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海娜 《大经贸》2001,(12):8-9
在第九十届广交会期间,冷不丁地刮起了一阵白酒风波。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年头风波说起就起,特别是在广交会期间,风风火火的东西并不少见。就像今年春季广交会前的酱油风波,使无辜的广式酱油因媒体不负责任的煽吹差点遭遇灭顶之灾。但市场毕竟是理智的,而且市场毕竟是现在的市场,很快这一酱油风波平息了,广式酱油也昭雪了。今天的白酒风波又是怎么回事呢?争执双方,一方是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另一方是广东省九江酒厂,双方曾是一对合作伙伴。在那特殊的年代,一方拥有技术资源与生产设备,一方拥有注册商标、原材料调拨的优势与进出口经营权,双方是利益共存,资源互补,并且在双方合作经营了40多年的基础上,"珠江桥九江双蒸"这一传统产品不但在港澳更深入人心,而且在欧盟也有了不少的市场份额。虽然它占整个"九江双蒸"销量的份额不算大,但在全国白酒外销量中却居第一。  相似文献   

2.
李溯婉 《大经贸》2001,(12):13-14
2001年7月底,广东食品进出口集团正式向国内推出"珠江桥"牌九江双蒸酒的内销。一下子内地市场出现了"珠江桥"和"远航"两个牌子的九江双蒸。这惹火了独占国内九江双蒸酒市场销售的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于是,两家公司在广告宣传上唇枪舌战,展开"九江双蒸"牌子的争夺战。"九江双蒸"应当归于谁?在这场扑朔迷离的纠纷中,笔者走访了南海市九江镇的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听听作为当事人之一——九江酒厂的说法。九江酒厂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其实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九江双蒸"是通用名称还是品牌;二是省食出与九江酒厂在合作过程中是定牌委托加工还是购销关系。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一切都好办了。以下是九江酒厂认为"九江双蒸"应该属于它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罗丙志 《大经贸》2001,(12):18-19
有关"九江双蒸"的争端,近来成了媒体的一个热点,《大经贸》杂志约我谈一谈看法,难却盛情,我仅就从媒体上了解的一些情况谈谈一些看法。我认为这实际上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的这一阶段出现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九江双蒸"问题只不过是这一问题的一个较为浓缩的反映。这一案例本身也在启发我们去思考一些问题。对"九江双蒸"的争端问题,我有以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巫燕玲 《大经贸》2001,(12):15-17
入秋以来,喧闹的白酒市场又掀起了波澜,广东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与广东省九江酒厂,这对昔日的工贸伙伴各执一词,为"九江双蒸"品牌及市场划分而展开了争夺战。目前,尽管双方媒体战纷纷扰扰,但也仅限于此。双方都在尽量地保持冷静,目前并没有任何一方提出起诉。据闻,广东省政府在三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正准备进行第四次的斡旋。本刊记者在采访了双方当事人之后,又请教了一些专家与律师,听听他们对此事的评价与裁决。  相似文献   

5.
《商》2015,(50)
生育权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当然应受到绝对保护,但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法律对当事人生育权的保护却显得颇为踟蹰——"夫妻双方对是否生育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出现一方要生一方拒绝的局面",此种情况下如果保护一方的生育权又必然会伤及另一方的生育权,法律究竟该如何抉择?本文结合现实中案例发现,我国关于"夫妻双方对是否生育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出现一方要生一方拒绝的局面"的表现主要为"女方不想生而男方相生",实际法院判案中也几乎都支持女方胜诉,仅就这种情况笔者通过将现实和理论进行结合完成了此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夫妻双方中保护男方生育权存在的障碍以此对此种情况下如何保护男方生育权。  相似文献   

6.
CI的困惑     
今天,关于 CI,除了委托者企业与设计师不得不互相揭示自己的见解更加高明一些之外,已很少听人谈起 CI,企业与设计双方所关心的内容又大致仅限于题材、色彩、数量、期限、价格。争执是不可避免的,胜利者多为企业主,争执的难点总是价格,双方讨价还价,最终总是屈就企业方,否则,  相似文献   

7.
影响九江茶叶出口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江茶叶出口是九江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出口也曾一度为全国之最。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江茶叶风光不再,为何九江茶叶会有此转变?本文重点探讨影响九江茶叶出口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扩大九江茶叶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蔡文清 《中国市场》2007,(33):42-43
"卡巴斯基"误杀瑞星卡卡,"瑞星"称"卡巴斯基"为"误杀之王",感到很受伤的双方终于在争执中走向了法庭。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并购中必然涉及到对被并购资产或权益的定价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并购的交易双方对同一项资产的估价必然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个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对该项资产的价值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提出一个公允的市场价值,解决双方的争执在评估中,收益法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一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江玉纯 《北方经贸》2005,(8):121-123
在企业并购中必然涉及到对被并购资产或权益的定价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并购的交易双方对同一项资产的估价必然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个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对该项资产的价值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提出一个公允的市场价值,解决双方的争执在评估中,收益法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一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孙丽 《大经贸》2004,(7):50-52
零售企业与银行及银联在刷卡费率问题上所发生的争执已持续一个多月,至今尚未得到真正的解决。表面上看,这是两大利益集团抑或两大行业之间的利益之争,是0.5个百分点的争执,实质上是已充分竞争的商家向垄断的银行发起的挑战,是市场化的商业向非市场化的银行业的"叫板"。  相似文献   

