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斌一直是国内最活跃的经济学家之一,记者曾对他进行过多次采访。2007年1月5日,烟雾缭绕中,与夏斌在金融街聊了两个多小时。与不断的写作和经常性的沉思不无关系,夏斌烟抽得较凶。听烟雾中他的声音,他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恍然有种雾中看花的感觉。这种错觉转瞬消失了,他的声音,他讲的内容,恢复了惯有的确切、生动。我边听,边在记忆里为他勾勒出一幅肖像,我想起他的讲、听、写、行……  相似文献   

2.
使命     
赵长亮 《税务纵横》2003,(12):160-160
曾听来自新加坡的一位教授讲,新加坡的每个政府机关、企业等社团单位,都有一个自己的使命,但在中国内地他没有看到。当时听了,我心里很不以为然,觉得我们不缺这个东西。小时候就听老师讲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稍大一点讲实现四个现代化,再后来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我们的历史使命难道还不明确吗?教授不了解我们的国情而已。  相似文献   

3.
吃书     
儿时曾听父亲讲过一件趣事,说是某小儿天性愚钝,读书读不“进”去,乃父望子成龙心切,将书烧成灰掺兑在茶水中命他吞下去,谓之“吃书”。我问后来呢?父亲笑而不答,我猜想这是父亲在威胁我,我若如那小儿一般读不进书,他也会如小儿之父一般命我吃书。  相似文献   

4.
德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是一个白手起家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他说,企业有两种声音,第一种声音是赞美声、称赞声、使人舒服的声音,是好消息。这种声音听到与听不到,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听到与听不到都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影响。第二种声音即审计的声音,它会让人不舒服,它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听到了当作没听到,或者完全听不到,就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他十分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每年近二十次以上的审计专题会议无论多忙他都要参加,有时还抽空参加审计进点会、审计现场会。另外,他还经常请企业里的审计人员共进晚餐,在轻松和随意的气氛下倾听审计人员的想法和心声。他有一个形象地比喻:"审计是企业的第三只眼睛"。日前,本刊记者对高德康董事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我与书法     
人常说十月怀胎。听我母亲讲,我在娘肚子里整整呆了十二个月,而且是十二天后才睁开眼睛。听母亲说她曾找当地一位很有名的卜卦先生算了算.说这孩子将来有出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国务院参事、本刊编委员会主任夏斌研究员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最新思考。与当前有关散见于媒体的各方人士的各种“碎片化”改革意见不同,夏斌研究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更为系统和全面。原文近两万字,本刊发表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7.
张家声老先生是一位资深的艺术家,也是行里的优质客户,邀请他来给我们讲讲朗诵、演讲的技巧,他欣然应允了。初次见面,光是听说话就感受到他的魅力了。一开始,他讲了三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8.
人物风云录     
2005年CCTV金融年度人物颁奖词:“真挚的忧国情怀、透彻的经济学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横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使他拥有一个独特的角度。夏斌,中国金融政策研究第一人,中国金融业的诤臣。”  相似文献   

9.
故乡的夜空     
我的故乡位于华北平原,是一个小巧的村庄。她无疑是美丽的,在我的记忆之中,她的夜空格外迷人。 当太阳落山后,整个西天即披上了绚丽的晚霞。静谧的村庄上空炊烟袅袅,飞倦的鸟儿匆匆归巢。而年少的我急切盼望的是夜幕的降临。当天空多彩的晚云变幻成为纯净的深蓝色,那颗耀眼的星儿浮现在西南部的天域,我就会开心的坐在父亲身边,听他讲关于夜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寂静     
在一本杂志里看到一则作为补白的短文:我的一个朋友很喜欢过乡下恬静的生活。有天晚上,他一边兴致勃勃地向我描述他的乡间旅行,一边打开录音机,对我说:‘我让你听一段我制作的最美妙的录音。’我好奇地等待着,可听不到一丝声音。‘什么都听不见。’我不耐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标准     
《科学投资》2006,(3):71-71
春节前,我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办讲座和签名售书活动。一位读者在听了我的讲座之后,“很不客气”地问了一个问题:“你在给我们讲成功学,那么,请问,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人士吗?”  相似文献   

