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关于“绿卡工程”建设的三点认识北京市南区邮电局徐学明“绿卡工程”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实现电子货币大范围流通而实施的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技术改造工程,是邮政实现“四网两机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绿卡工程”的建设已在相...  相似文献   

2.
邮电部关于加快“绿卡工程”建设的意见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系统工程(以下简称“绿卡工程”)自1994年启动建设以来,在部统一规划和部署下,遵循工程建设的“五统一”原则,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共50个城市的“绿卡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梅国鑫 《中国邮政》1998,(10):24-25
“绿卡工程”(即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技术改造工程)自1994年开始建设,到今天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建立和扩充,保证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从事“绿卡工程”建设的实践,就如何提高“绿卡...  相似文献   

4.
从1993年原邮电部决定在全国进行“绿卡工程”的建设算起,短短的数年里,“绿卡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网络遍布全国,连通网点5738个,可在近50个中心城市实现异地联网。但是,随着建设的深入,目前,“绿卡工程”已开始面临扩容的问题。下面就此谈点个...  相似文献   

5.
中国邮政“绿卡工程”是“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系统技术改造工程”的简称,1993年9月7日,邮电部吴基传部长主持部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建设全国统一的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系统,实现通存通取。1993年10月4日,邮电部刘平源副部长主持召开部长专题办公会议,明确了工程建设的具体原则, 截止2002年6月30日,“绿卡工程”共  相似文献   

6.
《中国邮政》1996,(8):13-16
北京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北京邮政储汇局计算中心一、概述在部“绿卡办”统一组织协调下,在北京邮政管理局“绿卡工程”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按照全国“绿卡工程”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业务处理规程、统一组织开发、统一组织推广和归口管理的原则,北京邮政金...  相似文献   

7.
沈全林 《中国邮政》1997,(10):20-21
关于做好绿卡工程前期工作的认识沈全林目前,全国已经有50个城市(地区)进行了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技术改造工程(以下简称“绿卡工程”)的建设,由于受区域、业务、规模和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建设的速度和周期相差很大。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下面对“绿卡工程”的...  相似文献   

8.
“绿卡”工程之容错技术无锡市邮电局孙锦生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工程(简称“绿卡”工程),是邮政部门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改造工程。按照邮电部的统一规划,到2000年,全国将有500个城市的1万个网点上网运行。而这样一个实时性、准确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邮电部重点技术改造工程——“绿卡工程”已进行了三年多,第一期五十一城市邮政储蓄主计算机中心都已建成.并通过北京部清算中心构成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网通存通兑系统,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个省市、46个城市中心、遍布全国300个市县、5.1300个网点.1,300台ATM机联网运行.“绿卡工程”已经不是简单地使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而是邮政储蓄通存通兑的大网络,遍及全国960N平方公里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夏鹰 《中国邮政》2001,(5):22-23
一、绿卡工程建设历程回顾 1.绿卡工程的启动 1993年,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组织领导下,“金卡工程”的建设迅速启动,确定在全国12个试点城市建设金卡交换中心,实现各银行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银行卡的跨行交易。面对这一新的形势,1993年下半年,原邮电部决定,充分发挥邮电优势,利用分组交换网,建设邮政储蓄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实现通存通取,以方便、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绿色为邮电行业的标志色,因此该工程简称为“绿卡工程”。 当时为绿卡工程下的定义是:绿卡工程是国家为适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邮政储蓄卡(也称作“绿卡”)是在邮政储蓄“绿卡工程”的建设中,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截至1998年6月,已实现全国30个省、市“绿卡”联网,开通近50个城市的主机系统,储户数已达1.16亿之多,储蓄卡已发出386万张。邮政储蓄卡可以使用的领域很广,凡...  相似文献   

12.
徐学明 《中国邮政》1999,(12):24-25
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绿卡工程”,经过近6年的建设,已联通30个省、区、市的50个城市中心,覆盖全国600多个县市的7000多个网点。目前,邮政“绿卡”网已成为全国金融系统中规模最大的实时处理的通存通取网络。1999年1~8月份,全国邮政活期储蓄异地交易量累计达698.9万笔,交易金额438亿元,占同期邮政汇兑开发金额的24.5%。邮政“绿卡”网为城乡居民资金转移又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在实现通存通取基本业务功能的基础上,邮政“绿卡工程”还应积极拓展新功能,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零售金融…  相似文献   

13.
王秋明 《中国邮政》1998,(10):34-35
为适应现代金融业电子化进程飞速发展的需要,提高邮政储蓄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1994年,原邮电部开始建设“绿卡工程”,在邮政储蓄业务中全面引入计算机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绿卡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51个城...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绿卡工程启动于1994年,1997年6月开始与邮电部清算中心联网,实现全省68个县市城市邮储网点与其他28个大、中城市的邮储网点通存通取。工程组织与管理工程建设初期,省局成立了省绿卡工程协调小组,下设绿卡办公室,福州、厦门、泉州等三个地市局也相应成立了“绿卡办”  相似文献   

15.
布尔公司承担福建“绿卡工程”布尔公司在1995年承担了福建邮电3个城市的“绿卡工程”。1996年布尔公司又与福建省“绿卡办”签署了福建“绿卡”省网扩容项目。1996年底将全省的所有邮政储蓄网点连到福州、厦门、泉州的主机上。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全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做到四个“加强”使“绿卡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济南市邮政局毛德华·技术交流·在省、市局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和有关方面的大力协助下,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济南市邮政局的“绿卡工程”较好地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任务。目前,二期工程建设已经开始。“绿...  相似文献   

17.
陈海舟 《中国邮政》1998,(10):26-28
一、前言在“绿卡工程”中使用销售点终端(POS)是邮政储蓄电子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是“绿卡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邮政金融来讲,建设POS系统,开发转帐消费业务已是迫在眉睫的事。1997年末,江苏省“绿卡办”将开发新业务的工作重点转向了POS消费功...  相似文献   

18.
到1997年底,邮政储蓄计算机网实现全国联网。联通全国50个城市主机,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用户拥有“绿卡”,走到“绿卡”网覆盖的地方都可方便地兑取到邮政活期储蓄款。邮政储蓄计算机网已成为全国联网城市最多的储蓄网。  相似文献   

19.
邓联 《中国邮政》1998,(3):22-23
“绿卡工程”市、县联网方案的思考苏州邮电局邓联随着“绿卡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联网运行的城市和网点也不断增多。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联网的城市还太少,而且联网网点大都集中在城市,县级网点较少。因此,加快县级网点进入绿卡本地网的步伐将成为绿卡建设城市...  相似文献   

20.
刘宁 《中国邮政》2003,(4):24-25
目前,国家邮政局已经启动了绿卡软件版本统一工程。如果可以把1995年以城市中心建设为主的建设看作是绿卡的一期工程,2000年以省中心改造为主的建设看作是绿卡的二期工程,那么这次绿卡软件版本统一工程就可以看作是绿卡的三期工程。下面就此工程建设谈点个人认识。一、绿卡软件版本统一这一步必须要走绿卡二期工程之后,很多同志都在考虑绿卡下一步的改造方向。在国内外银行界的信息技术改造都向“大集中”方向挺进的形势下,邮政也在考虑绿卡走大集中的路子。但研讨多年却迟迟不能付诸实现,主要是因为有三个最大的难题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