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锦州、葫芦岛两市位于辽宁省西部的辽西走廊,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城市群的结合带,是关内外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锦州、葫芦岛两港位于渤海辽东湾西岸,是辽西和蒙东地区便捷的出海口,均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在辽宁沿海港口定位中分别是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  相似文献   

2.
澳门和珠海互补性极强,抓住横琴开发机遇,共同利用珠海高栏港、珠海机场和澳珠的教育资源,拓展与葡语国家、拉丁语系国家的交流,推进珠江口西岸等三大经济走廊的开放开发,可以打造"大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澳珠合作构建的国际商贸服务平台,能够在中国对处开放和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尧  王寅 《中国报道》2014,(5):66-66
随着西岸传媒港和西岸文化走廊建设的稳步推进,徐汇滨江正成为上海文化产业的新地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治理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迅速成长,由此带来的城市群治理议题正成为众多城市群发展中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各类城市群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既需要中央层面的宏观指导,也要发挥每个城市群的积极性,探索并创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群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梦羽 《中国报道》2012,(11):64-66
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次提出“大都市圈”的概念,认为都市圈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每平方公里250人的人口密度为下限。按照这一标准,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达到都市圈的规模。它们分别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其中两个分布在北美洲,两个分布在欧洲,两个分布在亚洲。后来居上的中国长三角地区占得一席。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7,(8):34-36
目前世界公认的大型城市群有五个,它们是: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法国巴黎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有学者认为,长三角将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并预测:再过若干年,全世界十大城市群,有五个可能在中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沿海地区除了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以外,还正在形成沈大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福建沿海城市群等等大大小小城市群,随着沿海铁路和沿海高速公路到2010年全线通车,几大城市群之间联系将更加密切,中国沿海地区正在形成跨度最长的城市密集地带。因此,当人们十分关注长三角城市群对宁波作用的时候,我们还应注意到沿海城市密集带形成和发展对宁波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加快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部地区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我国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同时基于经济、社会、制度、人口、环境5个维度,识别影响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西部城市群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缓慢增长态势;子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协调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开放发展水平差距最小;投资水平、消费水平、交通运输水平、工资收入水平、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干预和人口集聚抑制了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据此,西部城市群应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城市群发展短板,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银行将信贷资产转移到表外进行证券化] 由于住房市场活跃,西岸银行自2003年以后大量发放次级按揭贷款,这类贷款的借款人资信虽然相对于普通借款人较差,但贷款利率极高,平均达到20%左右。受高利率的诱惑,西岸银行不仅直接发放,还同时从一些小型贷款公司收购次级贷款债权。通过直接发放和收购两种途径,西岸银行的次级贷款余额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提升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该文以长三角二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反映城市间与竞争力影响因素间互动作用的二级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理论模型。采用“多维乘数法则”对二级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对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竞争力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二级城市群竞争力协同增强,进而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胡勇 《浙江经济》2007,(11):12-13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自身、核心城市与城市群一般城市之间、城市群一般城市之间以及与珠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关系亟需处理好,确保城市群又好又快地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城市群的经济分析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要探讨的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21世纪全球竞争单位的大城市群的发展问题。城市群的发展已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问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发展对策。中国城市群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城市群的经济贡献率偏低,首位城市的作用不明显,城市群的劳动生产率偏低,城市之间融合度差。在对中国城市群的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提升中国城市群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世波  王洋  岑磊 《理论观察》2013,(7):99-100
介绍哈大齐城市群的基本现状,发现城市群发展的相关问题,指出齐齐哈尔市作为哈大齐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城市群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运用位商法及相关理论确定齐齐哈尔市的特色产业,提出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林源 《山东经济》2008,24(3):35-39
大运量轨道交通能够适应城际客流特征,运输能力强,经济性优势明显。我国城市群的兴起和发展对交通运输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力发展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是解决都市带和城市群城际交通问题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中国城市群构建快速运输系统的最佳选择,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利于城市群城市节点发挥区位优势。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快速交通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滇中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入手,分析了滇中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从而得出滇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基本功能定位为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五大功能。滇中城市群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带动云南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是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与产业集群,它是城市群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城市群正是通过这些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来影响和控制周边地区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在不断增强城市群竞争力和巩固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产业的融合与互补,形成区域产业链、产业圈.提升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城市群存在生产性服务业人均产值低、城市间发展差距大等制约城市群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的忽视。化解当前难题需要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与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产品的偏好、城市群交易效率的关系。新古典超边际分析理论从分工视角、以超边际分析模型为手段为城市如何选择与其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指明道路。集聚模式影响城市群交易效率,进而影响宏观分工水平;反之,交易效率的改进能够提高城市群绩效,推动能够体现微观主体偏好的集聚模式变迁。在城市群分工深化、广化过程中,城市通过将宏观效率与微观意愿结合的方式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大城市“行星环”辐射作用,构建城市群功能互补的“拼图式”格局,助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快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立民  赵晓宏 《山东经济》2005,21(3):101-104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推动“半岛城市群”建设,就是要让8个城市形成拳头合力出击,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发挥整体优势,使生产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本文分析了城市群建设的国际国内背景,论证了青岛市如何才能发挥好半岛城市群龙头的作用,以及推进半岛城市群建设应优先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中心—外围”城市之间逐步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聚以及制造业向外围城市迁移的功能分工,并影响金融在城市群内部的集聚效应。文章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运用空间计量SAR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群发展水平越高,功能分工水平越高,金融集聚程度越高;欠发达城市群分工程度较低,使金融资源由外围城市向中心城市集聚(虹吸作用),但是快速发展和发达城市群分工过程导致金融资源由中心向外围扩散(辐射作用);中心城市地方政府干预会加剧欠发达城市群中心对外围金融的虹吸作用,同时抑制发达城市群中心向外围的金融辐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对外围城市的制造业进行支持而促使金融向外围城市扩散。因此,加强城市群功能分工和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弱化政府干预和促进区域金融一体化,这是文章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为核心建设大都市区城市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经济》2005,(11):20-24
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口密、地形地貌复杂、环境脆弱是重庆市的基本市情,合理引导城市群的发展,走集约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重庆市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从城市群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构建以重庆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重庆大都市区的战略意义、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