12.
由于货币供应与实际经济活动的关系与往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有人断言,2005年最难制定的宏观政策,也许就是货币政策。确实货币政策带给我们太多值得思考的内容。带着一些货币政策实施中的具体问题,我刊记者专门采访了著名金融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相似文献   

13.
军人作风     
梁新 《理财》2004,(10):9-9
刘怀亮总是用他那高八度的声音讲话。同志们说既亲切。又听得清。就这样。同志们听着他对工作、对廉政的要求。圆满地完成了跨鹤壁和濮阳两个市的粮食清查审计任务。这与他的军人作风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酒糟“床”     
情系客户,以情感人,提高客户贡献度,是我不懈的追求。驻蚌某部队原来在建行开户,并建立了良好关系,由于总部规定,其下属部队必须在工行开户,不得已才将账户转到我行。初期双方关系紧张,工作难度大。该部队主要领导不苟言笑,非常难沟通。我作为客户经理每次礼节性地去拜访他,向他问好,其态度冷淡,待搭不理。有时在他跟前站半天,既不与你讲话,也不招呼你坐,使人进退两难、很尴尬。为打开局面,我首先走访他的部下和战友,了解他的习惯和喜好,比如:不喜欢女同志讲话声音大、语速快等。为寻求共同语言,以后,我每次去拜访他之前,总是先在家里想好要讲的话,按照他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师母新逝,江老师与以往的刚劲、健谈相比,判若两人,“老来丧妻”的忧伤久久挥之不去。直到2005年开春,我试探着问:“上学期已经宣布了5月份集中上课,怎么办?”。他沉默良久,说“按你的安排办!但是说好了,这是最后一次彻底告别讲坛”。当时我想,这样可以使得他较快恢复状态。我见他又在夜以继日梳理文献,资料卡做了一大摞,言谈中明确讲“2003年时讲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近年又有许多新的发展,就接着2003年的再讲吧”。但是,月余之后,他一再说“不行,不行,总是找不到感觉,不出思想”。我建议“出去走走,离开一段时间吧”,之后,他去了北京、杭州、深圳、上海,返回西安即开始接着备课。  相似文献   

16.
正我在清华念书时,章名涛先生是电机系主任。他在1950年的一次集会上,讲为学与为人这个问题。他说,为学与为人,为人比为学重要。为学再好,为人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为人,就是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我始终记得"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这句话。我从湖南来清华的时候,碰到许多很新的东西。当时,我最崇拜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虽然学的是电机,但我最喜欢听朱自清先生讲话。我现在还记得  相似文献   

17.
好多年以前,听老师讲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艘货轮正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上搞勤杂的黑人孩子不慎掉进了大洋里,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白色的浪花越驶越远。  相似文献   

18.
初冬的晚上,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叫碧玉的女孩子要来看我。碧玉是我老乡,一个单纯漂亮的女孩子,从小我看着她长大,总是头插栀子花在大月亮底下缠着我讲童话故事。我们全家搬到上海后,听母亲说她在浦东打工,一直没办法联系,没想到她倒主动找上门来。我很高兴,决定亲自下厨好好招待  相似文献   

19.
寂静     
董行 《金融博览》2011,(23):76-76
一本杂志里看到一则作为补白的短文:“我的一个朋友很喜欢过乡下恬静的生活。有天晚上,他一边兴致勃勃地向我描述他的乡间旅行.一边打开录音机.对我说:‘我让你听一段我制作的最美妙的录音。’我好奇地等待着.可听不到一丝声音。‘什么都听不见。’我不耐烦地叫嚷起来。‘那就是了’他说.‘你简直无法想象.要找个地方录制这样一段寂静,该有多难。’”  相似文献   

20.
7月28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先生应邀来青,为青海经济、金融界人士作了题为《宏观经济形势与对釉的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