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醋酸面料的主要成份为醋酸纤维。醋酯纤维是以纤维素(即从与棉纤维同属一种化学分子成份的木浆纤维素中提练出来的一种天然物质)与醋酯酐等为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加工而制成的可用于纺纱织造的醋酸长丝纤维。它以纤维素为基本骨架,具备纤维素纤维的基本特征;但它的性能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铜氨)又有所不同,具有合成纤维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2.
二等奖田素峰女,1962年7月出生,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纺织工学院化纤工艺专业,现任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项目名称:高湿模量粘胶短纤维技术集成化研究。主要业绩成就:组织项目组技术人员制定该项目的工艺路线和科技攻关,解决了以下关键技术:1)高聚合度浆粕及高酯化度粘胶的制备技术。提高了纤维素黄原酸酯的溶解和过滤性能,采用高聚合度制成的纤维结晶度较高,纤维强度大,使成形  相似文献   

3.
科技     
醋酯纤维品种的多样化及应用芦长椿醋酯长丝在纺织原料市场上始终占据着稳定比例,其纤维及织物的光泽,手感,湿态强度优于粘胶纤维,近于真丝,是传统的高雅华贵纺织材料。上个世纪末以来,醋酯纤维在纺织品,服装领域方面取得长足发展。醋酯纤维多品种,与合纤复合化的趋势和高附加值引起了纤维生产厂家的巨大兴趣。美国Celanese公司和多家纺织纱线公司协作,利用醋酯长丝的特点与尼龙6,聚酯长丝,氨纶Lycra,以及弹性聚酯长丝等多种纤维复合与混纺,其织物具有如下的特点:1、复合纱通常具有潜在的蓬松性,织物经过松驰整理后效果更为明显,对于提花和…  相似文献   

4.
粘胶长丝是以棉短绒或木纤维作为基本原料生产而成的中高档纺织纤维 ,是源于天然而优于天然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是纺织工业原料的重要材料之一。我国粘胶长丝行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 ,产能在世界上也已首屈一指。它的产生与发展在纺织工业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粘胶长丝的发展粘胶长丝于 2 0世纪初在欧洲实现工业化生产 ,到 1 970年达到年产 5 7 4万吨。 6 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由于合成纤维的出现 ,粘胶长丝产业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 ,各生产企业纷纷通过技术创新 ,提高粘胶长丝的产品质量以适应织造高档服装面料等纺织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人造纤维素纤维主要取材于棉短绒及木材,而竹纤维是以竹子为原料采用与粘胶类似的生产工艺.经水解——碱法,先提取竹子中的纤维素,经人工催化将纤维素含量提高到93%以上,制成适合纺丝的竹浆粕,然后经湿法纺丝获得的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其细度、白度与普通粘胶接近并具有天然抗菌以及很强的抗紫外线等特性。在原料的提取和生产制造过程中全部实施绿色生产,且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因此竹纤维属于绿色环保纤维。  相似文献   

6.
化纤     
科技视界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醋酯纤维和生产线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鉴定本刊讯(记者王丽媛)由东莞市新纶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晟纤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当阳新阳化纤有限公司参加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醋酯纤维和生产线的研发及产  相似文献   

7.
对发展我国醋酸纤维工业的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1905年)诞生了醋酸 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可用于制造纺织品、烟用滤嘴、片基、塑料制品等,它分为二型醋酸纤维素(二醋片)和三型醋酸纤维素(三醋片),二醋片通过纺丝可制成纺织用二型醋酸纤维和烟用丝束,三醋片主要用来做感光材料的片基,亦可通过纺丝制成纺织用三型醋酸纤维。 醋酸纤维于20世纪20年代初由英国试制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目前在纤维素纤维的品种中是仅次于粘胶纤维的第二大品种,醋酸纤维因其广泛地用途,优良的服用性能,生产过程无污染及原料可再生性,受到了世界广泛的关注,在国外发展较快,而我国醋酸纤维工…  相似文献   

8.
喷气涡流纺是继转杯纺后的新型纺纱技术,与传统纺纱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点,原料以粘胶等纤维素纤维为主,其产品具有独特的性能和用途,应用领域也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申俊卿 《中国纺织》1997,(12):37-38
Tencel(坦塞尔)是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是过去30年来第一种结合天然与人造纤维优点的新纤维。它的主要成份是自然界森林中的纤维素,使用天然及非化学的处理方法制造而成。被称为继棉、毛、丝、麻之后的“第五纤维”。 多少年来,纺织科技人员一直幻想有一种纤维,能集棉的舒适性、粘胶的吸湿悬垂性、涤纶纤维的强力、真丝的手感于一身。如今,幻想变成了现实,一种新型的纤维素纤维—Lyocell已诞生了。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Lyocell纤  相似文献   

