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6月27日电影《小时代》上映,单日票房高达7300万元,打破了国内2D电影首日票房纪录。3天之后,票房超过2亿元,截止下线创造了过5亿元票房的神话。相对于《小时代》影片的内容,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电影整合营销的能力,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其团队的营销成功缔造了《小时代》的票房成功。根据其电影发行公司乐视影业的宣传方案来看,《小时代》发行中屡造“神话”,一方面与其把握了核心资源“郭敬明”有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其借了大数据时代的东风,创造了电影营销的新模式,给予整合营销这一名词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2.
车闻趣多多     
《经营者》2010,(14):22-23
《唐山大地震》能卷走五亿吗? 《唐山大地震》是否过得了五亿?这个浩大的票房工程能否完工?答案是,很有可能。 一。档期有利:没一部能正面对抗的电影 以《唐山大地震》上映的7月22日为准,往后近一个月时间,基本没一部能与它正面对抗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上映时的档期可谓“满城静待”。  相似文献   

3.
2014年春节贺岁片的黄金档,各大院线推出了一部“不像电影的电影”--《爸爸去哪儿》,虽然延续着热热闹闹、皆大欢喜的场面与气氛,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商业运作产品。就是这样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却在2014年春节档期创造了令人咋舌的高额票房。  相似文献   

4.
电影传奇     
不得不承认的是,今日的美国电影业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虽然很多美国大片还在扫荡着全球各地的票房,但好莱坞很难再现1940年代歌舞片日寸代的辉煌,以及1970年代电影工业复苏日寸《教父》、《大白鲨》、《星球大战》等影片带来的电影盛世。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很少有一部影片能再称得上“影响一代人”了。  相似文献   

5.
王楠 《活力》2012,(15):57-57,62
“为什么一部好的电影总能引人入胜,为什么人们会情不自禁的进入电影设定的情境,感受片中人的喜怒哀乐?因为电影就是他的眼睛,她的眼睛,他们的眼睛,我们的眼睛。”电影通过镜头这个特殊的眼睛,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也看清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6.
薛桂昌 《活力》2013,(4):178-178
消费时代对“女色”的定义往往流俗于对女性身体的符号化,这种存在于人们大脑潜意识中的条件反射似的理念.通常表现在一些广告和影视作品中。从古至今,女人对于自己社会地位和权益的抗争从未停止过.这一群体兼具的斗争性和关爱性造就了她们的特殊性。在电影上的体现也是从众多电影作品中被归类为女性电影。女性电影多为视觉独特情感细腻的类型电影。有些电影作品更是因为题材边缘化却能极大地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产生小众的追捧。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下面文章以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为例,解读这部小众电影作品中的对女性情感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东方企业家》2009,(7):113-113
在美国影视界,一流人才做电视、二流人才做电影,经典美剧影响力远超过电影。最新《星际迷航》电影的导演也是以电视剧《迷失》的走红而如日中天的J.J.艾布拉姆斯。单说这套《星际迷航》系列电视剧从1960年代就开始播出,连续播映长达数十年,培养出一代叉一代的星航迷。“星航”电影拍到这部已是第11部,全靠电视剧打下的江山才开得起饭。《星航》在中国的影响力显然没有《变形金刚》大,不过星际联邦的内涵外延却比赛博坦星球宽广得多。从《星航》里,可以看到冷战思维的影子、大航海时代的激情、  相似文献   

8.
泰囧之谜     
一部投资3000万元的电影却一不小心赚进13亿元的票房,这就是《泰囧》在2012年岁末2013年年初的寒冬里留给中国人的一个奇迹、一个"谜"。正如《泰囧》导演徐峥所言:《泰囧》是正常的电影不正常的票房。很多人试图解开《泰囧》票房之谜。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文化消费市场的重要风向标,春节档电影和演艺等文化市场的表现,将对全年消费景气度起着标杆作用。春节档电影票房超百亿元今年春节的红火,首先就体现在春节档的电影票房上。今年春节假期的消费情况超预期,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影2023年1月的总票房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来1月票房最高纪录。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总观影人次达1.28亿,《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三部电影成为兔年春节档票房TOP3。  相似文献   

10.
不得不承认的是,今日的美国电影业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虽然很多美国大片还在扫荡着全球各地的票房,但好莱坞很难再现1940年代歌舞片时代的辉煌,以及1970年代电影工业复苏时《教父》、《大白鲨》、《星球大战》等影片带来的电影盛世。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很少有一部影片能再称得上“影响一代人”了。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尽管美国的电影工业已经不再那么“美国”——索尼已经收购了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和米高梅公司,但是美国6大电影公司的掌门人仍在为续写往日辉煌而努力,在经历1990年代美国电影业的重新洗牌之后,他们的公司和他们自己都将经历不同的命运——也许就此没落,也许从此进入鼎盛时代……不过,无论如何,他们的作为必将载入世界电影业的史册。他们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  相似文献   

