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是企业基业常青之本,而战略联盟通过组织学习为企业提供了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保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必要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战略联盟动态知识转移数理模型,通过对数理模型的讨论和分析,得出战略联盟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最大值,试图在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间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为组织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逐渐关注战略性资源寻求,其中知识寻求日益受到重视,并借由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获取东道国先进知识资源,因此探讨逆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文章从研究该论题的主要文献入手,探讨了母公司战略组织和能力制度两类因素对逆向知识转移的积极调控作用,前者包括国际化战略导向和母子公司控制程度,后者包含吸收能力和转移支持制度,同时在总结现有研究特点基础上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知识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是企业基业常青之本,而战略联盟通过组织学习为企业提供了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保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必要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战略联盟动态知识转移数理模型,通过对数理模型的讨论和分析,得出战略联盟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最大值,试图在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间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为组织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对传统会计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表现为:传统的会计职能得到扩展;会计准则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会计主体假设的变化;会计目标的多样化;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冲击;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货币计量假设趋向多元化。而体现在会计实务处理方面,则不仅是数据处理工具的变化,还影响着会计组织结构、会计处理程序、会计档案等方面。同时,计算机的引入也使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和数据记录介质等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公司中的知识是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公司是一个专门进行知识创造和内部转移的社会化团体.知识转移对于跨国公司(Multinal corpoations,MNCs为复数形式)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保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影响MNCs内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将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分为三类,即知识特性、组织特性和环境特性,从而构建了一个供研究者就此进行交流的共同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然后,基于知识密集型的环同济设计产业集群的调研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间亲密的关系和企业浓厚的学习文化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较强的吸收能力、企业间较近的组织距离对产业集群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有较大促进作用;知识的模糊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有阻碍作用;中等的知识距离比较远的知识距离更有利于产业集群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7.
赵大丽 《现代商业》2014,(2):162-163
跨项目知识转移对项目型组织的知识再用、知识创新以及组织知识积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已有文献,识别出影响跨项目知识转移的四个项目特征,即项目任务相似性、项目任务复杂性、项目任务不确定性以及项目任务紧迫性。进一步,分析了这四个项目特征对跨项目知识转移的影响关系,并构建了影响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8.
获取知识,提升创新能力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而知识在跨国背景下的转移深受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影响。本文首先对知识进行分类,并总结了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转移特征;接着对不同的国家文化类型进行对比,得出了国家文化模式对知识转移具有不同影响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民营上市企业中捷集团作为研究对象,以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母子公司内三位调动高管在融入各自新组织过程中的领导行为对管理团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愿景式调动高管的愿景激励行为对知识转移影响有限,但组织文化建设,尤其是分权式的管理行为能极大地促进团队内的知识转移;家长式调动高管其威权领导行为能有效管理困境中的管理团队,仁慈领导行为和德行领导行为均有助于知识转移;公仆型调动高管以身作则的领导行为和利他主义理念为管理团队知识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归纳了知识特性和知识转移的概念,根据知识特征与知识转移路径的作用关系,提出了知识转移内部机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根据此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通过对重庆市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了中小企业知识特性、知识转移路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组织分配制度对工作满意度与绩效相关性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借鉴影响变量论的观点,分析了组织分配制度对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绩效相关性的调节作用;其次,对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概念进行了细分,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组织分配制度如何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绩效相关性的五条假设;接着,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文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分配制度对工作满意度与绩效相关性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组织差异性视角,研究产学研合作伙伴之间的组织邻近对知识转移和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对328家产学研合作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知识转移扮演了中介变量的角色,是组织邻近到合作绩效的关键传递路径;大数据采纳正向调节了这种中介作用,即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合作伙伴间的知识转移和创新绩效提升。本文不仅能丰富产学研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可为促进政府、企业和学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产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在经营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知识转移,跨国公司可以进行知识整合、创新和利用,不断增强研发能力,提高公司的全球竞争力。本文根据已有文献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自身特点对知识转移效果有较大影响,转移知识的中介为知识转移的效果提供保障,良好的转移中介可以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家的平台,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企业孵化器将在孵企业、政府机构、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跨组织的知识网络。本文就网络中所涉及的知识转移主体,分析了对企业孵化器知识转移产生影响的因素,对知识本身的特性、知识发送方与接受方的特性已经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为研究企业孵化器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将详细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快速捕捉多变的、竞争的市场机遇,中小型虚拟企业需要提升其整体竞争力,而成员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则是提升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知识转移概念的综述来界定中小型虚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定义,探索其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并根据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中小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机制与影响因素模型以及中小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关系模型,从虚拟合作、知识技术、市场因素、情境因素和风险因素五个方面对影响中小型虚拟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中小型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知识转移,提升其知识竞争力。为此,中小型企业必需利用自身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的要求进行管理创新。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时代竞争特点和其内部知识转移内涵的描述,进而分析中小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过程模型以及其作用和影响因素,并从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知识转移情境、信息化建设和知识主管的设立等六个方面进行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邓跃峰 《商业时代》2005,(20):45-45
知识转移对于跨国企业的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跨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就在于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其各组织单位创造的知识。尽管这些组织单位为时间、空间和语言所分离,但跨国企业能在这样的组织网络中转移知识。本文试图建立跨国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动态综合理论模型,来对跨国企业的知识转移实践过程进行动态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提出企业非正式组织对员工知识扩散的影响机理,以武汉地区软件外包企业测试部员工为样本,利用Ucinet进行QAP相关分析和QAP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员工的咨询关系网络、情报关系网络、情感关系网络及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对知识扩散网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提高企业知识扩散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导过程,并基于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事实,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假设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知识共享研究视角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志柱 《商业时代》2008,(16):38-39
本文从知识转移、市场交易、知识创造、组织学习等视角对知识共享文献进行了综述,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探讨了知识共享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