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整合营销":概念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钟育赣 《当代财经》2006,(10):77-80
“整合营销”是营销管理层次上的资源整合,“整合营销传播”是营销传播层次上的整合,“营销组合”整合的则是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实施整合营销首先要整合营销理念和营销行为。营销理念的整合包括交易营销和关系营销的整合,客户营销和公众营销的整合;整合营销行为包括整合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整合战略营销和战术营销。  相似文献   

2.
整合市场资源 打造企业品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 ,产品相对过剩给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的营销思路 ,应当实现从传统的营销理念 ,向现代意义下整合营销传播理念的转变。改变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 ,推行对企业整体品牌的营销。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手段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提升对顾客的综合服务价值 ,进而实现企业利益与顾客满意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浅谈新经济时代的五大营销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素杰  郭鹏 《经济师》2004,(11):191-192
文章论述了新经济时代的五大营销理念 :从关注盈利性交易到关注顾客终身价值的转变 ;从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 ;从传统的依靠单一营销向整合营销转变 ;从提供标准化服务到提供定制化服务转变 ;从营销人员从事营销到公司里人人关注营销的转变 ,指出企业必须在营销理念上结合实际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 ,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发展和运用拓宽了房地产业的营销传播模式,由于各类传播渠道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整合网络营销传播模式也成为了房地产业永久性的热门话题.网络整合营销不但要整合各种网络营销方式,还要将这些网络营销方式的优点紧密联系,不仅提高了对房地产企业的要求,也增加了实现的难度.文章通过对房地产网络营销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构建房地产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的基本原则,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整合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5.
借整合营销传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文  王方华 《生产力研究》2003,(1):269-270,276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 ,在继承传统的营销组合策略的基础上 ,分析整合营销传播在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探讨如何从我国企业对整合营销的需要出发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整合企业的现有营销资源 ,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进而提高我国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汪媚 《经济论坛》2009,(20):131-133
城市营销已成为我国城市竞争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城市营销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实践经验少,指导理论落后。在小众营销时代来临,营销环境剧烈变化,传播方向改变的现实下,城市营销走以客户为中心。互动、系统的整合营销传播道路是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基础上为城市整合营销传播提出了初步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试论顾客价值理论及其思想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战略中心正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顾客为中心”转变,顾客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拥有顾客就意味着拥有市场和赢得利润。实施顾客价值管理,了解顾客需求,开发顾客价值,已成为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核心问题。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顾客价值理论及其哲学、心理学、价值论等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CRM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闯少铭 《技术经济》2002,21(2):47-48
电子商务时代是一个以客户为导向的时代。众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将能够寿命企业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将客户意见反馈到产品、服务设计中,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深入化的服务。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手段不再是成本而是技术的持续创新,在于快速响应产满足客户个性化与瞬息万变的需求;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指标也从“成本”和“利润”转变为“客户满意度”,对于企业来说,客户关系管理是现代企业商务活动的巨大信息资源,企业所有商务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几乎都来自于客户关系管理,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客户关系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网络视频行业在经历了用户积累及用户体验的培养后,正逐步向体现营销价值的商业化应用平台转变。无论是基于P2P技术的长视频发布平台,还是基于分享模式的微视频平台,都将成为企业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邱湘 《经济研究导刊》2013,(9):29+124-29,124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企业应尽快摒弃传统的营销模式,将整合营销理论引入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才能在新的竞争条件下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发展。以某楼盘为例,探讨房地产企业如何实施整合营销策略,对房地产企业的营销活动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知识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理 《经济问题》2001,(3):28-31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转变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时代和环境发展的要求。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从企业的绿色经营、消费需求多样化、企业组织形式变迁、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集成等五个方面,对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营管理作探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The E-business organization of enterprise comes into being due to the demand of er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it has been developing from H type to U Mode, to the shape of matrix and then to the shape of the network. The evolution of these modes is derived from the necessity to serve customers and society better. This is the current E-business organization mode.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促成了时间碎片化,而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处于多个碎片化的场景中。在互联网时代,“拥有规模化的客户并能够很好地满足其需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这一说法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同时,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又进一步驱动企业不断创新。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场景模式,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运用多案例研究法,探究案例企业由客户需求引发的反向创新动因、要素及实现路径,得出如下结论:①“互联网+”场景下,客户需求的不断升级是驱动企业反向创新的主要动因;②反向驱动创新的实现要素包括客户需求升级、技术迭代进步或商业模式颠覆性突破;③反向驱动创新的实现路径由客户需求升级引发市场机会进而引发企业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周妍  张然  陈文 《铜陵学院学报》2012,11(1):118-120
