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毛泽东"实事求是"说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并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概念以新的内涵。毛泽东"实事求是"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产物,它既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衍生,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延伸;把探求事物内在规律性的唯物立场和力求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从而形成了新的"实事求是"理论形态,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
学风问题是思想路线问题。在学风问题上,要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要么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舍此无他。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程中,高度重视从思想上建党,努力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舍,逐步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建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风,同时提出了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方法,坚决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命题;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实事求是贯穿于群众路线,是群众路线的本质体现,它为群众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构成群众路线的核心,也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4.
思想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它是一场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中的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在全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关系到指导思想是否正确的大问题。因此,对于本章的讲解,需要教师从哲学的高度和角度加以把握,并且在教学上要不拘一格,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遵义会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遵义会议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多维理论探讨要从科学、民主、民族和时代这几个方面进行,遵义会议确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路线,在提供基本的民主保障的同时,确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精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在中国的革命及其建设中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艰难探索中得出的理论结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先后通过了三个历史决议,高度浓缩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三个历史决议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进理论创新发展、开创事业发展新局。这六方面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为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9.
徐昕  仁清邓珠 《魅力中国》2010,(6):316-316,287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它们在研究的方法、理论、范畴上既有相似,也有相异之处。“实践”与“实事求是”,“对立统一”与“一分两合”,“与时俱进”与“明经致用’’等概念鲜明地体现了两者强调实践、关注普遍联系、注重动态地看待世界的相似性,也表现出其体系构建、方法论、传承性的差异。结合马克恩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典范,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为借鉴,中国当代哲学应以广泛开放、灵活适应的原则,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正>实事求是的原生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谓是治学的一种态度。东汉河间献王刘德博览群书,治学严谨,在搜集和阅读古书时,很注意考其真伪。于是《汉书》作者班固称刘德“倏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将“实事求是”四字注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两位古人都把“实事求是”看作是一种求实求真的治学态度。治学如此,治其它东西亦复如此。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书中把“实事求是“这一治学态度提升到哲学层面予以思考。按他的解释,“实事求是”即为研究(求)客观事物(实事)的规律(是)。邓小平根据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反对“左”的思想中把解放思想突出地提出来,并放在和实事求是一个平台上予以思考,共同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从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地阐发了这一思想路线,并把这一思想路线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结合起来,使其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刻。对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问题,理论界所论甚多,本文亦不赘述。笔者意在说明“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及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枷锁,使得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确立。真理标准大讨论奠定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基,也大力推进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1941年以整顿党风、文风和学风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全党范围内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它最终促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2013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要在全党牢固确立党的群众路线。虽然这两个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内容、方法及旨归都不尽相同,但延安整风运动仍可以为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强 《乡镇经济》2013,(4):9-14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要求党员干部在领导方法上要做到坚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结合当前党群关系现状及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灵活运用毛泽东提出的领导方法,有利于找准密切联系群众的切入点、反对“四风”,有利于正确开展调查研究,统筹群众工作中的各项问题,保障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于炎 《理论观察》2012,(4):14-16
毛泽东的党建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其中,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毛泽东党建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毛泽东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而且把它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相似文献   

15.
李铁 《改革与战略》2012,28(4):11-13
抗战时期,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给私人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充分的肯定。毛泽东关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有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长远构想的一面,又有服从于当时现实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一面,仔细考察毛泽东这一思想的科学成因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6.
张园园 《魅力中国》2009,(20):10-11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最早在党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最早合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并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在不断的探索中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情”和“世情”的转变,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一个不可避免又亟待解决的课题。毛泽东哲学是第一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为构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提供了借鉴和指导,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不但要了解毛泽东哲学,更要明确构建的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应该具有创新性、和谐性、开放性、理想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冯华 《魅力中国》2010,(10):39-40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把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工农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我党针对工农红军的具体情况,结合当时的主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恰当的方法,有效地对工农红军进行了思想政治教声,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哲学解释学以其强大的思想观对人文科学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语言与教学亦是其中之一。外语教学中,通过完成哲学解释学语言教育思想的研究,能够对外语教学中"人的存在"这一重要理念加以完善。本文以哲学解释学中的"理解"和"视域融合"作为重点内容加以分析,提出通过把握"理解"要素和其基本过程、并以语言交流为途径,建立"视域融合"下的和谐师生关系,对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该相关领域的探讨走向更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从来没有停止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其研究的视角也越来越多,而对毛泽东思维模式和毛泽东心里的研究,在现如今还是比较薄弱,本文概述了毛泽东的思维模式的特点,分析了毛泽东思维中预见性和斗争性的艺术表现,从毛泽东自身发展的角度对其思维模式的形成原因过程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