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是民族政策与公共政策的交叉领域。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的发展因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总体发展滞后。但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人口结构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形成了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的差异化需求,政府主导的差异化制度供给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因长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使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差异化制度设计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制度文化基础,因而具备现实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入手,探讨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为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完善和发展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的最后"安全网"和"自动稳定器"功能已经早在诸多国家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但是其前提条件是需要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将导致财政负担过高和个人、企业负担较重;而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又不能实现其"保基本"的目标。所以,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是社会保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南民族地区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通过对贵州城镇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进行测度,发现城镇社会保障水平低于理论上适度社会保障水平。需要从经济发展、扩大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适度提高社会保障绝对水平等方面入手,以实现西南民族地区城镇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民族地区农村并不十分理想.受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和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的影响,传统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难以为继,国家也无力全部承担广大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因此,重建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建立新型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四川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屏障建设的前沿阵地,对于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快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只有通过制度的保障、约束和监督作用,才能建立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文章提出从加强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建设和加快生态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入手,以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环境资源管理制度、法律保障制度、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制度为抓手,逐步健全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于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更是意义重大。人才的流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政府和企业应该从完善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制度、用人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冯锦彩 《经济问题》2008,341(1):120-122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山西经济的发展,山西农村人口发展呈现出了老龄化、流动人口增多等新特点,这对山西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尽快建立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为山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以山西农村人口发展特点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的新要求为起点,提出了现行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聚焦于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健康产业的现状,立足贵州省的3个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蕴含丰富的健康产业资源,采用实地调查与资料搜集、归类、分析与提炼的研究方法,坚持绿色、协调、持续、创新原则,建议从民族健康医药与药材基地、民族地区旅游与山地运动、民族地区养生与养老三个方面充分挖掘、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健康产业市场,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升民族地区健康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以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荣莉 《经济师》2009,(11):226-227
在贵州水电开发中,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然而现行的征地安置标准过低并且方式单一,这些失地农民转化为无业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因此建设贵州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制度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贵州地区水电建设中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征地补偿情况以及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为失地农民自我发展和生活保障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吴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40-142
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多数民族地区偏重于依靠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增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是民族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保障制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婕 《生产力研究》2007,(1):71-72,79
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造成管理体系的部门化、区域与水平以及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保障制度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作用。文章基于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保障制度的影响分析,提出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实施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是我国最早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城市,目前已实行了17年,与其他地区相比,能较好地体现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探索深圳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的保障制度也日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安定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文主要论述了新时期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关系到每个国家的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对此都极为重视,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借鉴他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对我国当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内陆山区省份,改革开放以来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等多种因素影响,至今仍然相对贫困.出贵州自身努力外,仍然需要国家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构造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产出均等化水平及效率进行估算。研究结论为:公共服务总投入除云南、内蒙古、宁夏三个省区外,其余省区的非均等化程度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区的投入差异显著;各项具体投入项目的非均等化程度排序依次为: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安全、一般公共服务、公共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除广西外,其它省区的投入产出效率都较低,西藏、青海两个省区的效率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晓  石明奎  黎亮 《当代经济》2009,(17):164-16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不仅制约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对长江、珠江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点,通过分析1949年以来当地农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协同发展状况,评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揭示历史时期不同发展模式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1.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在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是"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从而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及其保障水平。鉴于我国农村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要求也不一样,因而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不可搞"一刀切"。在经济发达地区,应采取措施全面  相似文献   

19.
一、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该地区,故称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民族习惯、宗教等因素,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经济基础较雄厚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低于全国金融发展水平,也低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民族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设计适合民族地区的金融制度安排,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