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垄断的危害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行政垄断的界定 在理论上,行政垄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行政垄断是指政府和政府部门运用行政权力所做的限制竞争的行为,包括国家垄断、国家特许的垄断等合法的行政垄断。狭义的行政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包括享有行政权的组织)违法行政、限制竞争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从是否具有行政干预因素的角度来区分,垄断可分为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经济性垄断是市场主体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或者通过联合组织或合谋等方式,限制、排斥或阻碍市场竞争的行为。它是企业在完全的自由竞争中形成的,体现为自由竞争——集中——垄断。行政性垄断是通过行政命令实行的垄断。从世界范围看,经济性垄断是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法普遍规制的对象,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里反垄断主要是反经济性垄断。我国经过20几年的改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结构也已逐步由行政垄断模式向有效竞争模式转化,随着市场…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第30条对行政垄断作了规制,但实践中却很难据此对其制裁。我国对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尚存在重大疏漏,正是由于这些疏漏使其在实践中没有真正得到实施,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很有必要对包括电信业在内的行政垄断在立法、执法机构、法律责任及救济途径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4.
行政垄断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政垄断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理论界对行政垄断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行政垄断含义、形式、成因、后果和反行政垄断的措施等。学者们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见解,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点,但几乎在行政垄断问题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分歧,而且在认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所以,关于行政垄断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出台的背景下,对我国行政垄断问题做一个全面深刻的研究综述,对贯彻和落实《反垄断法》,促进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婉玲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16(3):27-29
垄断已成为我国市场发育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我国经济性垄断发育尚不成熟,行政性垄断行为突出,危害极大。禁止垄断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政府体制,加强反垄断立法,明确行业协会职能,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流动市场。 相似文献
7.
论瓶颈垄断下的接入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后,瓶颈垄断厂商的拒绝接入是一种典型的策略性行为,它意在维护纵向一体化垄断、限制下游市场竞争.而行政垄断势力对瓶颈垄断的支持,则会使拒绝接入进一步固化.理论分析表明,拒绝接入会导致自然垄断产业下游竞争性市场关闭和市场化改革倒退,因此需要以接入规制来促进竞争.由于转型期的瓶颈垄断还具有深厚的行政垄断体制基础,因此接入规制的有效性还仰仗于打破政企不分式的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8.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凭借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滥施行政行为,扶持或培植一定范围的经营者,实现对相关产业的垄断,达到限制竞争目的的行为。它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转型的产物,是行政权力不当干预市场竞争的结果。在理论上,行政垄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行政垄断是指政府和政府部门运用行政权力所做的限制竞争的行为,包括国家垄断、国家特许的垄断等合法的行政垄断。狭义的行政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包括享有行政权的组织)违法行政、限制竞争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10.
打破行政垄断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领域中的行政垄断现象,阻碍了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打破行政垄断,应该从制定《反垄断法》、建立反垄断机构、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实行政企分开、公开行政垄断企业财务信息,放松价格管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行政垄断的概念、特征、表现形式、成因、危害的基础上 ,提出了治理行政垄断的建议 ;首先是依法行政理念的建立 ,其次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不管人们怎样评价,行业性集体涨价也是2007年中国经济界的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由于方便面等行业的一意孤行,催生了舆论对《反垄断法》的热议,尔后国家发改委重拳出击,使集体涨价风潮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制。然而,发改委这一举措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有人认为,拿方便面行业开刀不过是"拣软柿子捏"。 相似文献
13.
反垄断执法权力配置与行政垄断规制困境--泰国两则反垄断案例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泰国两则反垄断案例的分析,考察了泰国的行政垄断、利益部门博弈与反垄断执法权力配置问题,并籍此反思中国的行政垄断规制致策与反垄断执法权力的配置模式选择.结论认为,反垄断法本身并不能自动促进竞争,其起作用的关键是执法权力的配置.在国有经济比重高、行政垄断广泛存在的经济体中,反垄断执法机关应具有独立性与权威性.行政垄断需要区别对待,有些行政垄断是反垄断法需要约束的对象,有些则应归属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如果不能将二者分开,则势必影响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美国行政垄断规制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行政垄断规制及其改革在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典型意义.其行政垄断规制及改革的基础是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相对宽松.行政垄断规制及其改革具有路径依赖和循序渐进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行政垄断规制及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达国家历史上存在行政垄断,近现代也存在行政垄断。发达国家的行政垄断具有临时性、阶段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并与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联系密切。各国行政垄断的形式和内容、政府对竞争行为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并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本国民族利益,这是政府是否和如何干预市场竞争和市场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垄断是指知识产权人凭借其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限制竞争、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反垄断法应当规制知识产权垄断,而制裁的方法则用解除知识产权垄断。经济全球化迫使我国应当制定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垄断。 相似文献
17.
行政垄断的表现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垄断的实质是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 ,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地区垄断 ;二是行业、部门垄断 ;三是强制联合限制竞争。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 ,维护公平竞争和企业自由 ,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 ,必须尽快制定反垄断法 ,特别是将反行政垄断作为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政府主导性"市场经济国家,其政府对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事无巨细.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为适应国内变化了的经济形势,对其规制进行了以"原则上实行经济自由化"为目标的规制改革,其改革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方式.日本对规制的改革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营经济进入行政垄断行业以及促进经济竞争、提高行政垄断行业的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垄断源自于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有所改变,但行政垄断依然占主导地位。鉴于我国的国情,行政垄断组织的存在,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合理的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可称之为正常的垄断,不合理的行政垄断可称之为非正常的垄断。非正常的垄断会破坏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社会经济福利。所以在我国反垄断应把矛头主要指向非正常的垄断。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反垄断法于2008年出台了,但是该垄断法对行政垄断却着墨不多.文章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及其里面对行政垄断的一些规定,然后对行政垄断作了相应的法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