12.
游鹁瑞 《商》2012,(20):122-122
"彩礼"是指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和习惯,订立婚约时一方或双方给与对方一定的财物。然而一旦双方结婚不成,就会因为给付彩礼问题产生纠纷。本文通过对彩礼特征、性质以及对彩礼纠纷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论述,使我们对彩礼纠纷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场多年争执的产业"战争"。角力的双方,欧盟和中国鞋企,为了市场和利益进行了积极的抗辩与斡旋。面对高额反倾销税,出口欧盟市场受阻的情况下,奥康仍然投入资金聘请律师,从欧盟初级法院到高等法院,多年抗辩,只为向世界证  相似文献   

14.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给妻子出具了一张欠条。离婚时却发生了争执:一方认为是个人债务,一方认为无效———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Antras、Levchenko和Acemoglu有关贸易比较优势的制度来源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制度比较优势的贸易来源,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对制度质量的影响存在"力争上游"、"甘居下游"和"左右逢源"三种效应:若贸易双方在依赖制度质量的商品技术差异极小,贸易会促使双方均改善其制度质量而"力争上游"(动态比较优势);若有一方有足够强的技术优势(斯密优势),其对方的国内制度质量很难改善甚至会恶化而"甘居下游"(比较优势陷阱);若一方没有足够强的技术优势(李嘉图优势),其对方的国内制度质量无需改善而"左右逢源"。  相似文献   

16.
程鲜妮  邸德海 《商业研究》2004,55(23):84-87
在将供应链企业间的权力关系和适应化行为分类的基础上 ,探讨供应链企业间的权力关系对适应化行为的影响 ,强调权力的不对称性对适应化行为的影响。结论是双方的权力关系差距较大时 ,双方的适应化行为差距越大 ,权力较小的一方会比权力较大的一方做出更多的适应化行为 ;双方的权力关系差距不大时 ,则双方的适应化行为差距不大 ,而且双方的权力越大 ,双方的适应化行为越多。  相似文献   

17.
早就听说地处九江的6354所成了九江地区的"富户",6354所的职工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地处相对落后的九江地区,在大家都在为如何发达而冥思苦想的时候,6354所是如何摆脱贫困,直奔小康的呢?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该所所长杨贵成.谈起致富的秘诀,杨所长倒也爽快:"6354所所以能够有这样的发展,回过头来看,一是找准了定位,二是抓住了机遇,三是改革促进了6354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蒋潇琼 《成功营销》2012,(11):26-27
正社会化媒体风暴抢滩大陆,品牌广告主们摩拳擦掌,双方的这场碰撞磨合将会带领市场趋势走向哪里?还记得那个火爆了整个夏天的"笨NANA"吗?还记得星巴克Frappuccino的神级雪藏法吗?还记得北京看海中突然火起来的"杜蕾斯雨鞋"吗?一场又一场网络狂欢盛宴正在上演,在这场盛宴中,品牌广告主们是导演和演员,社会化媒体是舞台,网民则是观众。  相似文献   

19.
窦然 《国际市场》2002,(12):1-1
中国"入世"一周年前夕,国内商界发生了两件引人瞩目的事:一是美国《福布斯》杂志登出"2002年中国富豪排行榜",其中有些新贵因改制而一夜暴富;二是在国内股市持续低迷之际,政府有关部门突然宣布允许外资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于是有人惊呼:这岂不是国有资产大流失?其实,在产权从公有制向多元化体制转换过程中,不排除会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但若因此反证国有资产流失是由转制所致,未免太过荒唐.至于"流失"之说,听时不妨深究一下:有些"资产"是否还有价值?是的话到底能值多少?它们是否真的流失了?  相似文献   

20.
《商业故事》2022,(4):前插15-前插16
2月中旬,万科董事长郁亮的一份内部讲话稿刷屏地产圈,他在讲话中直言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黑铁时代".而郁亮的"黑铁"论,距离旭辉CEO林峰提出的"青铜时代"还不到一个月时间._x000d_无论怎样定义,2022年注定是房地产行业新时代的转折年.那么,今年行业会如何变化?各类企业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