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秋江 《魅力中国》2011,(15):102-102
文章分析了器乐曲的特性,认为纯乐器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基本情感、特殊情感和高级情感。结合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三个阶段一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启悟,深入探讨了音乐审美体验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论证了在音乐再创作过程中,情感和想象是欣赏者领悟音乐从中获得精神美感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2.
音乐的审美是美感在音乐方面的特殊体现,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提供音乐信息的一种反馈,人们的审美活动有其独特的发展进程。作曲家们的敏捷才思、表演家对作品的演绎、鉴赏家对音乐内涵的品味,充分说明他们具有高超的审美体验及其品味。  相似文献   

3.
孙佳渌 《黑河学刊》2011,(6):157-158
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既是音乐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是音乐艺术欣赏、批评与传达的纽带。作为大学音乐教育者,如何做好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成为了音乐教育者的关键问题。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音乐教育中审美把握途径进行分析,并佐以实证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陈冰冰 《魅力中国》2014,(5):228-228
音乐教学离不开审美教育,只有音乐教学目标和音乐的美学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目标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审美教学所发挥的显著作用可以加快促成美育的目标.也可以让师生正确认识音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轲 《魅力中国》2014,(9):94-94
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逐渐发展变化而来,所以音乐教育更不可能只有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加入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审美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可分为直觉阶段、构成阶段和超越阶段三个部分:直觉阶段,知觉起主要作用;构成阶段,想象起主要作用;超越阶段,审美体验超越现实时空,达到对世界的本真存在和生命的本真存在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邢秘 《魅力中国》2014,(12):134-134
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8.
韩敏 《魅力中国》2011,(1):302-302
“音乐以审美为核心”作为新课标首要的教学理念,使审美教育成为我们音乐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审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做出了论述,旨在以新课标为依据,实现审美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培养高校学生音乐审美判断力,首先在于确立至真至善至美的审美标准和理念,通过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培养听辨能力,渗透人文精神,理性分析作品,培育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提高作品价值评判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我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音乐审美教育是高校美育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手段,加强对非艺术院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音乐艺术的特性赋予了音乐审美情绪情感性、表现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反映出音乐审美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琳 《魅力中国》2011,(7):115-115
新颁布的基础音乐教学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因此,我们也称当代的音乐教育为“音乐审美教育”。新课标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充分认识“审美教育”这一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就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证了音乐审美素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重要方法,对于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就是热爱生活,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让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刘冰 《魅力中国》2010,(3):281-28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给人的感受是不能被任何形式所替代的。通过对音乐感知特殊形式的分析,论述了听是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所不可忽视的一条重要且必要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旅游者的旅游审美行为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具体分析了两者在旅游审美模式和行为的差异,研究了中西审美观差异的根本原因,并总考了旅游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利红 《魅力中国》2011,(21):297-297
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课为学生审美体验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7.
谭静 《魅力中国》2011,(7):262-262
小学音乐教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诠释,明确提出了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反观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小学音乐的许多实际教学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没有从审美的角度方面让学生感知、理解音乐,学生也不能在音乐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范水彩 《魅力中国》2013,(8):215-215
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说:“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因素,有着不呵忽视的美育功能。因此,我们应当把它提升为一种美育方式,以允分发挥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美育效应。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学是美育的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教学既要遵循美学原理,又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特点和审美心理变化,基本策略是:针对七年级学生,培养音乐素养是培养审美的根本途径;针对八年级学生,注重音乐作品内容分析,为"鉴赏美"做好铺垫;针对九年级学生,用音乐本身的"美"感化学生.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富有感情的艺术,是灵魂的语言,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