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趋势,公序良俗作为与诚实信用原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民商法的一般规则,它具有填补法律漏洞的功效。本文从公序良俗原则的立法发展轨迹出发,论述了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风险,并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正确适用公序良俗原则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因专利权在授予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受到公序良俗原则和道德的约束。公序良俗原则应用于专利制度的合理性。针对基因专利的授予和实施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建立基因隐私权、知情权和否决权制度,建立利益分享和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张学英诉蒋伦芳一案之判决 ,在学界引起诸多纷争。一方面此案的判决 ,暴露了我国民事私法上关于不法原因给付制度构建的欠缺 ,另一方面也昭示了建立在个人自由主义基础之上的公序良俗之价值理性的匮乏 ,公序良俗之法律逻辑基础乃为法律行为自由主义 ,其功能与目的非在于否定自由 ,而恰恰是保障与舒展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4.
张学英诉蒋伦芳一案之判决,在学界引起诸多纷争。一方面此案的判决,暴露了我国民事私法上关于不法原因给付制度构建的欠缺,另一方面也昭示了建立在个人自由主义基础之上的公序良俗之价值理性的匮乏,公序良俗之法律逻辑基础及为法律行为自由主义,其功能与目的非在于否定自由,而恰恰是保障与舒展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5.
一个简单的遗赠纠纷案件的判决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本文试从全国著名的泸州"第三者遗赠纠纷"案入手,通过法理分析来论证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同时反思中国法学的自治化进程。在法的适用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奉行私权神圣的原则,另一方面又要将权利的行使限制在尊重公序良俗的范围之内,以此来协调自由与秩序。但要正确把握公序良俗的设定价值,其设定目的在于保障个人利益,彰显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6.
"婚姻保证金"的法律性质为附条件赠与;按照我国相关的司法解释,条件违反公序良俗原则无效则法律行为本身也应认定为无效,但如此处理难以周延地平衡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在我国民法中引入不法原因给付制度,在该赠与行为被宣告无效后,适用不法原因给付规则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7.
孔子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需求,改造西周以尊祖敬宗为主要内容的类宗教倾向性的"孝",使其成为家庭伦理的核心理念。推其实,则是为了以家庭为单位,打造合格的社会人,最终以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盛世。孔子的做法对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公序良俗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商业名称为主的店堂招牌并不属于广告,不宜纳入《广告法》的规制范围,而应依据商业名称类法律法规予以规制,否则不仅导致适用法律的错误,也难免出现机械执法的尴尬。戏仿商业名称并非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语言文字,而应视戏仿者与戏仿对象的利益衡量进行公序良俗的价值补充和合法性审查。  相似文献   

9.
公序良俗原则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公共利益,并可通过对合同形式的影响发挥其在民事法律行为领域的指引功能。在公共利益的要求下,与弱势群体利益相关的合同、与社会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合同以及与国家重大经济利益相关的合同等,均必须遵循法定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为了隐瞒某些违法行为或事实而给知情人一定的物质利益作为"封口费"。由于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或者其先前行为可能违法,因而往往受到公安机关的干预。但从民法的角度来看,这种给付与收受金钱的关系应界定为附义务的赠与,且由于其违反公序良俗而应视为一种无效的契约。"封口费"不应由公安机关"追回",而应当按照不当得利进行民法上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尸体作为民法上的物有着其特殊性,它是一种既有自然属性又有伦理属性的客观实在,是一种特殊的物.这就意味着对尸体进行法律规制既要充分发挥尸体的精神效用和物质效用又要注意保护死者亲属的利益和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相似文献   

12.
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对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综合表达,具有弥补成文法局限性、促进公私法融合与满足民法自身发展需要的功能。该原则的内涵与功能均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理论契合:通过“公序”对实质公平正义观的维护以及通过“良俗”对整体道德秩序观的彰显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其功能的发挥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保障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名”逻辑,是我国古代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名”的理论,来规范思维和行动,以矫正“名实乖乱”社会现实的古典逻辑理论。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针对当前“名实淆乱”的社会经济现象,从经济逻辑的视角来对“正名”逻辑进行现实的解读,深入发掘本民族的逻辑思想,以捍卫社会理性,维护社会经济的公序良俗和公平、诚信。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民间借贷中的民事习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民初,民间借贷中的民事习惯纷繁复杂,不同地域,多有别异.借贷利率与借贷期限、借贷数额、借贷对象及银根松紧形势等市场因素有关,以“月利三分”为限,有“零利率”、“低利率”、“高利率”之分;借贷担保有以中人与房屋、土地、粮食、牲畜甚至妻女之分;债务履行有利息滚入母金、利息不滚入母金、停利归本、先偿利后归本、打账与摊账或摊还、立发财票或兴隆票之分.其中,有些属陋规恶俗,理应摒弃;有些属公序良俗,值得借鉴.认真梳理清末民初民间借贷中的民事习惯对规制与引导当今社会民间借贷秩序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汪玉 《大众商务》2010,(16):251-251
尸体作为民法上的物有着其特殊性,它是一种既有自然属性又有伦理属性的客观实在,是一种特殊的物。这就意味着对尸体进行法律规制既要充分发挥尸体的精神效用和物质效用又要注意保护死者亲属的利益和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相似文献   

16.
会计环境的动态性,使得不确定性和风险广泛存在,这是稳健原则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但在实际应用中,稳健原则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正是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稳健原则的产生、运用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旨在强调应适度运用稳健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稳健性原则的本质,稳健性原则是一种在不确定性情况下,会计核算应遵循的惯例。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大量运用,由于其具有不平衡性、倾向性的特点,所以不可避免带来一些弊端。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及实务的角度分析会计准则对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会计核算应“符合”稳健性原则。因此,有关稳健性原则运用的会计准则应该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而不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本文最后阐述了持有这种态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不确定性风险也急剧增长,为了增强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有必要在会计核算中采取谨慎性原则,本着重从不确定性因素与会计期间的密切关系方面阐述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条件和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致使会计领域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稳健性原则是人们对会计不确定性的一种必然反应。稳健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的争议。本文就稳健性原则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遵循稳健原则是财务会计界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至今仍然影响着会计中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定.然而,人们对其在会计系统中的地位的质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尤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对稳健原则谋求变革的呼声甚高.稳健原则究竟何去何从?如何认识其新的时代内涵?以及在我国企业中何以实现适度稳健?本文拟作初步探讨,作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