稍有疏忽或者偏差,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公路路面的整体质量,从而会影响到公路路面的平整度以及公路的使用寿命。基于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时候的一些特性,从理论上对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根据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中存在那些有争议的地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AC10、AC-13、AC-16和AC-20四种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能研究,从原材料、温度、粉胶比、材料、级配组成等几个方面简要地对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研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的几个关键性因素很有实际意义,对预估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车辙是沥青路面特有的一种损坏现象,是导致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病害之一,文章从沥青路面的结构、原材料的要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抗车辙沥青的生产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特点,并以连霍高速(星哈段二期)建设工程为例,对抗车辙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其强度和模量都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回弹模量变化很大,在路面适应的温度范围内其值相差几倍到十几倍。本文着重讨论在各个温度条件下动稳定度及相对变形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稳中首先阐述了沥青路面高温车辙的危害,然后分析了影响车辙的内因和外因,最后探讨了提高沥青路面抗高温车辙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郑朝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1):155-155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现有城市道路90%以上为沥青路面,沥青路面虽然具有行车舒适等特点,但随着客货运量、道路交通流量的增大,交通流的渠化,特别是重型车辆的增多和高压轮胎的使用,过早的车辙破坏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合理评价沥青及沥青混合科路用性能对城市道路沥青滩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对基质沥青进行了不同周期短期老化试验,通过测定不同周期老化后的性能,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沥青的针入度、针入度指数、15℃延度都是逐渐降低的,沥青的粘度、软化点是逐渐升高的,由此说明沥青在老化后感温性能,高温性能以及低温性能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行车平稳舒适,噪音小等特点,在我国的公路和市政道路中得到了越来越的广泛运用,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质量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沥青和混凝土路面的车辙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施工控制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对锅炉高温过热器寿命损耗机理进行研究,了解其运行状态,对于保证锅炉设备的安全,提高机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论述了锅炉高温过热器的寿命损耗机理。 相似文献
18.
19.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型基层材料,文章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高温稳定性、水稳性、渗水性和设计参数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该种混合料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建筑物遭受火灾后的受火温度和抗压强度的判定是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和受损修复加固的前提和依据.高温时及高温后混凝土材料性能是研究混凝土结构及构件力学性能的基础.论文针对高温作用(火灾)后,混凝土的非破损检验方法、损伤程度分析进行了阐述,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建筑结构损伤等级的评定标准,为日后的实际工程诊断、修复和加固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