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对大学生要求不断变化,大学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变。由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学校开设《机器人技术》公选课是势在必行的。根据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经验,文章探讨了一种适应于公选课的《机器人技术》教学改革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社会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世界有三个维度——"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能够长期延续的生活,在这三个维度上积累,形成传统。生活世界外生的或内生的变动,也依这三个维度分解为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变动。与传统相冲突的变动,只要足够强烈就可使传统持续演变。转型期社会的特征,是变动与传统的持续冲突。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最显著的变动,可表述为适合市场经济的"小世界"网络结构的扩展过程。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是机会、财富和权力在人群当中的"幂律"分布,从而引发普遍的正义诉求——表现为大众对"公平"的迫切需求,这是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初级形式。在精神生活的不发达阶段,大众在社会生活维度上的正义诉求不能转化为精神生活维度上的自我满足。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平面之内满足正义诉求的基本途径,是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消除或缓解权力的幂律分布,从而要求生活世界的网络结构从效率主导的演变为情感主导的。物质生活的效率原则与情感生活的心性原则之间的冲突,是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高级形式。  相似文献   

16.
Inter-municipal cooperation (IMC) is often proposed as a politically feasible way by which rural municipalities can cope with intensified interregional competition and demographic change. We provide first evidence on citizens’ support for IMC using survey data from rural Germany. We find little evidence that citizens are more willing to support IMC in munici-palities that can – by the logic of economic theory – expect higher net benefits from IMC. Citizens’ support for IMC is primarily shaped by individual-level factors lik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trust in local politicians and the degree of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the home mu-nicipality. Citizens’ beliefs regarding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IMC are found to have the largest marginal effect by far. Regressions predicting interpersonal differ-ences in these beliefs show that these beliefs have to be considered independent drivers of policy preferences.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actors shaping citizens’ understanding of how economic policy works. This lack of under-standing applies to virtually all fields of economic policy.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刘伟 《经济研究》2006,41(1):4-10
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进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特殊的发展命题和改革命题。处理这种特殊的命题,重要的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根本又在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是使效率提高成为增长的首要动力。以效率为持续增长的首要动力,需要处理的重要矛盾是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效率与公平之间往往会存在深刻的矛盾。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则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相应的措施,以更妥善地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The aims of this paper are two: to define the structural break in the Japanese demand system after the bubble era and to apply the structural break test developed by Andrews et al. (1996)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integrated demand system. Our test results reject the null hypothesis of no structural break for March 1994 and then demonstrate the structural break after the bubble era. We define the concept of structural break as the time-series change in preference having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the change in preference for commodity prices by the decline in personal income and the change in preference regarding goods in the course of aging effe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9.
宋乃平  张凤荣 《经济地理》2006,26(4):628-631
深入研究和客观评价“以粮为纲”政策及其生态环境影响,才能真正汲取其中教训。文章从“以粮为纲”政策的历史背景入手,即当时我国正处在“粮食问题”阶段、人口进入新的增长时期、“三年自然灾害”刺激;运用生态学的定律分析了“以粮为纲”政策的时代合理性;探讨了“以粮为纲”政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实际表现。结果表明,执行“以粮为纲”政策与生态环境破坏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之所以出现后来的结果是没有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没有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必须将政策制定的良好愿望与科学的政策路径结合才能实现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进入信息时代和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的今天,工业生产和生产研究依然是创造物质财富和市场需求最重要的基础。信息时代和需求多样化给生产研究领域带来了诸多全新研究课题。下一个世纪生产研究的大趋势将是管理和技术并驾齐驱,二者紧密结合。制约因素管理能够充分利用管理人员的智慧,靠抓住关键因素进行系统整体管理,不断在新的层次上加强管理和技术的密切结合,事半功倍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