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的“岗地”亦称“台地”,相对高差10~30m、地面平均坡度3~7度、由第四纪红色土层组成的地形总称,主要集中分布于江汉加积平坦平原外围和南襄盆地内部。“丘陵”相对高差30~200m、地面平均坡度7~25度、由不同性质的基岩组成的地形总称,主要分布在鄂西山地、桐柏~大别山地及幕阜山地的前缘。丘陵岗地面积之和占所在县级行政区域面积60%以上的县(市)  相似文献   

2.
中国贫困县空间格局与地形的空间耦合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90 m分辨率全国DEM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基础,以中国贫困县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县域财富空间分布的地形环境动因。通过计算地面坡度、地形起伏度、河网长度与密度等,探讨地形因子与县域财富分布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贫困县主要位于我国三大地形阶梯的第二阶梯,以黄土高原、秦巴山地、云贵高原最为集中,该区域也位于胡焕庸人口分界线两侧附近。研究表明,复杂的地形条件对贫困县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当强度的正向驱动作用。其中,70%的贫困县位于地面平均坡度在10°以上的区域;72%的贫困县位于3×3邻域窗口内(270 m×270 m)地形起伏度达50 m以上的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山区地域90 m分辨率DEM数据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坡度和地形起伏度计算结果,而贫困县地形环境在真实情况下更为恶劣,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进一步印证地形条件对贫困县分布的影响。可见,贫困摘帽已不能依赖先天不足的第一产业,政府主导性产业向贫困县地域的强势布局,及由此产生可能的羊群效应有望推动区域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洪峰  许月卿  吴艳芳 《经济地理》2013,33(1):160-166,186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借助DEM提取高程、坡度信息,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平谷区1993-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资源优化布局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①1993-2008年,平谷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大幅度增加;②坡度、高程及地形位对平谷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时空变化有着重要影响.③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低地形位区间,草地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地形位区间,林地、未利用地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高地形位区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随着地形位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4.
罗君  石培基  张学斌 《经济地理》2020,40(6):106-115
以黄河上游的兰州—西宁城市群为例,基于DEM数据、乡镇尺度的人口普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影响模型和GIS格网技术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化,进而探讨人口分布格局与地形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人口空间化结果达到精度要求,能反映兰西城市群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②兰西城市群人口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基本稳定,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征;分布形态与黄河干支流水系形态高度相似,湟水谷地呈"鱼骨状"分布,东部黄河流域呈带状分布。③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增强,极度稀疏区面积扩大,人口高度分散分布;稠密区的人口极化效应增强,兰州、西宁和临夏是3个人口集聚中心。④人口分布随地形变化呈现垂直梯度效应和中低海拔河谷盆地指向,随着地形起伏度、海拔和坡度增大,人口密度不断降低,人口主要分布于地形起伏度小于200 m、海拔低于2 500 m、坡度小于15°的河谷盆地内。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影响因素是指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和制度政策环境因素。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一方面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直接限制,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及文化传统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大小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一、自然环境宜居的自然位置与条件是农户选择居住地的前提。比如关系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生物、矿产、土地资源等的丰富度及其比重,都将阻碍或指引农村居住区位的选择。农村居民点自古就是在不断的使用与改造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高程与坡度等与地质安全相关的自然条件对农户居住选址更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彭水县保家镇为例,对西南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山区农村居民点具有布局零散,集聚度低、规模等级不明显、聚落密度地域差异大的特点,这种分布受坡度、海拔、交通、经济、耕地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具有强烈的低坡度、低海拔的区位取向、交通区位取向、经济区位取向,以及耕地分布的空间趋同性特点。最后提出山区农村居民点规划应坚持"集中为主,分散为辅,散中有聚"优化布局原则,同时针对保家镇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给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作为典型南方稻作梯田的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梯田区居民点、河流、道路、林地、耕地等信息,获得了梯田区居民点分布格局,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并结合地形数据,分析了坡度、坡向、河流、耕地分布、城镇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对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坡度、河流、距耕地距离、距城镇距离、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居民点的分布影响显著,居民点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平缓地区,沿河流、道路分布明显,且距城镇距离越近,居民点分布越多越集中。