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在发生突如其来的罕见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粮、棉、油、蛋、糖等主要农产品获得全面丰收。特别是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105700亿斤,是我国近40年来第一次实现连续五年粮食增产。农业和粮食增产的好形势,不仅增强了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也赢得了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卖粮难、储粮难、运粮难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粮食过剩了,实质正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的现状。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粮食生产,不重视粮食经  相似文献   

3.
(一) 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工作中也有失误。问题主要发生在1985年以后至1988年期间。1985年粮食陡降2820万吨,是仅次于1959年减产最多的一年。1984年棉花达到625.8万吨,1985年油料达到1578.4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也陷于停滞的境地。直到1989年以后,粮、棉、油的生产状况才开始出现转机。为什么1985年以后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连续几年徘徊不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努力确保粮食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今年省委、省政府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提出了三大发展目标:粮食总产达到582亿斤;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财政部门要积极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促进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6.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这是今年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粮食出现相对过剩,许多地方出现“卖粮难”、“储粮难”“运粮难”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应从何着手?是否应限制粮食生产?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此文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观点:“如果在养殖业发展不足时,就因粮食相对剩余而忽视或限制粮食生产,迫使粮食生产水平退回到紧张状况,那么养殖业和其它多种经营就可能因受粮食的制约而徘徊在一个水平上,这同样会妨碍农村经济的发展。粮多只能说明现在是转化为肉蛋禽的大时好机,不可因此而限制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向及特点 改革厅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目前,甘肃农民逐渐摆脱了“以粮为纲”的经济模式,走上多元化致富之路,甘肃农村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在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民现金收入不足的中西部地区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安徽省劳动保障厅按照“粮食换保障”的思路,在安徽省无为、霍邱、霍山、桐城四县市的粮食主产区开展了以“粮食换保障”的方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调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经济及税收征管的现状1.农村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近几年,我国广大农村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以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这些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与城市比较,则相当缓慢,特别是服务行业,在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普遗提高的情况下,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是粮食和其他主要产品实现了由短缺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历史跨越,前妆迫切需要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这就对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输血者”-农村金融部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要求,我们认为,支持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农村金融业增强四个意识。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12.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过去一直是农发行粮油信贷业务的主战场。针对东北三省农发行近年来业务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总行党委提出的"两轮驱动"战略,结合东北三省优势在"粮"、农发行工作难点在"粮"、发展的潜力也在"粮"等内外特征,我们认为围绕"粮"字做细文章是东北三省农发行创造性落实"两轮驱动"战略、推进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着力巩固和发展以粮食收储为重点,覆盖粮食全产业链的粮食信贷业务。另一方面,以支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发展水利、农田整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中长期业务。  相似文献   

13.
1983年我国粮食生产由供求紧张出现了松动。据1982年统计,全国粮食商品需求量为1,920亿斤。1983年由于可提供商品量达到2,300亿斤,供求盈余300多亿斤,这和我国广大农村户户有余粮及某些省发生的卖粮难、贮粮难的“过剩”现象是一致的。 粮食过剩现象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根本原因是我国粮食生产由自食性生产转入商品生产新的阶段之后,国家的粮食对策没有随  相似文献   

14.
关于推进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朝着市场化趋向渐进式发展.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线.当前应努力塑造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逐步完善粮补改革若干政策,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嫩江县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实施小麦、大豆两大作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场县共建试点县。作为农业大县,为把丰富的农业资源转化为财源,壮大县级财政实力,2008年,嫩江县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促使全县粮豆薯总产达18.9亿斤,比上年增加5.9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00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稳定性原则。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粮食。所谓“无农不稳”,其核心可以说是“无粮不稳”。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结构得不到调整,卡壳就卡在缺粮上。粮食是调整农村产  相似文献   

17.
粮食问题应警钟长鸣陈泽尧粮食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粮食的重要性从道理上讲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粮则安,无粮则乱”、“粮食定,天下定”,对于拥有12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如何解决吃饭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应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18.
张军 《西安金融》2011,(3):81-81
一、开发富有特色的农村“信用卡”产品。结合农村经济特点,为农村地区提供优质、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培养农民形成新的支付习惯。如推出农村银行卡。与国家粮食补贴、惠农政策的财政补贴资金结合,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报销结合,将透支额度、透支期限,罚息标准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赋予其更广阔的服务功能和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9.
1、从农业生产方面看,优质粮食生产和产业化一直是桐城农村的传统支柱性产业。2003年,桐城县优质订单粮食种植面积已达64万亩,签约农户超过13万户,人均增收入170.40元。今年“一号件”的颁布,县政府决定继续加火对粮食产区和粮农的扶持力度,确保农民增收致富。目前优质  相似文献   

20.
粮食市场开放后,打破了粮食购销存由国家粮食购销企业独家经营的模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企业参与粮食购销存的格局,改变了以往的现金流通规律和形式,给农村现金流通带来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