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王银烈  张新 《金融纵横》2007,(23):42-45
自我国《刑法》设立"洗钱罪"的罪名以来,关于洗钱犯罪的判例很少,严重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分析洗钱犯罪难以认定的原因,积极推动洗钱犯罪定性有利于切实遏制的打击洗钱及其相关犯罪,巩固反洗钱工作的社会基础,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的意义,需要尽快从法律、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洗钱犯罪定性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吕进中 《南方金融》2002,(11):34-36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洗钱已演变为一个横跨国境的、操作隐蔽的淅兴国际犯罪领域。反洗钱必需重典治乱。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转轨时期也日益受到洗钱活动的危害。本文在综述法律在国际反洗钱中的极端重要性及我国反洗钱法律严重缺乏的基础上,提出要增强我国打击洗钱犯罪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我国反洗钱的法律效力层次,乃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去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经审议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反洗钱法》正式建立了我国预防洗钱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于及时发现和监控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维护金融秩序,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期博士沙龙中武汉大学孙兴全、陈宁、中南财经大学朱华雄三位博士分析了洗钱犯罪活动的特点,解读了反洗钱的法律规定。并研究丁美国反洗钱的成功经验。[编按]  相似文献   

4.
黄璜 《现代金融》2006,(11):40-41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由于具有经济快速发展而法律体系尚不够健全完善的特点,我国洗钱犯罪逐步增多,我国成为犯罪洗钱发生地和高发区的可能性正在加大,中国反洗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因而,加快反洗钱立法、推动我国全面反洗钱法律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洗钱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呈现出洗钱规模扩大化、手段多样化、渠道边缘化、犯罪集团化新趋势。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反洗钱立法进程,建立全面的反洗钱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洗钱犯罪的特殊性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从界定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入手,着重分析洗钱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从而达到科学界定洗钱犯罪的目的,并立足我国国情,吸收和借鉴国际反洗钱犯罪的经验,提出我国反洗钱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金融会计》2006,(8):29-31,23
一、中外反洗钱执法依据比较 欧美国家在反洗钱法律体系建设方面起步早,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反洗钱法律体系。(一)美国的反洗钱法律体系。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洗钱活动进行法律控制的国家。为了打击洗钱活动,1970年通过了《有组织犯罪控制法》,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禁止非法资金投入合法企业,不允许通过法律禁止的犯罪行为获得、维持和控制合法企业”,并通过著名的《1970年银行保密法》,建立了以大额现金交易报告为核心的反洗钱体系。  相似文献   

8.
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洗钱是一种隐藏犯罪所得的行为。洗钱行为和洗钱犯罪在我国同样存在,金融业是洗钱犯罪分子的首选渠道,为加强对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建议采取:积极宣传我国反洗钱的法律、法规;实行金融实名制、报告制;建立全国“可疑洗钱犯罪报告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罗实  黄辉 《海南金融》2005,(12):50-53
洗钱是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并使之披上合法外衣的行为,其危害极其严重。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反洗钱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绩。由于洗钱犯罪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国反洗钱工作存在法律层次太低、调整范围狭窄、操作性不强、惩治反洗钱力度不够等问题,亟待提高对反洗钱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快反洗钱立法工作进程,健全反洗钱工作机制,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洗钱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洗钱犯罪分子通过金融领域进行洗钱已引起全世界的共同关注。由于我国金融领域反洗钱法律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在反洗钱监管法律方面存在若干不足。本文首先介绍了洗钱和反洗钱的概念,其次介绍了我国迄今为止颁布的有关反洗钱方面的法律制度,随后分析我国目前有效的反洗钱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完善金融领域反洗钱监管法律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