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尽快建立上市公司退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观成 《经济论坛》2004,(7):100-101
随着我国股市规模不断扩大,股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使股市健康、稳定地发展,防范股市泡沫风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股市泡沫的产生和膨胀有着深刻的制度性原因,而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对股市宏观调控的不规范和无效。对于我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理论界的研究已经很多,本文只讨论跟股市泡沫密切相关的退市机制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在我国经济体系中也形成和积累了许多泡沫,如果这些日益膨胀的泡沫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解,那么必将加大我国的宏观金融风险,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股市的泡沫状况进行研究,并针对其成因寻求相应的应对之策,以达到控制股市泡沫水平、防范非理性泡沫的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泡沫的涵义,其次对泡沫形成的机制和原因进行了介绍,此外通过模型以及市盈率等对股市泡沫进行了测度,同时采取实证检验分析,从而得出当前股市已经处于非理性泡沫形成期,并据此对投资者,监管者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尚茜 《时代经贸》2008,6(9):202-203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在我国经济体系中也形成和积累了许多泡沫,如果这些日益膨胀的泡沫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解,那么必将加大我国的宏观金融风险,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股市的泡沫状况进行研究,并针对其成因寻求相应的应对之策,以达到控制股市泡沫水平、防范非理性泡沫的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泡沫的涵义,其次对泡沫形成的机制和原因进行了介绍,此外通过模型以及市盈率等对股市泡沫进行了测度,同时采取实证检验分析,从而得出当前股市已经处于非理性泡沫形成期,并据此对投资者,监管者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并与资产泡沫的扩大与破灭有必然联系。分析泡沫经济的典型案例发现,连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往会引起资产泡沫,国际浮游资本的活跃参与是危机的一个明显信号,房地产和股市始终是金融风险防范的关键领域,同时心理预期助长了泡沫的形成和崩溃。我国目前的资产泡沫处在一个历史高位,文章对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有针对性地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市盈率,Q值,红利率,金融相关数等公式认指标看,我国股票市场泡沫成分比较明显,应规范市场运行,防范市场风险,消解股市非常态泡沫,使金融扩张能够真正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的制度根源、市场环境、投机心理以及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影响因素等多层次的分析,构建了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的动态系统,从而提出了一个全面揭示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框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股市泡沫的成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股市泡沫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时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的制度根源、市场环境、投机心理以及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影响因素等多层次的分析,构建了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的动态系统,从而提出了一个全面揭示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框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股市泡沫的成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股市泡沫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孙永权  余力 《财经科学》2007,(10):24-30
股市泡沫循环对经济会造成负面影响,政府的理性选择是采用公共政策对股市波动做出适当反应.本文在运用内在泡沫模型分析我国股市泡沫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把内在泡沫扩展到金融加速子模型中,探求股市泡沫循环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的具体机制,并用股票收益率和贷款增长率对金融加速子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推导出公共政策工具,且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股市的公共政策做出政策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的制度根源、市场环境、投机心理以及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影响因素等多层次的分析,构建了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的动态系统,从而提出了一个全面揭示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框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股市泡沫的成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股市泡沫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
股票市场泡沫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对于股票市场泡沫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学术界对它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息。本文根据股市泡沫形成的原因,重点阐述了中国股市泡沫过大的危害,并探讨了面对严重的股市泡沫问题应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股市泡沫的生成机理和度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首先系统地回顾了有关投市泡沫的研究成果。指出股市泡沫研究中的三大难题,即股市泡沫定义、度量和成因;接着简要地介绍股市泡沫的度量模型和检验方法,并联系我国实际,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市盈率定价方法(P ricing by Price-Earning Ratio)提出一个股市泡沫的度量模型;最后根据理性预期理论分析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同时根据信息不对称、反馈理论和选病态博弈分析非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得了我国股市泡沫更多的表现为非理性泡沫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全民炒股和股市泡沫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媒体关于全民炒股特别是上班族炒股升温的报道,敲响了股市泡沫崩溃的警钟,而推动股市泡沫走向崩溃的,则是全民炒股热和上班族炒股风.中国股票市场的两大缺陷是中国股市动辄形成严重泡沫的重要原因,要彻底消除股市泡沫,必须改变股票供给严重不足和股票需求异常增大的局面,并严肃八小时工作纪律,杜绝全民炒股特别是上班炒股风.在股市钱空的程度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对股市泡沫崩溃及其严重影响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股市“泡沫”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股价短期内持续迅猛上涨、投资者非理性入市及股市剧烈波动。股市“泡沫”源于大量资金持续盲目涌入,但随着这些资金的回归理性,股市“泡沫”必然会破灭。我国股市的真实“泡沫”要大于名义“泡沫”。今后几年内,我国股市的“泡沫”还将继续增加,我们要未雨绸缪,防止股市“泡沫”破灭带来的危害,尤其是要防止国际游资对我国A股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基于泡沫理论,完善了原有的泡沫系数模型,用实际股市指数的变化率与理论股市指数的变化率之比作为新的泡沫系数,实现了对我国股市风险的更精准测度。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经济学界围绕中国股市展开了大讨论,股市泡沫问题是这次讨论的焦点之一。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达50多倍,同美国股市20~30倍的市盈率相比太高,股市的泡沫问题相当严重。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同当初日本股市近90倍的市盈率相比并不高,股市泡沫问题不严重。可以看出,虽然观点不同,但二者都把市盈率作为判断股市是否有泡沫的标准。我认为,用国外通用的市盈率作为判断中国股市是否有泡沫的标准,忽略了当前中国股市的特殊情况。 国外通用的市盈率计算方法有两种:价格收益比率和…  相似文献   

16.
股票泡沫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市公司赢利能力来看,中国的股市无疑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泡沫。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良好,又有大量资金在等待进入股市,这个泡沫在短时间内不会破裂。任何资产价格泡沫,如果任其自然发展,都必定会破灭;中国股市泡沫的破裂,将会危害整个中国经济。因此,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政府的其他部门都要审慎关注股票市场,把握好相关政策,争取实现股市软着陆。  相似文献   

17.
我国股票市场的泡沫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来看,中国的股市无疑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泡沫.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良好,又有大量资金在等待进入股市,这个泡沫在短时间内不会破裂.任何资产价格泡沫,都必定会破灭;中国股市泡沫的破裂,将会危害整个中国经济.因此,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政府的其他部门都要审慎关注股票市场,把握好相关政策,争取实现股市软着陆.  相似文献   

18.
金融资产泡沫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表明,我国股市存在泡沫,绝对泡沫度最大时达77%。但至2001年底,我国股市泡沫已经获得有效压缩,接近市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股市泡沫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海 《经济学家》2008,53(1):91-99
针对我国股票市场股权改革和一级市场非市场化的特殊情况,本文提出把"整个"上市公司抽象成"一个"上市公司的假定,得到股市的理论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指标,根据这两个指标的动态变化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股市泡沫计量方法.为了检验这一方法,本文计量了同期美国、日本股市泡沫的情况.实证结果显示新的计量方法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股市的泡沫情况.  相似文献   

20.
周国祥  李时春 《时代经贸》2007,5(9Z):205-206
本文首先介绍了股市泡沫的概念,然后根据理性预期理论分析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同时根据信息不对称、反馈理论和选美博弈分析非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得出我国股市泡沫更多的表现为非理性泡沫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