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餐饮需求的不断个性化、特色化追求,文化美食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新趋势,文化美食旅游市场开发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首先对沈阳美食旅游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还对满族美食旅游在沈阳美食旅游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针对沈阳满族美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沈阳满族美食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美食旅游逐渐成为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美食旅游资源,却没有一流的美食旅游相对应。本文以休闲经济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发展美食旅游的优势与不足。认为应从发展休闲经济的高度来认识美食旅游;通过构建美食旅游产品体系、营造美食旅游环境、实现美食与旅游的良性互动、加大美食旅游促销等,来发展中国的美食旅游。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南京民国美食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美食旅游的理论架构对美食旅游的资源要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南京民国美食元素的资源要素——民国大菜、民国宴、民国主题餐厅、民国美食街和民国美食节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对南京美食旅游的民国美食元素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旨在为南京美食旅游的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美食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它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为主要内容,同时又能让旅游者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美食所包含的特色文化。大连是海鲜美食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加强大连海鲜美食旅游的开发研究,必将更好地推动大连旅游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本文对大连海鲜美食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  相似文献   

5.
休闲时代,以享受和体验美食及其文化为主要动机的美食旅游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我国各地美食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美食旅游潜力巨大。但地方美食开发为美食旅游时,将面对游客在美食安全、质量、营养、特色、文化、环境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应加强环境、文化等的建设,强化服务与管理,走传统与现代、地方化与国际化、特色与标准、风味与营养、经验与理论协调发展之路,实现地方美食向美食旅游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近代澳门产业结构变迁,受内外因素影响澳门工业衰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博彩业的稳步发展成为澳门的经济支柱产业。博彩业的兴盛带动了澳门旅游业的发展,演变为如今的博彩旅游业。目前,澳门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提升旅游业从业人员个人能力与专业素质,是澳门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通过改善旅游产业基础从业人员的不足,达到完善澳门人文旅游环境,将澳门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提升至世界级水准,从而加快澳门实现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以美食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在国内丰富的传统美食文化的构成下,每个地区独特的美食文化往往能吸引一大批美食爱好者和普通群众专门前往目的地来寻求味蕾上的快感,这样就发展出了以主打传统美食文化的旅游农家乐,结合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旅游方式,在人们对于吃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国内不同地区的传统美食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促使了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通过对于传统美食文化的钻研,开发地方特色的菜品,以满足不同地方人的口味。文章主要探讨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对于中国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的影响,分析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构成。  相似文献   

8.
宋雅楠 《江苏商论》2011,(9):118-120
旅游业发展对澳门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货币体系波动性增加,汇率变动对旅游业的影响凸显,特别是中国人民币升值带动了澳门旅游业的发展,但若澳门币相对贬值趋势放缓会对澳门旅游业产生何种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澳门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汇率变动对澳门旅游需求的影响,并对澳门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究城市美食旅游发展的核心环节与关键因素。以泉州为例,进行游客感知视角下美食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美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并不在于美食本身,而在于以便利度、文化展示、美誉度和知名度为代表的非传统的美食旅游资源。因此,制定美食旅游发展策略时应当跳出仅专注美食本身而忽略其他因素的误区,注重其他更为核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美食文化作为文博旅游中提升地方文化体验的重要渠道,日渐受到市场的重视。当下成都美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存在着美食资源整合凝聚力不足、缺乏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合作、美食旅游中忽视美食的文化底蕴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成都美食文化旅游的深度发展。成都美食文化游的发展可以从品、浸、连、游、感及创新等8个方面进行深入开发。  相似文献   