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对石漠化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政村作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规模特征度量、密度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等研究1989—2017年平果县农村居民点和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发掘农村居民点与石漠化演变的内在驱动机理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平果县农村居民点受交通干线和河流影响,空间分布不均,整体呈现东北、西南多,中部少的特点,密度特征表现为南北密、中部疏,景观形状指数南高北低、由西南向西北递减;②平果县石漠化规模排序依次是强度>潜在>中度>极强度>轻度,县域东北部、西南部等居民密集区石漠化较为严重,1989—2017年石漠化面积呈现增—减—增—减的波动变化趋势;③农村居民点演变速率、变异系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和对石漠化演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一定的协同力,对石漠化演变起重要作用,任意两个农村居民点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石漠化空间差异的影响均大于单一驱动因素,且交互作用类型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13、2014和2016年4个时间截面,采用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结合Arc GIS软件,分析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同时间截面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呈现聚集分布特征,空间结构上呈"双核集聚—网状发展"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2)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异主要受高程、地形起伏度、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力不显著。(3)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多数位于西北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与平原地区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0.
基于乡村转型的黄土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兰州市七里河区为例,以65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基于农村发展特征综合数据库,采用Delphi与AHP方法,从乡村发展度、乡村转型度、城乡协调度出发评价了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和乡村发展比较优势。结果表明:1七里河区乡村发展度、乡村转型度、城乡协调度均具有明显随坪台区—丘陵区—低山区—中山区变化的海拔梯度格局。坪台区区位优势明显,乡村转型发展水平最高;丘陵区农业发展基础好,乡村转型发展水平较好;南部低、中山区乡村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支点和动力,乡村转型度相对较低。2坪台区位于城市边缘且"城乡结合部问题"明显;丘陵区村庄分布零散且农户对居住环境改善需求强烈;低山区原土风貌特征明显且集聚整治空间有限;中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且居民点废弃比例较高。3采取城乡融入型、前山集约型、低山提升型、中山迁移型4种整治模式可实现七里河区农村居民点多元化和差别化的科学整治。  相似文献   

11.
以三峡库区重要区万州为例,运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度"、核密度、邻近距离测度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万州区农村居民点从三峡工程蓄水之前(1995年)到后三峡时代(2012年)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因此划分了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结果表明:万州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从"单点高值集中"向"多点中高值集中"转变,整体呈"西密东疏"的空间差异;交通的引导作用加强,地形的限制作用减弱;空间演变速度呈"东增西缓中减少"的特征。依据基础分析结合区域位置和生态条件将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投影在村级单位上,并分为自然演变、加剧演变、剧烈演变和三峡工程扰动四种类型。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的确定为后期驱动机制研究、空间重构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具备更好的操作性,未来的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则需要根据不同空间格局演变类型的特点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对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寻找存在的不足,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①相关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理论主要有农村宅基地转型理论、空心村理论以及农村居民点演变规律等,这些理论可以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和挖潜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②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内涵多被界定为整理增加耕地面积的潜力,其主要测算方法有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三种;③整理增加耕地系数是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级的主要依据;④相关的农村居民点挖潜政策措施主要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和城乡统筹政策三个。今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①理论研究亟需多学科理论的融合以搭建新的框架,加强理论框架对潜力测算方法的指导;②潜力内涵应更加注重整理增加土地面积的表述,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的修正需更加系统,潜力分级指标需更加有针对性;③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三个政策与农村居民点挖潜关系的梳理,为潜力挖掘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和方法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李博  邓楚雄  吴永兴 《经济师》2007,(12):181-183
在分析长沙市城市化与建设用地状况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各类建设用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文章认为:1990—2004年间,城市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城镇用地影响大,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减少0.4973%,城镇用地增加0.2866%;对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影响较大,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分别增加0.1189%、0.1294%;对其他建设用地影响小,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其他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仅减少0.0372%。然后,通过逐步回归,建立长沙市城市化水平与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长沙市未来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值,预测出了2010—2015年长沙市建设用地结构。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是开展居民点整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居民点整理项目投入的依据,对居民点整理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文章以山东省文登市侯家镇为例,对其38个农村居民点的宅基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对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居民点中宅基地比例较小、户均宅基地宗数偏高、单宗宅基地面积较大、宅基地隐性交易突出以及闲置状况严重等特点,并根据上述特点归纳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存在四个层次,即闲置宅基地潜力、一户多宅潜力、户均宅基地潜力和宅基地密度提高潜力。最后,在分别计算出各层次潜力基础上,汇总得侯家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81.37公顷。  相似文献   

15.
