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宁波经济》2010,(8):37-37
什么是海洋高技术产业 海洋高技术产业,也称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具有高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与高收益的现代高端海洋产业,包括传统海洋产业的高技术化,也包括海洋高技术的产业化。具体而言,海洋高技术产业包括:海洋监测和探测技术装备产业、海洋油气产业、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及海水养殖产业、海水淡化及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深海采矿产业、现代造船业、海洋能源产业、海洋信息服务业等。  相似文献   

2.
李成实 《科技和产业》2020,20(2):121-125
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湘南湘西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践的研究表明,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依然存在区域联动发展不足、重复建设、生态环境压力大等问题。要建设好示范区,需进一步在突出产业承接重点、优化产业承接布局,提升产业承接能力、推进产业创新升级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宁波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高技术产业主要是指那些具有高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与高收益的现代高端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海洋生物产业、海水增养殖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装名产业、海洋能源业、海洋信息服务业等。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传承,是地域特征的重要标志,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更是这种传承有效地体现形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但是,济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对薄弱,尤其是产业规划、政策环境、人才培养、产业联动机制等方面的发展更为滞后.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旅游资源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联动模式,从人才、科技、创新、制度等方面综合管理、分类保护,是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提出了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构建城乡产业发展平台、确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产业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龙晓柏 《广西经济》2010,(11):76-77
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产业经济演进的前导产业,围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展开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学等诸多领域,在应用经济研究中是一项科学、系统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对城市空间发展带来影响,城市为应对产业转移建设产业园区、产业新城,申请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转移一方面为地区经济增长带来益处、促进其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的城市面临新的空间发展问题,如计划土地规模超过真实产业需求、土地亩产效益低、基建成本过高、环境污染等。产业转移引发的空间规划势必带来新的城市空间增长需求,应当推动空间规划与产业转移的有效、积极的互动,才能真正促进土地效益的提升与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错位发展的合作机制及其利益补偿:自珠三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彩周 《改革》2012,(7):63-72
错位发展是我国地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错位主要有基础性与延伸性两类。基础性层次主要包括产业梯度转移型、产业配套型、特色产品型三种类型。延伸性包括互补型产业错位等。地方政府应根据产业错位发展的不同层次,有效参与引导产业错位发展,特别需要建立产业错位发展的地区合作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正> 金融产业集团是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与产业企业之间通过互相参股、控股、人事参与及有关协议、协定等形式建立的经济组织。这里的产业主要指二、三类产业,如轻、重工业,服务、商业行业等。1986年8月16日,我国第一家金融产业集团在西安诞生。这个集团由10个大型生产企业和工商银行土门办事处组成。10个工业生产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年产值为14亿元,占用银行贷款4亿元。1987年年初,一个股份制的金融产业集团“松江财团”在吉林成立。这个财团由工商银行松江办事处、吉林铁合金厂等  相似文献   

10.
芮明杰 《上海经济》1990,(收录汇总):1-9
未来产业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和产业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面向未来中长期发展的新型产业群。今天布局的未来产业应该是未来15~30年之后替代今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成为那个时代的战略新型产业群。由于未来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以及未来产业主体的创新能力等均很难在今天一一预见判断,加之诸如前沿科学技术与未来产业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等的创新协同以及未来产业的主体成长等问题尚待研究透彻,因此,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思考并布局未来产业务必审慎严谨,以免资源配置失误。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磊 《新西部(上)》2009,(11):48-48,40
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影响。西部地区应该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措施,并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黄丽馨 《特区经济》2012,(3):218-221
电力产业发展是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发展的保障,高耗能产业发展是影响电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大开发为广西电力产业与高耗能产业协同发展创造有利时机。但是,广西电力产业与高耗能产业在协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实现广西电力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在立足资源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磊 《改革与战略》2010,26(7):119-121
文章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西部地区应该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措施,并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主要是棉花产业,红色产业中的番茄、胡萝卜、红花、枸杞、石榴等,林果园艺及其加工产业,畜牧业,乳制品工业等。文章逐一介绍了上述领域的发展情况,指出外商投资的重点要以上述领域为主,既能使投资获得较好的收益,又可以促进新疆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系统性塑造产业体系、发展未来产业已成为把握创新主动权、培育地区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借鉴吸收无锡、昆山等先进地区的相关经验做法后,从产业创新体系着手研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依托线上调研程序进行了实证研究,围绕未来产业赛道精准度、创新平台支撑力、产业创新协同度等方面的共性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南通未来产业发展路径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新动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集群式的广西物流产业战略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丹宁 《特区经济》2011,(8):213-215
当前,广西经济发展处于整体上升态势,广西着力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基础已具备。广西宜致力发展壮大优势物流产业集群、物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工业)园区集聚型物流产业集群。作为后发展地区物流产业通过集群式发展物流产业(园)经济、选择恰当的集群模式等无疑是当务之急。广西物流产业集群式发展要注意产业与物流园区的结合、信息技术的融入等,通过科学规划引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作竞争方式进一步培育物流企业竞争力,借助产业规模强化物流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17.
产业安全是指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产业安全包括产业生存安全和产业发展安全两方面。对产业安全特性的研究是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界定和分析产业安全。产业安全的特性归纳起来,主要有战略性、综合性、紧迫性、层次性、动态性及策略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农业创意产业——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刚刚兴起的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当现代农业遇到文化创意产业,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便应运而生了。农耕文化的多样性、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是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主要基础。农业创意产业有以农业为主要创意对象,富含创意、文化附加值高.与三产高度结合等特征。本文还以北京“紫海香堤”农业创意产业模式为案例进行了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产业系统集成是信息时代产业结构的新本质,是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集群后出现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产业系统集成的实质是在技术集成和业务集成的基础上,由更多的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跨时空整合,从而产生巨大的系统经济效应和经济增长效鹿的过程。广电产业系统集成的演进模式分为自组织型演进、他组织型演进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郭美斌 《改革与战略》2012,28(4):136-138
产业集群已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和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将旅游产业集群与工业产业集群交互关联发展,迅速做大做强多个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多产业齐头并进发展格局的新思路。文章以乐山为例,探讨了旅游与工业交互产业集群的发展,并提出了政府要有所作为、行业机构积极参与、搭建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