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经济》2010,(12):21-21
在11月期间,打得如火如荼的QQ与360之战,可谓网络江湖今年的压轴大戏。 有人说这场遭遇战折射了道德问题,有人说它彰显了法律问题,但不知有多少人意识到,这场争斗也同时蕴藏了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免费午餐究竟该怎样吃。  相似文献   

2.
孙健  吴东升 《经济师》2000,(9):205-205
当前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陷入了既要执行敞开收购的政策 ,又面临仓容紧张、调销不畅、价格倒挂以及财政补贴不到位等现实问题的“两难”境地。有人认为 ,只有敞开收购农民余粮 ,才能保护农民利益 ,稳定农业基础地位 ,逐步走出经营困境 ;也有人认为 ,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困难重重 ,多收 (粮 )多亏 ,少收少亏 ,不收不亏。那么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出路何在 ?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管之见。一、正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的困难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敞开收购政策中 ,确实面临诸多困难。1、粮食收购的刚性与销售的市场性使得企业难以准确执行政…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的正当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家的目光逐渐从物质资料生产领域,转移到了资本市场的运作领域。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管理层收购被大量采用,很难避免地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于是,有人开始追问,管理层收购的正当性在哪里?即使是原来支持管理层收购的学者也开始惊呼“MB0突变”带来的后果。管理层收购的正当性问,题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姜玉梅  邱泽龙 《财经科学》2003,6(6):110-113
公司收购过程是一个多方力量博弈的过程,围绕着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在这场错综复杂的争夺战中,往往存在诸多的不公平,使众多利益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如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公司雇员及其他利益相关。因此,为保护公司收购中有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有必要规定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在公司收购过程中负有信义义务。本在界定目标公司控股股东的基础上,分析控股股东在公司中所负义务的法律基础,进而分析出控股股东在公司收购过程中所负义务的具体内容,并分析了违反该种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动机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理  张琦 《经济学动态》2005,(4):07-110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由企业管理层发起的、收购本企业股份的一类特殊的收购行为。管理层收购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并在第四次并购浪潮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时至今日,管理层收购的影响范围仍在继续扩大,其主要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环境经济》2004,(9):11-11
尽管国家明规定,注射器、输液袋等医疗垃圾不能二次利用,必须采用“焚烧法”处理,以确保杀菌和避免环境污染。但是,成都仍然有人暗地里高价收购并加工医疗垃圾。  相似文献   

7.
这场金融危机以来,有一些民营企业在市场寒冬中难以抵御风险,进而濒临破产。此时,出现了多起较大的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案例,如中航集团收购东星航空。一时间,“国进民退”引发舆论热议。危机期间,发生这类现象并不奇怪,就连在私有化根深蒂固的美国,不也出现了国家收购商业银行“有毒资产”的国有化行为吗?  相似文献   

8.
MBO(Management Buy Outs的缩写)即“管理层收购”,是公司管理层通过收购公司股权或资产进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产等变化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9.
对"管理层收购"应加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竹园 《经济论坛》2003,(16):16-17
一、MBO理论及在中国的实践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所谓杠杆收购(leveragebuy-out)即通过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获得经济控制权,以达到重组目标公司,并从中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财务型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是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MikeWright)于1980年发现的现象,并对该现象进行了比较规范的定义。管理层收购(MBO)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公司的大部分股权,通过收购,获得经营控制权,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从以上MBO及LBO定义可知,当收购之…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2005,(1):9-9
对于前阶段社会上讨论热烈的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MBO)问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李毅中2004年12月15日明确表示:”大型企业不能搞管理层收购,一些中小企业可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行为亟待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收购资金来源很不正常。由此引致财务杠杆风险过大;使得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一步扭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利用上市公司资产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办法侵害公司、债权人和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本认为应尽快采取措施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2.
这两年信托公司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事件频频出现,如金信信托收购长丰通信(000892)股权;重庆国信收购四川美丰(000731)股权;北京国信收购宁城老窖(600159)股权;深圳国信收购延边公路(000776)股权;中泰信托收购轻工机械(600605)等。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03年底,共发生了24起信托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法人股行为。在信托收购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两个收购人,一个为信托合同之上的“形式收购人”即信托投资公司,另一个为信托合同之下的“真正收购人”即委托人。由于信托合同的存在,“真正收购人”既达到了收购的目的又隐蔽了身份,“形式收购人”与“…  相似文献   

13.
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管理层收购(MBO)现状,特别是针对随着所有权、控制权等变化所引起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状况,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后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的新的问题与态势,并提出相应之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1郾规范农产品收购业务专用发票的使用,堵塞农产品征税过程中的漏洞。(1)尽快出台农产品收购业务专用发票管理办法。统一收购业务专用发票的格式,明确其基本联次、内容、样式、编码、使用范围、跨地区使用方法及申领资格、办法等,将收购业务专用发票作为一种重要凭证予以管理,防止收购企业使用的随意性。(2)改革目前的管理办法,采取“自行收购、自开发票、详细登账、偷税重罚”的办法管理专用发票。即由农产品收购企业自行收购农产品并开具收购业务专用发票,同时要求其登记明细销售台账(包括收购农产品的种类、单价、数量)及农产品供应者的…  相似文献   

15.
实物期权方法及其在战略收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利用净现值(NPV)方法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存在许多不足,这也是企业难以实现战略收购的重要原因。详细介绍了实物期权方法,并运用期权定价公式对企业的战略收购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当前利用净现值(NPV)方法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存在许多不足,这也是企业难于实现战略收购的重要原因。详细介绍了实物期权方法,并运用期权定价公式对企业的战略收购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12日,在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中排名第四的南京五星电器与世界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百思买(Best Buy)正式达成协议,由后者投资1.8亿美元收购五星电器56%的股权,此项交易定于6月份全部完成。这桩备受中国家电零售业关注的联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猜测。有人预言:中国家电连  相似文献   

18.
向阳 《经济纵横》2008,(10):66-67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由于涉及次贷亏损严重已正式申请破产,公司股价一年内已下跌了近95%。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有人用“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一词比喻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中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界性金融危机。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危机将走向何方并止于何处?巨大的不确定性笼罩全球。同样,这场危机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仍是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20.
一、土地价格确定的理论分析(一)土地收购价格确定的国际经验。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为了公共利益或城市再开发都建立了具有强制性的土地收购制度。虽然在法律名称上各国有所不同,但核心内容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土地收购属于政府的特有权力;(2)土地收购权力一直应用于公共目的;(3)行使土地收购权力必须给予合理的补偿。同国外的土地收购制度比较,目前沈阳市正在实施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属于同一个范畴,具备前述的三个基本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建立和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借鉴国际经验确定收购地价奠定了基础。从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