11.
一部《阿凡达》仅17天时间,就获得1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换句话说,一部电影在17天内就超过了中国一年的票房。而这也正说明,在商业的模式上,中国有很多的投资空间和机会。“文化产业是投资人的蓝色海洋,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田耘 《中外管理》2005,(4):24-25
美国大片好不好看?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毕竟我们曾经历了《真实的谎言》的全民震撼、《泰坦尼克》的冲天票房,但我们绝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美国电影都好看!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彼得&#183;圣吉教授(Peter M.Senge)在他的著名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这部对当今管理思潮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中谈到:为什么在许多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整体智商却只有627为什么1970年财富500强公司到了80年代却有三分之一已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总会计师》2006,(10):79-79
最近.一部名叫《狂的石头》的电影让中国的电影业着实火了一把.这部投资不到300万元人民币的小成本制作.票房成绩有望突破3000万元.被观众称作“国产电影里程碑”。投资该片的香港明星刘德华可谓捡到了宝。但考察这笔投资的背后,投资《石头》不仅仅是机遇得来.更加是一种投资理念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不想在大太阳底下练移库倒库,还想理直气壮开车;摇不上号也买不起牌照,不愿意被人鄙视为“马路杀手”,还想去越野都去不到的地方狂野,那你只能去玩ATV了。它不需要驾照,也上不了牌照,当然,它要去“撒欢儿”的也不是正常的马路。女人们问,ATV是什么?男人们说,ATV是什么?男人们说,全地形车。女人们又问:全地形车是什么?男人们说,属于男人的大玩具。女人们不屑:没有支架没有包裹的东西太没安全感。男人们反驳,要的就是征服这种不安的占有欲。全地形车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极限挑战精神”和“终极驾驭体验”是贴在它身上的两大标签,它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被看作除去高尔夫、马术的第三种代表生活态度的高端运动。虽然在中国,这一被冠以“高端、时尚、酷”的运动尚处“初级阶段”,但喜欢挑战新鲜事物的《汽车消费报告》决定走进了一群先锋全地形车主,去看看他们选择全地形车的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也顺道体验了一把他们所说的——跨上全地形车车,瞬间就会“变脸”的神奇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时代》2009,(10):27-27
一部制作成本只有600万元的国产动画影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创下8000万元的票房纪录。《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无疑为国产动画注射了强心剂,使不少动画企业信心大增。只是,面对制片方迅猛的脚步和对爆棚的信心.旁观者心里的问号却挥之不去:“喜羊羊”的神话真的可以复制吗?  相似文献   

17.
自彼得·希瑞尔加盟起亚汽车以来,便开始着手塑造起亚车系全新的家族脸谱,“虎啸式”的脸谱一个比一个犀利,直到K5的问世,家族式设计开始覆盖起亚的全系列车型。在这个大家都很躁动的时代,彼得·希瑞尔遵循自己“简约直线美学”的设计理念,用一条线讲述了一部车的品质在市场上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自2011年3月上市之后,迅速成为B级车市场里一个颇具竞争力的产品。那么,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使用之后,时间是怎样去检验了这款外貌出众的车型昵?本期《汽车消费报告》就深入走访了几位K5车主,将他们的消费反馈集中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对厂家和车主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即使票房上看是赚钱,投资方也未必真能拿到钱。”这是投拍电影《武林外传》的联盟影业总裁郝亚宁一个悲观的总结。虽然现在《武林外传》的票房收入(尚未下线时统计)已经破了2亿元,但他一再强调“不知道最终到自己手里的,能有多少?”  相似文献   

19.
故城 《中国企业家》2014,(13):106-107
《辩护人》在韩国上映后,连续29天占据票房榜首,上映32天就成为韩国第九部破千万观影人数的本土电影。影片不仅在票房上赢得满堂彩,也获得韩国中年观众群情激昂的拥护,它讲述的社会处于上世纪80年代,正是这些中年人走上历史舞台的年代。当时正处于韩国第五共和国全斗焕军事独裁执政时期,  相似文献   

20.
当“70一代”正在为房子和工作苦苦奔波的时候.“80后”已经成为了一个广为人知并且消费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据不完全统计,“80后”是一个拥有9000万数量的庞大群体。覆盖了从学校到职场的年轻一族。作为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他们个性鲜明,特立独行,其生活方式不仅完全不同于父辈,甚至与“70年代”也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80后营销也就成为了很多企业关注的热点。而只有把握住80后群体在消费文化上的特征,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