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因受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双重扰动而深刻转型,探索特殊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及其优化策略,有利于推进特殊区域的国土空间治理与缓解用地矛盾,并为特殊地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文章以山地都市边缘区的重庆渝北区石船镇为例,采用地类转移矩阵、ArcGIS空间统计、理想点逼近(TOPSIS)、核密度法和多因素叠加分析等方法集成分析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2010—2016年城镇建设用地单项动态度为55.72%,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旺盛,以耕地占用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亟待通过居民点空间治理,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缓解用地矛盾。②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总体分布零乱,但其内部空间布局在某种程度上仍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整体呈现出以河水村为中心,密度由内到外依次降低的规律。③研究区居民点布局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多重因素影响,亟待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涉及到高程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是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两种方法虽然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不足。水准测量是一种直接测高法,测定高差的精度是较高的,但水准测量受地形起伏的限制,外业工作量大,施测速度较慢。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高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测速度较快。在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线型工程,管网工程等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但精度较低,且每次测量都得量取仪器高,棱镜高。麻烦而且增加了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17.
吉中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位于长白山西麓吉林中部低山丘陵区的蛟河市为对象,基于两期土地详查的矢量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1997—2014年间蛟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自然、区位和人口因素影响农村居民点演变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蛟河市的农村居民点总量有所下降。村级尺度的蛟河市农村居民点大范围减少的同时,出现局部小范围集聚增加现象,乡级尺度的农村居民点变化存在空间差异。2蛟河市农村居民点近17年来整体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均匀度的变化较微弱,但密集度有所增加。317年间农村居民点的低坡度指向性和靠近河流、公路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没有改变,但受城镇吸引而集聚的特征越来越明显。4自然因素是农村居民点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居民点演化的主控因素;区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越来越大,距离交通线和城镇的远近对农村居民点规模和格局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人口因素亦是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广州地铁过江段进行工程勘察,查明了该区水下地形的起伏和变化情况,覆盖层的分层、深度和分布情况以及基岩面的埋深、起伏与构造情况,为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分析表明,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是一种速度快、效率高的水域工程物探新方法,在各种水域工程的岩土勘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影像分类解译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定量识别了2000和2018年海口市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变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海口市乡村居民点数量和面积显著增长,总体上"东密西疏",呈现出高密度小规模集聚与低密度大规模集聚分布并存的空间格局;乡村居民点高密度区范围不断扩大,分布密度由邻近中心城区向东部、南部明显衰减;总体趋向于相对零散的分布,新增居民点主要位于海口市东部和南部,具有面积小而分散的特征。②海口市乡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受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其中,区位因素对乡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演变影响最为显著,路网密度、到区中心可达性、到主要公路距离3个因子是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房地产开发及多种土地利用规划与保护政策对海口市乡村居民点演变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测算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樊芳  刘艳芳  张扬  侯贺平 《经济地理》2012,32(4):119-123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划分山区、丘陵、平原三类地形分别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资金修正系数与农户搬迁意愿的修正系数,并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测算的理论潜力修正为现实潜力。结果显示: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仅为理论潜力的57.07%,其中山地地区潜力不能释放,而平原地区是潜力释放主要区域。结果表明了资金与农户整理意愿对潜力释放具有显著影响,广西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根据现实潜力大小安排重点区域,以便取得较高整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