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保险产品创新可以很好的满足社会需求。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很快,养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养老社区是近几年提出应对此问题的新型商业养老模式。如何在新的模式下获得竞争优势,使社区养老走上专业化的道路,是保险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养老社区的创新之处以及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罗帆 《云南金融》2012,(5Z):142-143
在人口老龄化以及空巢化比重加大的背景下,养老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社区养老服务无疑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和补充,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核心内容。目前南宁市的社区养老的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在社区养老中起主导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政府缺位、管理体制不健全、投入不足等。结合对西乡塘区x社区的调查研究,提出以政府为主导,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发挥非营利组织作用的社区养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我国保险公司投资养老地产现状,指出保险公司投资养老地产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之后提出保险公司可以采用全资模式、股权合作模式、股权投资模式投资养老地产,并从目标客户、产品设计、经营方式、盈利模式具体构建了保险公司投资养老地产的策略,分析了保险机构投资养老地产存在的养老地产建设周期长、养老社区外部环境有待改善、养老社区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当前保险公司投资养老地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罗帆 《时代金融》2012,(14):142-143
在人口老龄化以及空巢化比重加大的背景下,养老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社区养老服务无疑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和补充,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核心内容。目前南宁市的社区养老的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在社区养老中起主导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政府缺位、管理体制不健全、投入不足等。结合对西乡塘区x社区的调查研究,提出以政府为主导,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发挥非营利组织作用的社区养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河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缓慢,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支持力度偏低,现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在对河北省农村地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模式深入调查、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养老产业项目的PPP、PFI和REITs模式创新农村养老服务金融支持的新路径,以期解决当前河北省农村养老服务供需严重失衡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的数量激增,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猛烈冲击,家庭赡养功能的日趋弱化,家庭养老越来越依托社区服务,逐渐向社区加居家养老模式过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成为社区建设中的当务之急。本文在结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苏州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结合了沧浪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有益实践,进而提出了关于苏州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对我国居民养老事业形成巨大的冲击,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逐渐解体,如何应对我国目前面临的“未富先老”的困境,有效解决居民的养老问题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居民养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下,提出养老金融的概念,系统论证养老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并从提高财政税收的扶持力度;放松监管,鼓励金融创新;推进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对接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发展养老金融的建议,以完善我国养老体系及支持我国居民养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寿险业介入养老产业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寿险业的养老产业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养老社区涉及到多个行业及其相应的配套产品.国外的经验表明:长期护理保险、以房养老和REITs等与养老社区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寿险业介入养老产业在市场定位和模式选择、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规范管理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江西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现存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基于江西省老龄化的特点,本文阐述了发展社区养老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中的优势,并结合南昌市东湖区的社区养老实践经验,提出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分析社区居家养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互联网+”智能化互动式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模式,其能有效解决目前养老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最后介绍“互联网+”智能化互动式社区居家养老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社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智能化、互动式、一站化的养老服务,让每一位老年用户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相似文献   

11.
作为老龄化时代的一种新型养老保障模式,社区养老备受社会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社区养老实践及问题,总结了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社区养老发展经验及其一般规律,提出中国需要在组织模式、主办机构选择和运作方案设计、服务对象分类、专业中介机构介入、志愿者参与、发挥政府支持等方面,构建符合国情的制度设计和运作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面临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社会化养老力量不足的双重问题.为了尽可能的整合资源和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社区养老呼之欲出.本文从社区养老在我国发展的优势出发,对其发展的必然性和积极性做了有效分析,指出了社区养老在我国推广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为社区养老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养老是我国新兴的养老模式,其克服了传统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劣势,集中了三者的优势,应作为我国未来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载体形式。在对"嵌入式"养老模式进行规范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嵌入式"养老模式进行了优势分析,并进一步对现有国内部分典型"嵌入式"养老实践进行了模式归纳和比较分析;在评估"嵌入式"养老模式发展问题和挑战基础上,从政府、社区联合养老服务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三个层面分析了"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发展和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在面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老年人主要以社区养老为主,本文按照需方建立社区养老中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的总费用模型,测算政府购买所需经费,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文中以北京市某区为例,采用该模型对该区社区养老中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所需费用进行测算,并与实际支出进行比较,提出了政府购买相关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时代金融》2019,(3):76-77
针对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我国人口结构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养老模式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本文将针对我国当前的老龄化形势及养老现状作出分析,并通过比较分析传统的养老模式,针对中国现存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小型连锁化的社区居家养护模式。发掘新模式的发展优势和特点,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提供解决养老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上海的养老机构建设发展迅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养老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养老机构建设从结构上和服务上与老年人需求存在差距,居家养老服务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不能满足独子老龄化时代的需要。"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关键时期,面对上海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的严重养老压力,急需探讨适合上海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上海面临"未富先老"及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的严重问题,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在社区居家老年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中,上海建立了一批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服务中心,在实践中积累了社区居家养老的经验。未来构建以社区支持系统为基础的老年护理保障服务体系是上海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在社会运行管理中,创新出"虚拟养老院"的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当前的农村社区养老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是对随着乡镇财政危机而带来的敬老院养老的衰败和传统居家养老面临着的子孙不在场的困境解决的一种模式上的探索。它有利于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口高龄化趋势下养老供需矛盾凸显。解决养老难题亟需发展银发产业,其中"安居"是养老的最大需求。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是银发安居的典范。长庚村以其完美的社区模式服务银发群体,让其退出职场后仍得以有尊严地生活,这种社区式的商业养老模式值得大陆借鉴。长庚村模式在大陆地区复制,需要政府汇聚各方力量扶持、居民购买养老服务支持以及金融服务创新推动。银发产业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更新观念、积极响应、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20.
人口高龄化趋势下养老供需矛盾凸显。解决养老难题亟需发展银发产业,其中“安居”是养老的最大需求。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是银发安居的典范。长庚村以其完美的社区模式服务银发群体.让其退出职场后仍得以有尊严地生活,这种社区式的商业养老模式值得大陆借鉴。长庚村模式在大陆地区复制,需要政府汇聚各方力量扶持、居民购买养老服务支持以及金融服务创新推动。银发产业是造福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更新观念、积极响应、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