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放开的进度比较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相对于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整体步伐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还是较慢的,并且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逐步显现出一些制约因素,客观上阻碍了利率改革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理论上尚须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其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废物。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与水污染,这会对居民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文章以辽宁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为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余世仁 《经济论坛》2004,(17):14-15
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但效果不明显。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快速回升,但主要是由于投资需求的拉动,居民消费需求仍然不足,居民储蓄余额创历史新高。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分析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对于探究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胡红军 《经济师》2014,(6):52-53,5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民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当前促进农民就业有文化素质、经济体制、制度及就业服务滞后等制约因素,国家应通过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来促进农民就业。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居民消费制约因素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磊  郭楠 《经济与管理》2003,(3):34-35,33
本文在分析消费者外部设定及内部设定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受供给约束及流动性约束,并具有阶段性储蓄目标的短视消费模型,证明了除传统收入和财富因素外,当前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存在四个方面。由于商品市场非完备及政府干预造成的市场供给约束;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或金融工具匮乏造成的流动性约束;由于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造成的居民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最后,宏观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加大通过强化居民的流动性约束,从而严重抑制居民的当期消费。由于不同收入组受到的各项约束的强度不同,所以刺激居民消费政策不但要考虑收入分配调整政策对居民消费的效应,还要针对不同收入组所受约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分层刺激消费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张亮 《发展研究》2016,(3):14-16
再生水被誉为城市的“第二水源”,在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减轻水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对再生水的利用十分重视,但国内仍存在着输送管线建设滞后、价格体系不完善、用户认识不全面、水质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取水和排水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再生水的推广利用.建议通过完善投融资机制、积极寻求替代渠道、科学合理布局再生水厂等多种方式,解决管网建设滞后的制约;健全水质标准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管理体系,提升再生水利用的安全性,切实消除潜在用户的顾虑;拓宽再生水的强制使用范围,完善再生水水价体系,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再生水利用程度;按照“管两头”的原则,不断规范水资源管理,激励再生水的使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缺口急剧加大.由于国内传统能源如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能源需求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常规能源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所需.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制约铜陵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增加铜陵市地方可用财力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机构部门分类以及统计数据,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视角探究对居民消费水平有影响的因素,以哈尔滨实例进行分析,使各种模型的建立及综合评价分析更加严密,更有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0.
11.
改革开放后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 ,且波动性较大。收入可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 ,而且 ,二者对居民的消费行为影响不同。通过实证分析 ,很好地解释了我国通货紧缩时期居民消费疲软的经济态势 ,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服务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相对较低,与我国社会所处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43%左右,上升速度缓慢,这种现象有悖于产业升级的一般经济规律,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速时期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也不对应。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是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勇 《经济问题》2008,(10):123-125
通过对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和评价,探析了陕西加速发展存在着产业结构转型滞后、城市化水平低、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经济实力薄弱、经济发展投入不足、科教发展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制约因素,认为陕西应通过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实施科教兴省、环境优化等战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制约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营经济对推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有巨大贡献。然而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 ,私营企业还存在很多障碍和诸多限制 ,亟待有关方面关注和解决。一、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特点(一 )私营经济的地位明显上升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私营经济的命运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社会经济地位的变迁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在 1 978— 1 987年期间 ,处于没有地位阶段。私营经济因有雇工和剥削现象而受到人们的歧视和压制 ,但私营经济仍凭自己的生命力暗暗生长。其次是在 1 988—1 997年期间 ,处于补充地位阶段。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 ,私营经济的规模逐渐…  相似文献   

16.
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效益优势,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西部地区纷纷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特色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制约因素也逐步显现出来,成为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文章以酒泉市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探寻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地流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嬗变的必然结果。目前湖南农地流转呈加速趋势,但仍存在观念滞后影响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妨碍流转、程序不规范制约流转和损害农民利益等诸多制约因素。要化解农地流转制约因素,必须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培育中介组织,防止流转过程中政府寻租,完善农地流转后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8.
当前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应该看到,当前的经济形势仍然严峻,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出口均显不足。因此,扩大内需是当前启动经济唯一的现实选择。扩大内需,只是扩大投资需求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因为只有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扩大,并继而推动经济的增长。1当前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11体制因素社会保障体系是一国经济的减震器,是广大居民敢于消费的重要支柱。我国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来职工的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福建省商贸业虽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但增幅低于GDP,且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商业利润率下滑等问题。而且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一是居民消费倾向呈下降态势。随着各项政策和措施的相继出台,原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社会福利与保障措施,相继进行“市场化”改革,大部分需由居民家庭承担,且其价格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前财产险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威 《经济师》2004,(7):216-217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所有制形式的改革 ,在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和较大的冲击。在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的今天 ,面对机遇与挑战、希望和困难并存的新形势 ,如何顺应体制改革的需要 ,因势利导 ,扬长避短 ,保持财产险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是关系到中国财险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就我国财险业务发展的现状看 ,监管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以及诚信经营成为保险业发展的主流。但是 ,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当前财险业务发展的不足。尤其是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 ,中国金融业正积极开放 ,对于中国民族保险业来说 ,无论从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指标考查 ,还是从业务规模、险种结构等方面衡量 ,其发展的总体水平都不高 ,有效供给不足 ,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