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额贷款公司是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其对缓解农村资金短缺、支持农村金融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为解决农户及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截至2014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394家,贷款余额8811亿元,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618亿元,从业人数超过10.2万。  相似文献   

2.
在小额信贷实践中,可持续性逐渐成为衡量金融机构发展成败的重要标准。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小额信贷最重要的承办机构。首先,采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农户投入努力程度、农户未来收益预期等中间变量,研究农户小额信贷中的利率水平、违约风险等要素和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以新疆植棉农户和县域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利用相关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小额贷款的利率不能高于合理水平,过高的利率水平将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长期持续稳定经营;小额农户贷款的单户贷款规模要保持适度,"小额"是与我国当前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农户收入水平,防止因农户"短视"而形成违约。  相似文献   

3.
一、广西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效(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广西已初步形成了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为扶持、新型金融机构为补充、保险担保为保障,与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应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除传统涉农金融机构外,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全区已设立27家村镇银行,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3家县域小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发展落后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现状的思考,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小额贷款公司及农村借款人几个方面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相应提出了对应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一  王夏峥 《经济论坛》2009,(8):133-135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市两个乡镇的农户小额贷款状况和成效的调查分析,结合对小额贷款的研究,揭示出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性,鼓励金融机构或非政府组织等机构进入农村提供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相似文献   

6.
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鹏 《时代经贸》2009,(11):154-154
2008年5月,银监会联合央行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指导意见》,以“只贷不存”为特点、“小额、分散”为原则的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区(县)地区开展试点工作,这为稳定农村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秩序以及为“三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小额贷款公司是新生事物,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影响其发挥积极作用的问题。本文以实际调研为依据,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以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权稳定性与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金融的供需主体——金融机构和农户的角度,来探讨农村金融发展问题。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和金融机构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了地权稳定性越好,则农村金融供需双方的供给和需求越大的结论。以此得出政策启示,稳定农地产权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户借款难的问题。由于农户的资金需求不能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完全满足,农户只得求助于民间借贷,但却出现了民间高利贷这一不良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政策:努力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农户之间的自由借贷,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加以规范;增强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正规金融的支农作用。  相似文献   

9.
谈到小额贷款公司.就不能不谈中国的金融服务“三农”和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新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江苏省为例,深入研究了中国农村小额贷款组织。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制约农村小额贷款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也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就发展中国农村小额贷款组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求将农村小额贷款组织打造为促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谢平  徐忠 《经济研究》2006,41(4):106-114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实证性的结论。一方面,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另一方面,将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农村的金融体制。分析表明,只有让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成立发展主要是帮扶金融弱势群体达到扶贫的目标。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推动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这不仅要求从观念上重视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而且要求在运作机制上能够实现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从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成本两方面进行合理的管理能够促使整个机构的可持续性,达到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目前情况看,国内的农村小额信贷公司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存在诸如资金供给能力不足、农村小额信贷公司财务自立能力较弱、过度行政干预加大经营风险、支农措施与农户需求有差距等问题。今后应着手完善小额信贷资金供给机制,利用市场定价机制实现持续经营,创造稳定的政策和加快小额信贷模式创新等措施,不断完善中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公司。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供需发展不平衡,农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比例不平衡,农业、农户不具有信贷需求优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资金大量外流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构建一个"供给领先"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并进的,涵盖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及商业性、政策性非银行金融组织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不同农村金融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加速情况下,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而自上而下的建立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本文分别对它们能否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做了有益探索,指出村镇银行存在制度设计缺陷、金融服务水土不服、政策支持缺失等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商业性组织存在贷款偏离农村和农业的倾向,正规合作性质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有商业化经营冲动。认为构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合作金融相融合,民间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小额贷款公司是金融创新的成果,其短期、高效的运作特点为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注入活力,进一步促进三农发展。以麒麟区铠润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分析小额贷款公司产生的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突破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瓶颈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创新组织,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弥补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大。但对于某些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经营中不正常的现象相关部门也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予以制止,保证其持续稳健发展。经调查,目前部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经营中存在为了牟取超额收益和掩盖短期贷款占比,而强制要求客户拉长贷款期限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相关部门关注。  相似文献   

17.
杨帆 《经贸实践》2016,(14):76-77
金融是进行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所以想要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作为切入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民关注的重要课题,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发现问题,最终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对于促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官兵 《现代财经》2005,25(6):12-15
从新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就可发现,历史、政权行为、经济发展阶段和现代化进程会影响和制约农村金融发展。而建立产权清晰、符合农户利益且综合配套的农村金融和经济制度,实施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以及市场化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机结合等战略,则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亭 《经济与管理》2008,22(11):10-13
当前农村金融组织金融服务滞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农村金融需求发展的特点研究不够。研究表明:深入分析农村金融组织的现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组织在动员资金、配置资金、规避风险三方面功能,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5省26个机构覆盖地域内抽样1 938个农户样本访谈调查基础上,通过农户信贷障碍的皮尔森相关分析和以农户对贷款渠道认同度为名义变量的回归研究证明:相对于"供给不足"而言,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更多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理性’排斥"行为所致。治理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关键药方不是简单增加供给,而是甄别、判断和监管农村金融机构的不当排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