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柴林林 《魅力中国》2013,(16):344-344
新媒体是指以数字、网络、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技术为依托的媒介构成的信息空间。新媒体的应用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突出的影响。新媒体环境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平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增强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薛荣生 《理论观察》2012,(5):194-19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使用状况调查入手,阐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最后探讨了结合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社会化水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既带来积极作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工作发展的对策是:积极转变高校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营造和优化适合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发展的新媒体环境;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技术下信息储备的海量性、信息发布的即时性、信息传递的交互性、信息内容的虚拟性对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饶品良 《理论观察》2015,(4):139-140
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深、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根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变革,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蕴藏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价值,探讨新媒体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使命和要求,论述和阐述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条件下的拓展创新教育模式、构建教学机制、完善教学评估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李炳辉 《魅力中国》2013,(31):175-175,177
新媒体在逐步地取代传统的媒体,影响了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及阶段。新媒体逐渐渗透进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大学生成长过程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已然成为大学生成长中蓝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存在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其所具备的传播主体多元化、空间开放性、信息庞杂性等特点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运用好新媒体,在新媒体背景下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调查新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传播主体多元化、空间开放性、信息庞杂化等特点使其成为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总结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进而提出可行性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工作者要依托新媒体技术,重视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构筑新媒体平台、健全新媒体监督机制、提高师生媒介素养,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同时也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网站要大兴文明之风;高校要担负起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的责任;大学生要严格自律。  相似文献   

10.
李炳辉 《魅力中国》2013,(31):176-177
新媒体就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正以其互动性、在场感、即时性等特点满足了大学生需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大学生形成强烈的立体辐射,从而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及其教育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应该采取一定的对策来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确立新时代理想信念,尽量杜绝新媒体中反动、低俗内容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不利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也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从而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挑战.面对这样的新形势,高校更应扩大学生思想教育观念; 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建设社会主义新媒体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新媒体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及必要性,提出了开设大学生新媒体素质教育课程的相关建议。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把媒体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现有的诸多问题,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整体的媒体素养水平,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郭旭阳  杨莉 《魅力中国》2014,(19):375-375
新媒体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关注,正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本文就围绕着新嫌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阐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在给大学生提供广博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信息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新媒体时代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挥新媒体的交互功能,营造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网上引导和网下教育相配合。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在给大学生提供广博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信息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新媒体时代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挥新媒体的交互功能,营造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网上引导和网下教育相配合.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正确认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积极适应新形势,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席祥勇 《魅力中国》2013,(14):284-284,286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繁荣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功能的完善,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与日俱增。以微博、人人为代表的校园新媒体作为一个崭新的传播媒体。具有信息内容丰富、传播便利快捷、主体平等互动、时间碎片化、使用个性化等优势,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视野范围和生活空间。目前新媒体已经广泛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这个网络时代,有效运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关键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优、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以手机、网络等移动通讯设备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有的优势,深受人们的青睐,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诸多方面。在此背景下,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要重视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勇于面对挑战,走出一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戎俊 《改革与开放》2014,(20):76-77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时政教育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与要求,将新媒体运用于时政教育成为必然的选择。新媒体的特点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都与时政教育新发展相契合,为新媒体在时政教育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行性。新媒体作用的发挥路径需要不断创新,在内容、形式、方法、环境及教育追踪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促进时政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