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根本解决假劣农资坑农害农问题,我国工商部门在对农资产品进行专项整治的同时,探索农资市场科学监管途径,通过四项监管制度的建设,构建农资产品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加强“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今年,各地工商部门将通过对农资市场和农资经营资格的检查,继续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清查主体资格,规范农资经营渠道。二是完善农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工商系统将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进销货发票,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等“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三是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加大对失信、严重失信农资企业的监…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近日,吉林市工商系统2011年“红盾护农行动”全面启动。工商部门将对辖区农资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取缔无照经营行为,查处超范围经营及不具备相关资质从事经营行为,清理靠挂经营行为;切实加强对种子、肥料(主要是复混肥)、农药、农机及零配件四大类农资商品的监管;进一步建立农资经营者“经济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落实“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及索证索票制度,实现可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3.
泰安是个农业大市,农资销售主要是个体业户分散经营。针对农民对假冒伪劣农资鉴别力差,农民受到损失后维权难等问题,泰安立足源头防范,率先在农资领域实行了信用监管。  相似文献   

4.
据工商部门统计,兴化市目前共有农资经营网点1000多家,其中证照齐全的合法经营户不足一半,经营户分散在各自然村。而目前兴化市农业局从事行政执法的在岗的执法人员仅有6人,监管力量显然严重不足。原因:一是因农资市场放开过快,行业门槛低,经营成本和风险小,有关法律法规对农资经营单位的设立条件不高。使得农资市场经营网点数量增加较快。二是兴化市耕地多面积大,大部分乡镇工业不发达,从而“靠农吃农”。  相似文献   

5.
针对秋冬季农资需求特点,福建省沙县农业执法大队以种子、农药(含毒鼠强等违禁剧毒鼠药)、肥料、兽药等农资为雨点,认真部署开展秋冬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在加强对城区及乡镇农资市场和农资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的同时,按照农业部有关禁川或限川农药等公告规定,加强对高毒、剧毒农药产品经营和使用的监管,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确保秋冬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江苏农村经济》2014,(4):14-14
前不久,江西省农业厅召开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农资企业“黑名单”制度。按照要求,江西将把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信息、质量抽检结果、群众投诉举报、违法记录等信息纳入农资监管信息数据库,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完善企业诚信档案,提高农民的识别能力,规范全省农资市场。江西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将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审查,严格办证条件,强化证后监管,对不符合条件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吊销证照,依法查处不符合条件或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沙洋县是个农业大县,农资监管任务十分艰巨。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农资监管长效机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2005年以来.我县未发生重大农资质量事故.因农资纠纷引发的上访案件大幅下降。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农资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基层农资网点无序经营高毒农药的报道依然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资料是一种特殊重要的商品,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的稳定。从1993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农业法》、《农技推广法》以及种子、农药等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规范农资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从淮阴市来看,农资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当前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资经营渠道较为混乱,超过一半的经营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农资产品合格率偏低,不合格种子、农药占三成左右;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活动频发,屡禁不绝;部分合法农资经营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内部管理混乱,不依法经营的事也时有发生;农业执法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不仅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而且执法队伍也不健全,从而导致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在全力抓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强化农资市场的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汩罗市建立了四位一体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推广体系,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市场整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开展配套服务,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率达到100%,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农资市场的放开,全国各地已逐步形成农资多元化经营格局,经营主体有农资供销社、种子站、植保部门、土肥站、邮政系统、农资连锁店以及个体等。由当初的每个乡镇独家销售,到目前每个乡镇至少3家,这还不包括村级店。这说明进入农资销售这个行业门槛很低,但农资行业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农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毕竟农民种田不容易,大多数农民技术知识不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农资市场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是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市场出现新格局,监管面临新课题.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肩负着依法护农的神圣职责,只有及时把握这些变化,创新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4.
《江苏农村经济》2014,(10):30-31
山东省深入开展以农资打假治劣为目标的“红盾护农”行动,并与浪潮合作,优化长级“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全省农资企业有了自己的电子户籍,实现了对农资经营主体和农资产品的监管与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以来,在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指导下.宜昌市农业局从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加强源头治理和加强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强化农资监管.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宣传和农资配送服务,努力探索农资监管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优质农资产品市场占有率,方便农民购买,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资市场存在一些问题既与经营方的观念、素质有关,也与行政管理不到位有关.目前,我国的农业、工商、质监、供销、经贸等系统都从不同角度行使农资市场的监管职能,但又经常出现管理不到位和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就同一单位(系统)而言,在农资监管方面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物质.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对规范和整顿农资市场秩序,促进农资产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后,农资监管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监管主体上.由过去的多头管理向以农业部门为主的专业化管理模式转变:在监管方式上.由过去的季节性监管、应付式监管等被动监管方式向以日常性监管、责任式监管为主的主动监管方式转变;在监管责任上,由过去的部门间推委扯皮、无人负责向以有权必有则、有错必追究为主要内容的权责一致性转变。本文从基层农资市场监管的角度.探讨如何建赢农资监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14,(10):32-32
农资市场规范有序是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维护农民利益的现实需要。今年以来,常州市农林行政执法支队在加强属地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资经营批发龙头企业监管与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宽抓手,围绕“五个一”,着力加强乡镇农资经销网点规范化建设,即每个乡镇农资经销店必须要有一套农资进销台账、  相似文献   

19.
一、推进连锁经营.农资连锁经营可以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流通方式改变现有农资市场各自为战的营销状态,规范无序的市场竞争,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创造安全可靠的农资市场环境.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厅在全省农业执法工作会议上多次要求支持农资连锁经营发展,对农资连锁企业在项目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在规范经营等方面加强指导,发挥农资连锁经营引导农资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形式创新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农村经济》2008,(9):34-34
面对当前农资市场供求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为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于日前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全国农资监管工作暨定点农资市场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