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国家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为福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对外开放带来了重大机遇,也赋予了福建重大的历史责任。4年来,福建省紧紧围绕中央"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和布局,紧密结合落实  相似文献   

2.
概念解读“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经由中亚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两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的新经济发展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概念来源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弧时,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提起丝绸之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条从河西走廊经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通向中亚、西亚的“陆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西安划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更为丰富的建设内涵。习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陕西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陕西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到西安调研时提出,"要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叫响做实"。这些重要指示为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指明了方向。一、主要工作进展西安市高度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工作。精心编制了《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及《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发展规划》。同时,围绕"五通",在"叫响做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上,还做了以  相似文献   

5.
梁艳 《北方经贸》2015,(1):10+13
当前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让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共舞已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主题。通过对构建丝绸之路文化贸易的发展战略、构建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体系、开发丝绸之路生态产品、拓宽丝绸之路生态产业建设、提升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对外传播的探讨,来研究丝绸之路文化贸易战略与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应该关注习主席讲的两个方面的倡议。首先,习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要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这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涵盖了34个国家,加上中国,人口在30亿左右。线路分南、北、中线。习主席在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来一个共识,所以我们在很多场合都是用中亚这些国家,应该说是我国丝绸之路走出去的始发站。中国和中亚、俄罗斯的边界线共计7000多公里,占  相似文献   

7.
自十八大提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和实现美丽中国后,丝绸之路凭借其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走上了做大做精文化旅游品牌的文化创新之路.本文基于文化旅游的视角,在分析丝绸之路开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价值提升,从文化价值、产业价值、品牌价值、市场价值、生态价值五大价值的维度进行分析,以期实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在十八大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丝绸之路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运输道路,它成为了一条连接东方与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郑重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因此,抓住机遇,把握时机,加快我国对外经济的步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本文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战略意义及发展方式进行剖析并得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商》2015,(24):281-282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以来,各方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努力方向。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构想以来我国在实践中遇到产业一体化障碍、环境保护问题、政治协调等值得我们去深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进入二十一世纪,欧亚国家抓住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机遇,大踏步迈向复兴之路,各种区域、次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应运而生。经济发展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目的,而金融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需要,而且是整个地区所有国家的共同目标,对此本文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存在的瓶颈,提出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合作的相关建议,以期让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在"向西开放"思想指引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运而生。为达到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实现互联互通是关键。以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为参照系,互联互通需要在明晰"联"与"通"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广度与深度的纵深化扩展。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合作领域不断增多,区域通达水平逐步提高,但经济联系有待加深,其互联互通尚处于粗放式的狭义发展层面。因此,中义层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定位的研究区域,应立足于东北亚、中亚、西亚国家经济合作现状,从产业、金融、交通基础设施、贸易、能源合作、标准规则等方面入手,宽视角、分阶段、分领域地构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的互联互通战略,即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立体通达网络。在深化贸易互通的同时,以新型商务业态探索贸易互联渠道。立足经济带资源禀赋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深化能源互联互通并提高利用效率,强化产业合作,尝试启动产业一体化。为保障产业、交通基础设施、贸易、能源等的互联互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应加强交流,以各种方式实现标准规则互联互通,同时引导经济带加速金融互联网建设,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互联互通战略。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引发各方关注。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中将2000多年前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家、地区开展经贸合作的这条绵延7100余公里的陆路纽带,称作"丝绸之路",德文是Seidenstrassen,英文作Silk Road,因为该路线主要以向罗马运送丝绸为目的。据古文献记载,古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中国为"Serice",翻译直指"丝国"。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建立在古代"丝绸之路"地理环境上的带状经济区域,旨在围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建设核心进行发展,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7日首次提出,并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本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针对学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与挑战方面研究的结果进行归纳、对比与总结,提出一些看法,为进一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与建设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历史上,起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的货物交换和文化科技交流。丝绸之路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南北两路进入中亚地区,沿黑海南北两  相似文献   

16.
发挥改革成效,释放改革红利,创新融贯东西方文明的辉煌丝绸之路经济带举世热议。该文通过对陕西如何在科技、旅游、贸易、金融、文化、国际合作等多领域向西开放上拿出新举措、实现新突破进行分析,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加快建设向西开发开放高地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四国的时候,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河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作用,不仅与古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可借助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综合区的发展形成地理位置、文化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新形势下河南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河南要把握好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带来的机遇,以丝绸之路推动河南服务业的发展,为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河南的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对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界定尚无统一说法,需要以国际国内背景为基础加以静态剖析和动态拓展。以此为前提,做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规划,聚力"五通"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建立沿途国家间和我国沿途省区市间高效合作机制,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鉴于新疆地区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殊战略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其特殊战略作用,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19.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完善,是对中国中西部地区资源要素的集聚的一种有效促进,也将是推动这一区域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并且有效扩展了内陆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增长极的形成。上市公司经常被认为是地区经济的"晴雨表",本文通过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型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分析,找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内资源型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对于规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本市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领导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或"新丝绸之路")建设,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强力推进,发展前景广阔。新兴经济体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独特地位,尤其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部分新兴经济体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和天然禀赋优势。这是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新兴经济体加强合作、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时间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