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总体来看,推行社会责任标准也存在“双重性”,社会责任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如果实施的策略和方式不当,同样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成为阻碍中国企业发展的“七宗罪”。  相似文献   

2.
“M型社会”是富贵症,与中国无关。中国当前努力的方向,是告别“图钉型社会”,脚踏实地向“小底部宝塔型社会”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企业,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责任”,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根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的是找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平衡”而且“需要落实到经营的点点滴滴之中”;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7,(38):12
“‘最具中国心’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所必须具有的品质和性格特征,这与百事公司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即:我们不仅与中国共同成长,而且与中国社会共同分担。”——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07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高层论坛”上,百事中国公司摘得“最具中国心的跨国公司”和“2007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年度大奖”两个奖项,在领奖时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时大鲲发表了以上观点。这次活动的组委会对百事公司的评价是:“作为一家具有企业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公司,百事公司在中国26年来以一个优秀企业公民的标准为中国社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尹一妍 《浙商》2006,(12):92-92
“企业社会责任”这股浪潮在中国已经热闹了两三年的时间。但是,对中国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仍是一个新概念,很多企业还仅仅是在表面热闹中驻足甚至炒作。偶然一个机会,记者了解到这样一家企业,它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方面既非常务实,又很有特色。它的一些经验应该可以为众多有志致力于此的企业提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撰文说,我们把改革的目标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随着连续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成分日益复杂,社会结构也起了重大的变化。就整个社会而言,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分化成经济利益各不相同的社会阶层。按照社会学的阶层理论,看一个社会阶层,要看其经济收入、还要看其职业背景,但更重要的是自我认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阶层意识。计划时代,在“人民内部”,实际上是尽力淡化阶层意识的。在当今中国社会中,阶层意识正在被重塑。  相似文献   

7.
一项10个中国大都市居民的最新调查显示,每5个中国城市成年男性会有一个自认是“新男性”;广告定位的诉求应与社会的变化和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现在许多广告中的男人是静的,没有思想的,绵软而假装深沉的,这样的“男人”形象与社会对男性的要求不符,令人厌恶。  相似文献   

8.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企业的责任。在中国,BMW是最早系统性地开展企业社会贡献项目的汽车厂家之一。2013年,BMW正式提出企业公民战略,从资源创新、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教育支持等领域入手,深入开展了包括“BMW中国文化之旅”、“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在内的一系列社会贡献项目,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一、整顿社会环境,打造诚信社会 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而要打造诚信社会,必须先有诚信官员。“领导是关键”、“关键看领导”。这句话虽然旧了点,但今天看来,还是真理。古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政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必须自上而下树立起一个打造“信用中国”的理念,不仅财会人员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更耍有全国人民均讲诚信的大环境作后盾,特别是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相似文献   

10.
冯昭奎 《国际广告》2011,(11):53-54
钱学森曾说,“一个中国人往往比一个日本人强,但三个中国人就往往比不上三个日本人。”从整个日本社会和企业界看,“拜金主义”远不如“拜技主义”盛行。  相似文献   

11.
2008年6月20日,第三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记者研讨班”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记者研讨项目”由《WTO经济导刊》发起,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资助支持,旨在为媒体之间以及媒体与专家、企业之间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从而提高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认识,进而促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德鲁克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今后商业社会思想的一座丰碑,尽管世间已无德鲁克(1909-2005年)。本刊获悉德翁于11月11日辞世的消息后,即邀约国内外多位深研德鲁克学说有年的管理学者与本刊同仁一道,缅怀德翁,探讨德翁学说的精义及其对中国商业社会发展的启示。此次刊出的讨论整理分为“难以告别的德鲁克”、“管理与社会”、“德鲁克与中国”三个部分。如“管理与社会”部分的讨论者所指出,只通过“管理”的视角难以窥得德鲁克的思想世界的堂奥。德鲁克最为基础的思考在于他对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的冷静观察,他的论述往往作为经典的社会哲学论述被引用,他对现代管理之道的洞见决定于他对现代商业社会内在逻辑的深刻发现。“德鲁克与中国”部分则重点讨论了德鲁克的洞见对于中国人思考自己的问题有何启示,中国人应该如何理解德鲁克?我们希望走出人人都说德鲁克而鲜有了解者的怪圈,为中国商业思想界真正把握这位“现代管理学之父”的思想提供一个新的踏实基础。未来更可期待。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和创新知识的传播。然而,尽管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制造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中国目前只是非创新产品制造大国,仅靠劳动力、价格、资源和非竞争性的比较优势,在低端产品上占有世界一席之地。中国的服务业仍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大多数企业仍在从事“微笑曲线”里附加值最低端的生产,中国人干的大多是“卖苦力活”。  相似文献   

14.
刘金  葛晓梅 《商》2013,(18):211-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是一个由多种内容和指标所组成的完整、统一的体系,其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商界》2006,(3):89-89
“社会责任”是一个令中国企业蒙羞的词.但是,道德指责往往是危险的.因为它遮蔽人的理智。不认真应对企业过高的税负、外向型经济中的竞争压力、政府监督的贫弱,单纯指责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薄弱”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蜜 《商》2014,(6):67-67
“天人合一”思想是曷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固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中国人的智慧与对天、地、人、自然关系的探索的蛄晶,对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科学、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等,都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当代社会是高度文明和发展的社会,科学发展、思想进步,“天人合一”思想还有没有其现实意义,是否能够继续在当代社会中体现其价值呢?  相似文献   

17.
胡泳 《商务周刊》2011,(1):55+54-55
海德格尔说:“‘在不真中’造就了‘在世界之中’的一个本质规定。”换言之,“在不真中”是“在世界之中”的一个本质特征。关于这一特征,可能没有哪个地方比中国显现得更加突出。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所有“不真”的症状:欺骗、虚假、不真诚、不诚实、虚华、空泛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朱仁华 《浙商》2007,(10):24-24
2007浙商大会将于5月31日在杭州隆重举行,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主题为“科学发展与浙商责任”的2007浙商大会有什么亮点呢?明确提出浙商社会责任,无疑将是其中的一个最大看点。为此,—批去。名浙商将联合发起“浙商社会责任倡议书”,并接受中外媒体的联合采访,同时与会的千余名浙商也将在“浙商社会责任倡议书”上签字。这将是中国企业首次大规模回应“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中国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已增至2000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之多、增速之快均居世界前列,让先行一步的西方人对中国刮目相看。在中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热词,关注度日渐升温,参与者众多。但笔者认为,在企业社会责任热闹非凡的“温柔”现象背后,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姑且称之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的“陷阱”,如不加以理性认识和有效防范,可能将企业社会责任引向歧途,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蘩漪和曹七巧两住“疯女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遭遇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个案,它昭示了以男性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对女性的角色的期待和认知,透露了现代文学史建构中存在的男权话语,表明了自我社会性别的建立与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权力运作的过程。蘩漪是男性自我的他者,曹七巧是女性自我的替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