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循序渐进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金融市场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更加开放的资本项目需要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包括短期的汇率目标制和中长期的有管理的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2.
货币可兑换与汇率机制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人民币汇率机制安排是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更加开放的资本项目需要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近中期最佳选择。随着资本项目的日益开放,汇率形成的市场化机制逐步提高,应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汇率制度的灵活度与资本项目的开放度应保持同步性。  相似文献   

3.
雷强  苏立峰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72-75
基于中国特色的IS—LM—BP模型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的选择所得出的结论都将与经典理论有很大差别。最终结论指出如果汇率制度先变革,财政货币政策应该反方向运作,或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短期产量下降,由于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不同,长期产量增减不确定,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不适用于中国。如果先开放资本项目,为保持内外均衡,必须保持汇率稳定,需要同方向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短期和长期产量都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开放资本项目是实现一国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层面.西方发达国家已于20世纪80年代末陆续完成了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发展中国家有的已经完成了开放,其他的或正在或将要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而汇率制度的选择往往是各个国家在开放资本项目进程中要慎重考虑的一个环节.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孰优孰劣是一个很难抽象地加以判别的问题,其选择是由一系列条件和因素所决定的.本文着重从资本项目开放的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汇率与经济增长:对亚洲经济体的检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文选择了若干亚洲地区经济体(中国、日本、香港特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考察其在1975~2002年间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与经济增长有关。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增长是否在长期内对实际汇率产生决定性影响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制度特征有关;(2)除了菲律宾,其他样本经济体中实际汇率错位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决定性的影响;(3)我们对Huang和Malhotra(2004)有关亚洲汇率制度是否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进行扩展性分析后发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的市场以及价格体系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6.
印度在1993年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其汇率制度最近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为亚洲“最理想的”汇率制度。印度汇率制度最主要的特点是对浮动汇率进行管理。印度储备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积极干预,以保证卢比汇率的基本稳定。在资本项目的开放上,印度实行自由化与管制并举,对商业或个人目的所涉及的大多数正当交易实行可自由兑换,而对短期资本借款和居民境内存款的自由兑换则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印度汇率制度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归纳了在时间顺序和重要性程度方面、汇率安排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之间的优先顺序。最后结合我国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借鉴印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就暂缓资本外流开放、控制投机资本内流以及推进钉住汇率退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征征 《北方经济》2006,(10):46-47
1994年以来,我国持续保持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和政策决策层的热切关注。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对人民币汇率制度作出四点安排: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在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下,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意昧着从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在汇率制度方面结束了长达10年的“固定”汇率,开始走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会有更大幅度的升值。消除升值预期将是长期而且更为艰巨的工作。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是直接相关的,人民币升值对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无疑是人民币汇率调整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元悖论”从宏观上揭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是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析工具。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其弊端日益凸现,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势在必行。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只能是建立汇率目标区,长期目标则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10.
刘旺霞 《改革与战略》2011,27(1):180-182
经济环境的变化决定着汇率制度的变迁。波兰转轨以来汇率制度相继选择了单一盯住美元、盯住一篮子货币、爬行区间浮动和自由浮动等形式。泰国二战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一直采用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文章据此结合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得出如下经验与启示:应牢牢把握汇率制度调整的主动权并渐进改革,协调好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与汇率制度相配合有步骤地开放资本项目,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是加强对货币错配的审慎性监管等。  相似文献   

11.
自加入SDR以来,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需要寻找适当的汇率制度。本文利用VAR和VEC模型可以发现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有着长期持续的经济影响,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有可能出现汇率波动也将会导致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因此,短期资本流动是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为进一步开放汇率制度创造良好稳定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开放资本项目将是必然。在这一背景下,根据"扩展三角"假说,我国可以构建汇率目标区制度以进一步完善现有汇率制度,通过汇率在目标区内的浮动来有效隔离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对包括美元、日元、欧元等货币在内的一篮子货币的均衡汇率设置可调整边界的汇率目标区。中心汇率和目标区边界值的设置和调整应该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蔡晋荣 《山东经济》2004,20(5):31-33,37
首先综述了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围绕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各种不同观点,然后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取向以及长期汇率制度的选择。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在短期应谨慎选择退出时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长期选择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近几年来已经表现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不是人民币害怕浮动,而是在资本帐户未开放的条件下不需要浮动。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汇率制度在中国进一步迈向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是没有缺陷的。因而,存在汇率制度重新选择的问题。短期和中期,“中间制度消失论”是不适用于中国的;长期,选择独立浮动汇率制将是必然。这需要有一个过渡和路径的安排。钉住一篮子货币和目标区制度可以分别作为短期和中期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在开放经济下,任何一项旨在纠正中国内外部失衡的政策组合都必须包括汇率调整这一项内容。由于当前外汇市场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所以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算意义不大,关键问题在于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存在短期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升级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长期、平稳、可持续发展;同样,人民币的浮动汇率制度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自贸区金融开放下面临着短期国际资本异常流动风险、长期资本过度流入及逆转的风险,以及区内外利率及汇率双轨制下的资金流动风险。本文认为,在自贸区金融开放下应合理有序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处理好各开放项目之间的关系;对资本异常流动进行监测、预警和控制,防止套利资金大规模涌入;充分发挥自贸区的资金缓冲作用,提前分解和消化风险;处理好“放开”与“管住”之间的关系,适度管制资金流动;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防止区内外利率汇率双轨制下的金融套利。  相似文献   

17.
关于汇率制度的争论由来已久,而现在则是热门话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停息。而围绕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文献,其讨论则集中在:人民币应该继续钉住美元还是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加入WTO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先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汇率制度是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器。汇率选择、汇率政策制定等有关汇率制度的安排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方针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制度运行现状及困境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後.随着资本帐户开放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应该必须作出相应调整,逐步放松管制。  相似文献   

19.
在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和我国资本项目逐步走向自由化的背景下,本文运用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论证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变迁的次序选择问题。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完全自由化应先于汇率制度的变革,同时需要扩大钉住货币的篮子,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该同方向操作。  相似文献   

20.
张艳 《辽宁经济》2006,(11):52-53
国际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而且现实中随着各国经济市场化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各种因素不断地冲撞和耦合。人民币汇率制度就是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因素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