10.
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化纤产品生产区、全球最大腈纶和纤维素纤维出口区。全球最大的腈纶和粘胶短纤生产厂都位于欧洲,欧洲特种涤纶产品有较强竞争力。欧洲在滤材、土工布和农用等特种纤维方面拥有较强实力。在经历了2008年底和2009年的危机之后,欧洲化纤产业一直处于缓慢复苏中。  相似文献   

11.
博拉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粘胶短纤生产商,浆粕和纤维业务遍布全球。博拉纤维是其粘胶短纤的统领性品牌,旗下副牌包括博拉粘胶、博拉木代尔、博拉莱赛尔和博拉彩虹纤维。  相似文献   

12.
"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人不了解蚕蛹蛋白粘胶长丝,一听到粘胶两个字就以为是常规意义的粘胶,其实粘胶只是蚕蛹蛋白的载体,蚕蛹蛋白液与粘胶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使蚕蛹蛋白主要聚集在纤维表面,形成稳定的皮芯结构蛋白质纤维。"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宣传  相似文献   

13.
日本化纤协会1月16日发表了2006年的世界纤维生产动向。世界纤维总产量比上年增长4%为6350万吨,其中,化学纤维增长5%为3700万吨(除聚烯烃纤维和醋酯丝束)、天然纤维增长2%为2640万吨。  相似文献   

14.
在纺织原料的家族中,我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天然纤维棉麻丝毛了,她们是天然的植物和动物纤维,穿着保暖舒适;然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于是人们创造开发了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如粘胶、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它满足了人类对服装穿着多样性的需求。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经过60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纺织业的主要原料。但是这些化学纤维存在三大缺点:一是依赖于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二是有些品种的生产对环境有污染;三是舒适性能不如天然纤维。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纺织科技工作者都在研究开发新的纺织原料,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首先开发出…  相似文献   

15.
<正> 醋酸纤维素是二十世纪初(1905年)诞生的,它可用于制造纺织品、烟用滤嘴、片基、塑料制品等,它分为二型醋酸纤维素(二醋片)和三型醋酸纤维素(三醋片)。二醋片通过纺丝可制成纺织用二型醋酸纤维和烟用丝束,三醋片主要用来做感光材料的片基,亦可通过纺丝制成纺织用三型醋酸纤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纺织》2004,(9):156-157
用蚕丝制丝业的副产品下脚料作为原料,高效抽出丝胶和丝素,将抽出的丝素丝胶作为增加纤维功能性的加工剂可以对各种纤维材料如尼龙腈纶羊毛丝绸醋酯纤维等进行加工,通过丝素丝胶加工的纤维可以增加纤维吸水性温暖感、干爽感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新型贴肤纤维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上海士林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和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究的专利技术,从产业化角度成功地开发出甲壳素和纤维素共混纤维CrabtexTM,可根据应用在很大范围内调节甲壳素含量(0~99%),并具有优异的价格比。制造方法是将甲壳素和纤维素分别经过不同的工艺进行碱化、磺化、溶解、过滤和脱泡制备得到甲壳素和纤维素磺原酸酯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纺丝和后处理即得到一定甲壳素含量的CrabtexTM。该纤维安全无毒,与纯甲壳素或壳聚糖纤维相比较,CrabtexTM纤维具有优异的纺织加工性能和染色性能,可以…  相似文献   

18.
纤维导航     
纺织新品———圣麻纤维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全新时代,纺织产品更应去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仅仅抓住纺织新品的龙头不放松,打破传统观念,勇于创新,在成功生产天竹纤维之后,又成功研制出一种绿色的、环保的纤维素纤维--圣麻纤维。圣麻纤维是吉藁人历经两年时间,采用具有″绿色环保纤维″之称的麻材,利用自有的发明专利技术开发的一种新型纺织用纤维,该专利技术和产品已经得到国家专利局受理。(麻材粘胶纤维浆粕及功能化纤维制备方法申请号是:2004100043978,麻材粘胶长丝及其制备方…  相似文献   

19.
总产量增长4%,涤纶居领先地位 1999年,世界化纤呈现微弱的增长,总产量达到2950万吨,比前一年增长了120万吨,增长率为4%。 纺织用纤维:涤纶创最高记录 纺织用纤维的4%增长,主要贡献来自涤纶。涤短纤维增长9%;长丝增长8%,地毯丝增长3%。纺丝用尼龙丝下降了1%,尼龙和腈纶短纤维各下降5%。纤维素系纤维则下降更多:粘胶长丝下降9%,特别是醋酸/铜铵  相似文献   

20.
有专家认为:由于价格低,涤纶织物尤其亚洲在很大程度是占据了纤维的消费市场。 从世界上看,尽管许多西方国家已经不再生产粘胶纤维,但是,织物结构的决定权还是在粘胶纤维生产能力极大的亚洲之外的他们手中。因此,我们的粘胶纤维生产者应当在推动粘胶纤维成为成品织物方面有预见性。现在纤维素纤维(粘胶和醋酸纤维)在全球市场上仅占约6%,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占了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