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关爱人,要时刻想着员工,心里装着员工,切实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二是引导人,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方法教育人。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员工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上与时俱进,在个人思想和目标上与企业同步。三是培养人,加强企业培训,提高全员工作技能。加强企业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动力源"。四是激励人,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五是尊重人,通过体现员工主人翁地位,满足员工精神和自我价值需求,实现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迈入21世纪后,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本的扩充与增强。企业人力资本的扩充和增强的一条主要途径是对现有员工的培训与开发。那么如何有效进行员工培训,促进企业的发展呢?本文认为有效进行企业员工培训要做到“走出五个误区,坚持五个原则,做到五个结合,采用五个优选,运用五种成果转换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日益加快,职工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大大增加。这些个人的压力反应,无疑会对企业造成影响,因此,构建和谐企业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员工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作为企业管理层,一要最大限度地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二要订阅有关保持心理健康与卫生的书刊、杂志、光盘,让职工免费阅读和观看,要建立专门的活动室或俱乐部,让职工免费使用;三要选拔配备与工作要求相符合的人力资源,要尊重员工人格和权益,尊重员工的自由发展;四要把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五要注重员工自身和谐的建设;六要建立和谐的共事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槐银 《企业导报》2012,(4):140-141
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人性化:员工以企业为家,对企业忠诚;企业尊重员工,尊重其主人翁地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在相互尊重和精诚合作中得到充分激发;企业不仅要回报股东、回报员工,更要回报社会,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为抓住融危机之"机",很有必要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力争把员工塑造成"企业人"。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外出务工的目的不同;二是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不同;三是教育程度和维权意识不同;四是身体、心理的耐受力不同;五是需求的结构不同。基于对以上特点的认识,企业管理方式也要进行相应调整。着力点在于:一、必须实现管理思想的转变;二、注重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三、要关注新生代员工的特点,改进企业管理的制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它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思想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实质是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落脚点是文化制胜,文化制胜是具体的,可以通过五个方面来展现,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企业构建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问题已成为关系现代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已成为当前许多现代企业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从了解员工需要,激发员工忠诚度;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激发员工工作潜能;做好员工培训,构建学习型企业;建立价值评价体系,激发员工创造力五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企业价值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是培育企业员工奋发向上,诚信有为的动力在学习认识的层面上加速五个"转变"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注意处理好"八个关系"  相似文献   

9.
于光远先生曾提出了企业文化五层次说:一、在企业的领导人和一般员工中树立一种适合于本企业利益的价值观,并采取一系列方法来激发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爱本企业,为本企业的繁荣与成功去奋斗,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的效益的目的;二、企业家的管理文化与经营文化;三、提高企业一般职工的文化水平、文化素质,充分丰富企业职工的文化生活、文化修养;四、企业也要关心社会上的文化事业;五、企业领导人要很好地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研究国家有关企业的各种政策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的问题,提高参与这些方面决策的意识。最近,就企业文化建设一些观点问题,本刊记者专程拜访了于老。  相似文献   

10.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发展前途的不仅仅是技术、质量、规模等物质因素,更要看员工的素质、技能和水平。可以说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是决定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所以,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员工的综合素质; 而如何提高企业的素质,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那么, 如何才能够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营地欢迎您参加第二季活动,并能够有效地提升您的企业运营效率,与其他企业家共同发展!企业家声音第一季日本工匠精神之旅,让我真正地了解了日本企业的管理和企业文化,能把企业做到上百年历史,不是偶然。日本企业讲求做企业不只是做产品,而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员工也就做不出好的产品。培训员工要重礼仪、守规则、常整理、抓安全、讲卫生。只有能做到这五点的员工,才能  相似文献   

12.
所谓企业凝聚力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团结的状况,全体员工对于共同的企业目标或企业领导的认同程度,是企业基本思想在每个人心目中的体现。要想企业健康发展,必须从企业员工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入手,了解他们对企业的看法,对工作的态度,加强与员工的及时沟通,做好企业应该做的工作是加强企业凝聚力的基础保障。本文笔者就从从员工入手来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这需要企业具备一支技术强、素质高的员工队伍。由此一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强化企业管理的要求、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段、是帮助员工树立正确观念的途径,所以要得到重视。企业要通过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关心体贴,以情感人;树立榜样,典型示范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独有的政治优势,是党夺取事业胜利的法宝。而企业的凝聚力则涵盖了推进和保障企业发展的全部要素。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凝聚力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的高低,决定着员工是否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企业目标能否得以实现。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企业中,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员工办企业,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将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党的群众路线是提升干部员工团队协作凝聚力的核心宗旨,是在凝聚力中突出体现党的政治优势的基础保障。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引下提升企业凝聚力,要做到"四个凝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国内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现状。1.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有待更新;2.员工激励机制有待完善;3.员工晋升通道不畅通;4.员工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5.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性不强。结论是:现有人力资源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论述了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剖析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及特点。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企业竞争的关键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即企业员工的素质高低是决定企业命运成败的关键。因此,企业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就必须从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入手,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德才兼备的员工队伍。企业工会组织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并将其体现出来?这是摆在我们兰铀公司工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年金不仅是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员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有好的年金方案,首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然后必须处理好"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关系,做到合理、公平、效率兼顾;最后,无论是在年金计划建立过程中还是建立之后,企业必须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工作,让员工认同企业年金。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使企业年金计划真正起到吸引员工、激励员工和留住员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断丰富发展企业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是满足企业员工需求的客观需要,是履行企业使命的必然选择。有助于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共同精神家园";有助于提高企业软实力,推动生产力生成模式转变;有助于完成各种任务,完成企业新时期的新使命。为此,要大力培育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9.
杜晓东 《活力》2010,(4):237-237,239
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现实要求,是加快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要从意识形态上进行思想政治理念的熏陶、灌输,增强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把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员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注重统一企业和员工价值观念,充分体现人本管理思想;优化企业环境。为打造文化亲和力提供平台:以党建促作风转变,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观点企业文化落地的对策:一是要发动全员参与;二是要塑造企业个性;三是要循序渐进;四是要融入生产经营;五是要实现制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