11.
珠海澳门旅游一体化问题源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概述珠海澳门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珠海澳门旅游业的比较优劣势、考察珠海澳门旅游一体化问题的演进史,最后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指出区域旅游一体化本质上是要通过某种制度安排或制度创新来促进区域旅游发展,但这种制度安排或制度创新是博弈的结果。珠澳旅游市场一体化要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实施能够对两地都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梁华山 《中国市场》1997,(12):61-63
<正> 澳门凭借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美丽的自然风光、中西结合的独特文化和内容丰富的博彩娱乐等有利条件,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到此游览、观光,使澳门的旅游业在远东国际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澳门被称为“东方蒙地卡罗”。 旅游博彩业不仅是澳门赚取外汇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带动了澳门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且长期以来是澳门的经济支柱之一。 旅游博彩业在澳门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对澳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1996年澳门游客达815万人次,平均每个澳门居民接待18人次。在这些游客  相似文献   

13.
氹仔美食     
吴琼 《信息与经营》2011,(10):24-24
中国澳门的氹仔旧市区,是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但那里不仅是澳门最古老的居住区,也是全澳门有名的美食之地,官也街上,传统糕点,葡国菜,街边小店,隶隶手艺不凡,令人没齿难忘。  相似文献   

14.
饮食文化一直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地方美食经过历史的积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地方美食文化的开发对于形成地方旅游特色和独特旅游吸引力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观念错误导致地方美食文化并没有很好的开发,还存在模仿、篡改、劣质等众多问题。因此,通过加强整体规划,突出政府引导作用,并注重营销宣传等手段实现地方美食文化科学开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澳门,巍峨的大三巴牌坊前,游客纷至沓来。这座中西合璧的石壁是澳门的代表性建筑。近前的一处狭窄街道,两旁店肆林立,游客络绎不绝。自1999年底回归以来,这已是澳门常见的一景。2011年,澳门入境游客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是本地常住人口的50倍,而回归之前仅为700多万。如今,作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头堡,澳门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旅游目的地,她吹响了新的号角: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走过400多年风雨的澳门,踏上了新的征程。探索转型长期以来,澳门一直主打博彩旅游业,这是澳门的独有优势,然而亦是澳门的瓶颈所在。如何维持澳门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澳门的旅游优势,成为澳门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淮扬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其旅游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与利用。本文在分析扬州淮扬菜美食文化旅游产品构成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游客对扬州淮扬菜美食文化旅游产品的认知度及游客偏好。研究发现,目前扬州淮扬菜美食文化旅游产品营销存在产品创意不足、营销手段亟须升级、文化营销理念有待提升、品牌营销意识欠缺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推出创意旅游产品、构建新媒体营销网络、重视文化营销、强势品牌传播等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珠海与澳门共建跨境旅游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跨境旅游城的概念,阐述了珠海与澳门共建跨境旅游城的必要性,对珠海横琴与澳门离岛地区建立珠澳跨境旅游城的区位条件、空间条件、旅游资源条件、合作基础条件与政策条件进行了分析。对珠澳跨境旅游城这种全新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探讨的意义在于:推动珠澳旅游合作实践的创新,促进珠海与澳门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特别是我国参与的跨境旅游合作的实践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湖南的美食文化是湖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湖南的特色美食作为旅游资源之一也慢慢成了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但是伴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对湖南美食文化开发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文章对湖南美食文化在发展中出现的品牌意识缺乏、舆论宣传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传播措施,旨在让湖南的美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澳门有着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特殊地理优势,由于有特殊的博彩旅游,享有"东方蒙地卡罗"之称。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澳门博彩旅游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使人们了解不能盲目的否定澳门博彩旅游,博彩旅游的正常发展需要政府良好的引导和管理,对于未来的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单靠博彩,还需发展其它旅游项目才能持续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旅游地而言,饮食景观是美食资源永续存在的一种形态;对旅游者来说,饮食景观既是旅游地有形符号的展示,又是无形符号的体验①。因此,饮食景观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通过符号的感知、符号的生产和消费、符号的传播等过程主动构建的旅游地美食标识。本文在充分界定美食旅游、饮食旅游、饮食景观等概念的基础上,以符号学实践理论为依托,从游客视角去解读美食符号建构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全面认识饮食景观的构成要素和建构过程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